在元数据操作等小包传送时,发现性能不好,通过调试发现跟socket的TCP_NODELAY有很大关系。TCP_NODELAY 和 TCP_CORK, 这两个选项都对网络连接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许多UNIX系统都实现了TCP_NODELAY选项,但是,TCP_CORK则是Linux系统所独有的 而且相对较新;它首先在内核版本2.4上得以实现。此外,其他UNIX系统版本也有功能类似的选项
TCP连接建立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连接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服务器端:客户端 话不多说直接上代码做一个互相聊天的代码,两边同时按1后进入聊天接受环节。由客户端最先向服务端发送数据,然后服务端收到内容后,服务端就可以向客户端发送内容了。不能同时发送,这一边发,另一边只能收。服务器端:import socket
host = '127.0.0.1'#ip地址
port = 8088#端口
def Lin
一、客户端和服务端操作流程服务器端: socket() --> bind() --> listen() --> accept() --> recv() --> close() 创建socket --> 绑定socket和端口号–> 监听端口号–> 接收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从socket中读取字符–> 关闭socket客户端: soc
Twisted 框架概况 Twisted 是一个有着10多年历史的开源事件驱动框架。Twisted 支持很多协议,包括传输层的TCP、UDP、TLS,以及应用层的HTTP、FTP等。对所有这些协议,Twisted提供了客户端和服务器方面的开发工具。 Twisted 是一个高性能的编程框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上,Twisted 利用不同的底层技术实现了高效能通信。在 Windows 中,Twi
Nagle算法描述Socket编程中,TCP_NODELAY选项是用来控制是否开启Nagle算法,该算法是为了提高较慢的广域网传输效率,减小小分组的报文个数,完整描述:该算法要求一个TCP连接上最多只能有一个未被确认的小分组,在该小分组的确认到来之前,不能发送其他小分组。这里的小分组指的是报文长度小于MSS(Max Segment Size)长度的分组(MSS是在TCP握手的时候在报文选项里面进行
TCP 超时和重传没有永远不出错误的通信,这句话表明着不管外部条件多么完备,永远都会有出错的可能。所以,在 TCP 的正常通信过程中,也会出现错误,这种错误可能是由于数据包丢失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数据包重复引起的,甚至可能是由于数据包失序 引起的。TCP 的通信过程中,会由 TCP 的接收端返回一系列的确认信息来判断是否出现错误,一旦出现丢包等情况,TCP 就会启动重传操作,重传尚未确认的数据。T
2013-08-22 22:57:173.8 ifconfig命令这个命令在Linux系统下可以通过下面的指令阅读说明文档:1 man 8 ifconfig由于书中作者用的系统比较早的某Unix系统,所以我的命令跟书上显示的格式不太一样。我从网上找了一些ifconfig命令的基本使用教程,粘贴如下。首先是我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我在自己的ubuntu13.04上运行了1 ifconfig -a得到了
Linux系统的route命令用于显示和操作IP路由表(show / manipulate the IP routing table)。要实现两个不同的子网之间的通信,需要一台连接两个网络的路由器,或者同时位于两个网络的网关来实现。在Linux系统中,设置路由通常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该Linux系统在一个局域网中,局域网中有一个网关,能够让机器访问Internet,那么就需要将这台机器的IP地址设
time_wait是个常问的问题。tcp网络编程中最不easy理解的也是它的time_wait状态,这也说明了tcp/ip四次挥手中time_wait状态的重要性。
以下通过4个问题来描写叙述它问题1.time_wait状态是什么2.为什么会有time_wait状态3.哪一方会有time_wait状态4.怎样避免time_wait状态占用资源1.time_wait状态是什么简单来说:time
转载
2024-04-30 23:54:12
63阅读
wireshark或tcpdump相信大家都用过,这些工具看起来都很酷,因为我们平时都是在界面看到应用层的数据,这些工具居然可以让我们看到tcp/ip协议栈每层的数据。本文介绍一下查看tcp/ip协议栈数据的方法。并实现一个简陋的sniffer,通过nodejs暴露出来使用。我们先看实现。#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
