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类分析是将物理或者抽象对象的集合分成相似的对象的过程。本次实验我将对同一批数据做两种不同的类型的;它们分别是系统K-mean。其中系统方法也采用3种不同方法,来考察对比它们之间的优劣。由于没有样本数据,因此不能根据其数据做判别分析。评价标准主要是观察各方法的所得到的组间距离组内的大小。 分析数据依然采用线性回归所使用的标准化后的能源消费数据。1.1
一.系统法 1.基本思想 将模式样本按距离准则逐步分类,类别由多到少,直到获得合适的分类要求为止。算法:第一步:设初始模式样本共有N个,每个样本自成一,即建立N,。计算各类之间的距离(初始时即为各样本间的距离),得到一个N*N维的距离矩阵D(0)。这里,标号(0)表示开始运算前的状态。第二步:假设前一步运算中已求得距离矩阵D(n),n为逐次合并的次数,则求D(n)中的
在进行机器学习时,我们往往要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说白了就是把相似的样品点/数据点进行归类,相似度高的样品点会放在一起,这样一个样本就会被分成几类。而聚类分析也有很多种方法,比如分解法、加入法、有序样品的、模糊法以及系统法等。而本文要介绍的就是系统法,以及如何用python来进行系统聚类分析。首先来看一下系统法的定义。系统法(hierarchical clusterin
数据分析1480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关于的文章,10种介绍Python代码或聚类分析是无监督学习问题。它通常被用作数据分析技术,用于发现数据中的有趣模式,例如基于其行为的客户群。有许多算法可供选择,对于所有情况,没有单一的最佳算法。相反,最好探索一系列算法以及每种算法的不同配置。在本教程中,你将发现如何在 python 中安装使用顶级算法。完成本教程后,你将知道:
# 系统Python中的应用 系统(Hierarchical Clustering)是一种把数据集分层次的方法。它通过创建一个树状结构(称为树状图或dendrogram)来展现数据之间的层次关系。系统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比如生物信息学、市场研究社交网络分析等。 ## 流程概述 以下是系统的基本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
原创 2024-09-30 04:33:40
26阅读
文章目录0.引言1.快速聚类分析2.分层聚类分析3.两阶段聚类分析 0.引言  因科研等多场景需要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笔者对SPSS进行了学习,本文通过《SPSS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及其配套素材结合网上相关资料进行学习笔记总结,本文对聚类分析进行阐述。1.快速聚类分析  (1)准备数据     (2)操作步骤   ①在菜单栏中选择“分析|分类|K-均值”;   ②从源变量列表框中选择“粮食”
案例数据源:【一】问题一:选择那些变量进行?——采用“R型”1、现在我们有4个变量用来对啤酒分类,是否有必要将4个变量都纳入作为分类变量呢?热量、钠含量、酒精含量这3个指标是要通过化验员的辛苦努力来测定,而且还有花费不少成本,如果都纳入分析的话,岂不太麻烦太浪费?所以,有必要对4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这里采用spss R型(变量),对4个变量进行降维处理。输出“相似性矩阵”有助于我们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SPSS简单操作,掌握与判别。实验要求  使用SPSS。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1)层次法分析实例——为了反映中国各地区生活水平差异性,本报告对2002年中国部分省市的国民经济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依次了解我国各省市的生活差异水平,详见“lx17.sav文件”。SPSS操作,点击【分析】→【分类】→【系统】,在打开的【系统聚类分析】对话框中,把GDP、Pind
准备说明:Python代码运行,需要有数据集,文章最后有csv格式的数据集,请自行下载。理论知识讲解:模糊理论模糊控制是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一项经典方法。其原理则是模糊数学、模糊逻辑。1965,L. A. Zadeh发表模糊集合“Fuzzy Sets”的论文, 首次引入隶属度函数的概念,打破了经典数学“非0即 1”的局限性,用[0,1]之间的实数来描述中间状态。很多经典的集合(即:论域U内的某个元素是
转载 2024-08-13 17:42:44
39阅读
一、python代码''' Author: Vici__ date: 2020/5/14 ''' import math ''' Point,记录坐标x,y点的名字id ''' class Point: ''' 初始化函数 ''' def __init__(self, x, y, name): self.x = x # 横坐标
