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绪论(一)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企业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严重增强,信息数据逐渐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数据损坏或丢失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由于黑客、病毒、硬件设备的失效以及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原因,使系统和数据信息遭到破坏甚至毁灭,如果不及时地进行恢复,将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所以容灾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尤其,9.11等事件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数据信息的价值和意义,日
一、数据备份1、使用mysqldump命令备份 mysqldump命令将数据库中的数据备份成一个文本文件。表的结构和表中的数据将存储在生成的文本文件中。 mysqldump命令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它先查出需要备份的表的结构,再在文本文件中生成一个CREATE语句。然后,将表中的所有记录转换成一条INSERT语句。然后通过这些语句,就能够创建表并插入数据。 1、备份一个数据库 mysqldum
备份类型:完整备份,差异备份,事务日志备份。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完整备份代表的是备份完成时刻的数据库。在执行完整备份期间将做以下工作: 1.
转载
2024-04-28 15:01:08
63阅读
行业趋势与挑战对于各行各业而言,用户数据、系统数据均是企业最核心、最重要的财富,业务的稳定运行、IT系统功能正常是企业最重要的发展诉求。而这些诉求常常因为一些不可预期不可力抗“天灾人祸”变得十分困难,例如:综上,保障企业业务稳定、IT系统功能正常、数据安全十分重要,可以同时保障数据备份与系统、应用容灾的灾备解决方案应势而生,且发展迅速。说明:灾备是指容灾+备份:备份的定义:指用户为应用
转载
2024-05-09 16:57:50
163阅读
前些日子写过一篇使用事务性复制来实现在异地机房的数据库备份,这种小成本的双机容灾备份非常受中小用户的欢迎,数据库容灾和自动故障转移不再是需要多大投资才能实现的事情,为中小企业节省了成本,接下来我将再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双机容灾方法:SQL SERVER镜像(自动故障转移或非自动故障转移)。先列出该方式的图示:
&
转载
2024-03-30 10:35:24
88阅读
河北地税征管业务选用DSG RealSync用于省中心集中容灾和数据上收功能 (2005年8月) 河北省地税税收业务系统目前采用了在各市局分散应用模式,即十一个市局分别有各自的数据中心,负责税务征管和帐务处理。
为了实现对关键业务数据的异地容灾备份,同时实现数据的省级集中用于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源,需要在省局建立各市局数据的准实时备份。
同时为了在各
数据处理在现代企业运营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关键,甚至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项瓶颈. 数据保护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很好的数据保护方案或策略的话,一旦发生重要数据丢失,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伴随着会有经济利益方面的损失. 各大服务器硬件厂商(IBM,HP等)提供有很好的数据保护策略(硬件或软件).如大家熟知的RAID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
转载
2024-03-18 13:41:12
92阅读
数据容灾数据备份系统只能保证实际上被安全复制了一份,如果生产系统故障,必须将备份数据尽快的恢复到生产系统中继续生产,就叫容灾。容灾可以分为四个级别:数据级容灾:只是将生产站点的数据同步到远端。与应用结合的数据级容灾:保证对应应用数据一致性。应用级容灾:需要保证灾难发生以后,需要保证原生成系统中的应用系统在灾备站点可用。业务级容灾:除了保证数据、应用系统在灾备站点可用,还要保证整个企业的业务系统仍对
转载
2024-03-14 22:51:54
116阅读
前些日子写过一篇使用事务性复制来实现在异地机房的数据库备份,这种小成本的双机容灾备份非常受中小用户的欢迎,数据库容灾和自动故障转移不再是需要多大投资才能实现的事情,为中小企业节省了成本,接下来我将再介绍一种比较常见的双机容灾方法:SQL SERVER镜像(自动故障转移或非自动故障转移)。先列出该方式的图示: &nbs
灾难
disaster
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信息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使信息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达到特定的时间的突发性事件。通常导致信息系统需要切换到灾难备份中心运行。
灾难恢复
disaster recovery