做为一个有追求的程序员,不能只满足增删改查,我们要对系统全方面无死角掌控。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网络知识后相信,一方面日常排错中会事半功倍,另一方面日常架构中不得不考虑的高并发问题,理解了这些底层协议也是会如虎添翼。本文不会单纯给大家讲讲TCP三次握手、四次挥手就完事了。如果只是哪样的话,我直接贴几个连接就完事了。我希望把实际工作中的很多点能够串起来讲给大家。当然为了文章完整,我依然会从 三次
TIMEWAIT状态也称为
2MSL等待状态。
每个具体TCP实现必须选择一个报文段最大生存时间MSL(Maximum Segment Lifetime)。
它是任何报文段被丢弃前在网络内的最长时间。
我们知道这个时间是有限的,因为TCP报文段以IP数据报在网络内传输,而IP数据报则有限制其生存时间的TTL字段。
RFC 793 [Postel 1981c] 指出MSL为2分钟。然
Linux的网络通信极大地依赖于TCP协议,其中的重传机制对于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Linux内核中,有一个名为tcp_retries2的关键参数,它控制着TCP连接重传的次数。
tcp_retries2参数决定了在发生超时后TCP连接重传的次数。当一个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超时,发送端会等待一段时间后进行重传。如果在重传次数达到tcp_retries2指定的阈值后仍然没有
原创
2024-05-30 10:49:23
495阅读
第28章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
28.1 引言
电子邮件( e - mail)无疑是最流行的应用程序。
[Caceres et al.1991]说明,所有TCP连接中大约一半是用于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
(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的(以比特计算为基础,FTP连接传送更多的数据)。
[Paxson 199
转载
2024-03-21 18:33:38
156阅读
TCP可靠性中最重要的一个机制是处理数据超时和重传。TCP协议要求在发送端每发送一个报文段,就启动一个定时器并等待确认信息;接收端成功接收新数据后返回确认信息。若在定时器超时前数据未能被确认,TCP就认为报文段中的数据已丢失或损坏,需要对报文段中的数据重新组织和重传。尽管超时重传的概念十分简单,但是在实现中,TCP处理超时重传的机制与其他可靠性协议相比是相当复杂的。RTO 影响超时重传机制协议效
命令:chmod (更改文件的属性) r:4 w:2 x:1使用方法:chmod 744 1.txt &n
一、修改文件数的限制1) vim /etc/security/limits.conf在文件结尾处追加* soft nofile 10240* hard nofile 10240 2) vi /etc/pam.d/login
TCP 实现可靠传输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序列号与确认应答。在 TCP 中,当发送端的数据到达接收主机时,接收端主机会返回一个确认应答消息,表示已收到消息。正常的数据传输但在错综复杂的网络,并不一定能如上图那么顺利能正常的数据传输,万一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呢?所以 TCP 针对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会用重传机制解决。接下来说说常见的重传机制:超时重传快速重传SACKD-SACK1. 超时重传重传机制的其
转载
2024-04-09 14:27:21
498阅读
由于TCP的下层网络(IP)可能出现丢失、重复或失序的情况,TCP协议提供可靠数据传输服务。为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TCP会重传其认为已丢失(包括报文中的比特错误)的包。TCP使用两套独立的机制来完成重传,一是基于时间,二是基于确认信息的构成。 第一种基于时间的重传在其下的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乃
转载
2024-04-28 09:14:59
214阅读
在Kubernetes (K8S) 中,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是一个关键字,用于控制 TCP 连接建立的超时时间。当客户端发起 TCP 连接请求时,服务端会回复一个 SYN-ACK 消息,表示连接已就绪,此时客户端会等待这个 SYN-ACK 消息的重试次数,也就是 tcp_synack_retries。
对于一名刚入行的开发者,了解 net.ipv4.tcp_s
原创
2024-05-22 10:39:57
231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