转载 2023-08-20 10:00:57
60阅读
BAFIMINARMTOBA0662877255412996FI6620295468268400MI8772950754564138NA2554687540219869RM4122685642190669TO9964001388696690这是一个距离矩阵。不管是scipy还是fastcluster,都有一个计算距离矩阵的步骤(也可以不用)。距离矩阵是冗余的,因为它是对称的。scipy里面的文档好
一、python代码''' Author: Vici__ date: 2020/5/13 ''' import math ''' Point,记录坐标x,y点的名字id ''' class Point: ''' 初始化函数 ''' def __init__(self, x, y, name, id): self.x = x # 横坐标
转载 2023-07-18 13:43:45
90阅读
k-means 接下来是进入算法的的学习,算法属于无监督学习,与分类算法这种有监督学习不同的是,算法事先并不需要知道数据的类别标签,而只是根据数据特征去学习,找到相似数据的特征,然后把已知的数据集划分成几个不同的类别。比如说我们有一堆树叶,对于分类问题来说,我们已经知道了过去的每一片树叶的类别。比如这个是枫树叶,那个是橡树叶,经过学习之后拿来一片新的叶子,你看了一眼,然后说这是枫树
转载 2023-08-20 23:25:47
175阅读
目录一、聚类分析1、2、Scipy中的算法(K-Means)3、示例 完整代码:运行结果:函数使用:二、图像色彩操作步骤:完整代码:运行结果:三、合并至Flask软件部分代码:运行结果:一、聚类分析1、类聚是把相似数据并成一组(group)的方法。不需要类别标注,直接从数据中学习模式。2、Scipy中的算法(K-Means)  随机选取K个数据点作为“种
转载 2023-08-09 07:28:55
352阅读
运用python进行层次学习scipy库 很重要呀 需要引入的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seaborn as sns import scipy.cluster.hierarchy as sch #用于进行层次,画层次图的工具包 import scipy.spatial.distance as
转载 2023-08-08 14:37:11
229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多种无监督学习算法的 Python 实现,包括 K 均值、层次、t-SNE 、DBSCAN 。无监督学习是一用于在数据中寻找模式的机器学习技术。无监督学习算法使用的输入数据都是没有标注过的,这意味着数据只给出了输入变量(自变量 X)而没有给出相应的输出变量(因变量)。在无监督学习中,算法本身将发掘数据中有趣的结构。人工智能研究的领军人物 Yan Lecun,解释道:
转载 2023-08-23 16:16:50
124阅读
(2017-05-01 银河统计)系统  系统,即层次法。先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每次将距离最近的点合并到同一个。然后,再计算之间的距离,将距离最近的合并为一个大类。最终经过不停的合并,直到合成了一个。  正如样本之间的距离可以有不同的定义方法一样(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马氏距离等),之间的距离也有各种定义。例如可以定义之间的距离为两之间最近样本的距离,或者定义
转载 2024-05-17 17:30:55
67阅读
菜鸟一枚,编程初学者,最近想使用Python3实现几个简单的机器学习分析方法,记录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关于KMeans算法本身就不做介绍了,下面记录一下自己遇到的问题。一   、关于初始中心的选取 初始中心的选择一般有:(1)随机选取(2)随机选取样本中一个点作为中心点,在通过这个点选取距离其较大的点作为第二个中心点,以此类推。(3)使用层次等算法更新出初
 本文借鉴了数学建模清风老师的课件与思路 分类的区别:分类是已知类别的,是未知的。一、案例背景如何根据下表的数据将31个省份分类?二、K-means算法2.1 算法原理2.2 K-means算法优缺点优点:算法简单快速,对于数据量较大时,效率较高;缺点:使用者在开始时必须给定生成的种类K;对于初值比较敏感;对于孤立点的数据比较敏感;在下方介绍的K-means算法可
前言在前面介绍的线性回归, 岭回归, Lasso回归, 逻辑回归均是监督学习, 下面将要介绍一种无监督学习—“"目录正文“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谓就是将相似的元素分到一""(有时也被称为"簇"或"集合"), 簇内元素相似程度高, 簇间元素相似程度低. 常用的方法有划分, 层次, 密度, 网格, 模型等. 我们这里重点介绍划分.1. 划分划分, 就是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