为了将信息系统从灾难造成的故障或瘫痪状态恢复到可正常运行状态、并将其支持的业务功能从灾难造成的
转载
2024-05-24 16:43:36
13阅读
# MongoDB 容灾机制
## 1. 介绍
在如今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数据的持久性和高可用性,数据库系统需要具备容灾机制。MongoDB 是一种开源的、基于文档存储的数据库系统,它提供了多种容灾机制来保护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恢复性。
本文将介绍 MongoDB 的容灾机制,包括数据复制、故障切换以及分片技术,以及如何使用相关的代码示例来展示这些机制的工作原理。
原创
2023-12-10 10:28:07
61阅读
1McCall的软件质量模型McCall等认为,特性是软件质量的反映,软件属性可用做评价准则,定量化地度量软件属性可知软件质量的优劣McCall认为软件的质量模型应该包括 产品的修正、产品的转移,产品的运行而产品的修正又包括 可维护性、可测试性、灵活性等子特点。产品的转移包括 可移植性、可复用性、互连性等。产品的运行包括 正确性、可靠性、效率、可使用性和完整
自己的定义的容灾方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定义.1.源数据库备份数据 说明: 使用方法:exec master.dbo.fullbackup1 's:\backup','suzhou','full' 0.备份类型只能是full、diff或log,数据库名不能为空1.通过新建一个历史表记录每次备份内容2.检查数据库版本是否为2005以上3.检查当前用户是否有权限完
转载
2024-08-31 06:25:53
22阅读
1 什么是容灾 容灾系统是指建立两套或多套功能相同的IT系统,互相之间可以进行健康状态监视和功能切换。当一处系统因意外停止工作时,整个系统可以切换到另一处系统,使得系统功能可以继续工作。 容灾即使是系统的高可用性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荣在系统更加强调处理外界环境对系统的影响,特别是灾难性事件对整个IT节点的影响,提供节点级别的系统恢复功能。&nbs
转载
2023-11-16 13:46:31
235阅读
1、定期备份数据 数据备份,当受到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电源故障或者操作失误等事故的发生后,可以完整、快速、简捷、可靠地恢复原有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备份数据不够重视,一旦服务器租用数据出现突然丢失或者损坏,往往会令人追悔莫及。在数据备份方面,应该定期进行磁带备份、数据库备份、网络数据备份和更新、远程镜像操作等,也可进行多重数据备份,一份出现了问题还有多余的备份。 2、建立容灾中
转载
2024-06-11 21:19:47
75阅读
作者:Bogon一、容灾模式当前市场上常见的容灾模式可分为:同城容灾、异地容灾、 双活数据中心、 两地三中心几种。1、同城容灾同城 容灾 是在同城或相近区域内 ( ≤ 200K M )建立两个数据中心 : 一个为数据中心,负责日常生产运行 ; 另一个为灾难备份中心,负责在灾难发生后的应用系统运行。同城灾难备份的数据中心与灾难备份中心的距离比较近,通信线路质量较好,比较容易实现数据的同步 复制 ,保
转载
2023-11-13 19:47:16
61阅读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来说说云服务一般都存在哪些单点故障隐患?数据库:我们知道数据库的单点隐患会对业务产生很大的影响。数据库故障会导致整个应用无法提供服务。随着业务规模的发展,当单台数据库可处理的业务能力已经无法满足业务需求时,必然引入了主、从负载均衡的数据库架构,同时把数据库热备问题解决。应用服务器:使用期限达到数年的服务器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硬件问题而导致宕机,所以我们用到了 LVS 负载均衡技术把
转载
2024-02-02 18:12:46
53阅读
简介Redis是一个缓存数据库,但它的用处不仅仅是数据库,更多的是用来作为消息队列和缓存来使用。和RabbitMQ一样,也是基于socket通信的,所以要注意数据的格式是byte。基本在Python中使用Redis其实很简单,用redis模块即可,使用连接池的方法可以降低频繁建立连接的开销。import redis
pool = redis.ConnectionPool(host='localh
转载
2024-09-09 15:32:31
26阅读
sql docker容器 In this 17th article of the series (see the full article index at bottom), we will discuss the concepts of database backup-and-restore operations on SQL Server Docker containers. This is
转载
2024-04-11 20:33:55
0阅读
数据备份与数据容灾全解析一、数据容灾与数据备份的联系 企业关键数据丢失会中断企业正常商务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要保护数据,企业需要备份容灾系统。但是很多企业在搭建了备份系统之后就认为高枕无忧了,其实还需要搭建容灾系统。数据容灾与数据备份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数据备份是数
转载
2024-06-11 09:23:02
3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