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以及相关概念互联网的产生带来了机器间通讯的需求,而互联通讯的双方需要采用约定的协议,序列化和反序列化属于通讯协议的一部分。通讯协议往往采用分层模型,不同模型每层的功能定义以及颗粒度不同,例如:TCP/IP协议是一个四层协议,而OSI模型却是七层协议模型。在OSI七层协议模型中展现层(Presentation Layer)的主要功能是把应用层的对象转换成一段连续的二进制串,或者反过来,把二进制
这篇博文的开发实例是必须基于前面一篇“SIP Servlet开发环境配置”,如果没有正确配置SIP Servlet开发环境的,请参考“SIP Servlet开发环境配置”篇。首先,我们基于上一篇中提到的方法创建一个叫“SipTest”的dynamic Web Project工程,如下图所示:在这个工程中,有个文件非常重要,那就是WEB-INF目录下的sip.xml文件,它是整个SIP Servle
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一个重要的信令协议,它正在迅速被电信业采用以构建下一代应用程序。Java是用于SIP开发的极好平台,尤其是在进行服务器端开发时。类似于HTTP servlet,SIP Servlet API使SIP服务的开发变得更轻松。本文将介绍SIP servlet技术,并提供一个带注释的例子。AD: 摘要会话发起协议(S
转载 2023-07-26 22:23:37
250阅读
作为一个SIP Servlet Tutorial,这个文档主要描述了在JavaEE平台下如何开发基于SIP协议的应用服务。当然这个教程也包含了如何将JavaEE技术与SIP应用程序集成。这个教程主要涉及到的软件有:1. JavaSE 5.02. Glassfish and Sailfin(这是目前为止,我知道的唯一的一个开源的java sip servlet 容器)3. Netbeans IDE(
转载 2023-12-23 21:07:51
110阅读
# 使用 FreeSWITCH 实现 Java 呼叫转接的详细指南 在现代通信中,呼叫转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能够保证用户在不同设备之间无缝切换通话。本文将为刚入行的小白详细介绍如何利用 FreeSWITCH 和 Java 实现呼叫转接功能。 ## 流程概述 实现 FreeSWITCH Java 呼叫转接的流程如下: | 步骤 | 描述 |
原创 2024-10-16 03:39:06
270阅读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Java转接口通常用于实现跨系统、跨技术栈的通信。通过建立一个通用的中转接口,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之间高效传递数据。这篇博文将系统性地探讨如何有效地实现Java转接口,包括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性能优化和生态扩展。 ## 环境准备 首先,确保您的开发环境具备Java、Maven和Spring Boot等必要的技术栈。以下是各项依赖的安装指南。 ###
原创 6月前
28阅读
Java开发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将类转换为接口的需求。这种转换能够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在解决“Java转接口”过程中所经历的步骤,包括环境准备、集成步骤、配置详解、实战应用、性能优化以及生态扩展。 ## 环境准备 首先,对于Java转接口的操作,我们需要搭建合适的开发环境,确保技术栈的兼容性。我们可以使用Java 11及以上版本的JDK,并配合Maven进行项目
原创 6月前
28阅读
## SIPJava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常用于互联网电话(VoIP)和实时通信应用程序。在Java中,我们可以使用SIP协议来实现实时通信功能。 ### Java中的SIPJava中有几个流行的SIP库可供使用,例如JAIN-SIPJava API for Integra
原创 2023-10-25 08:17:51
43阅读
SIP Servlets规范( JSR116 , Java Community Process ), 提供了一系列的Java API和一个基于容器(Container)/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的开发模型, 用于提高服务器端SIP应用的开发效率. SIP Servlets同样基于 JSR116 , Java Community Process SIP Ser
转载 2024-01-30 06:37:17
141阅读
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是一种信号传输协议,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两个端点之间的会话。SIP 可用于建立 两方呼叫、多方呼叫,或者甚至 Internet 呼叫、多媒体呼叫和多媒体分发的多播会话。JSR 116:SIP Servlet API 是一个服务器端接口,描 述了针对 SIP 组件及服务的容器。SIP servlet 是在 SIP 容器**
转载 2024-02-02 11:43:03
241阅读
# Java SIP ## 什么是 SIP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用于建立、修改和终止多媒体会话的通信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常用于语音、视频和即时通信等实时通信应用中。SIP基于请求-应答模型,使用文本格式的消息进行通信。 SIP协议的主要特点包括: - 简单易懂:SIP使用类似于HTTP的文本格式进行通信,易于理解和实现。 - 灵活可
原创 2023-08-06 05:18:39
256阅读
一、什么是SIP协议  SIP协议又名会话发起协议,它是一个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用于创建、修改和释放一个或多个参与者的会话。SIP协议是应VoIP语音电话的产生而产生的,SIP协议的作用如下:用户定位:确定参加通信的终端用户的位置,定位方式是SIP URL。用户通信能力协商:确定通信的媒体类型和参数,封装SDP信息。用户意愿交互:确定被叫是否乐意参加某个通信。建立呼叫:包括向被叫“振铃”,确
转载 2023-10-17 20:27:08
231阅读
鉴于网上大部分关于SIP注册服务器编写都是C/C++/python,故开此贴,JAVA实现也贴出分享GB28181定义了了 基于SIP架构的 视频监控互联规范,而对于多数私有协议实现的监控系统如果想接入SIP架构,就要借助网关,GB28181 规范了实现 SIP 监控域与非SIP 监控域互联。以下是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总结的一些问题: 1. 当客户端第一次接入时,客户端将持续向Server端发送
转载 2023-08-21 20:15:24
1015阅读
主流视频通话SDK比较【转载】萨达哈鲁酱 1 2019.02.16 15:08:28 字数 1,503 阅读 6,142 视频通话框架 主流的视频通讯框架比较多,此文主要通过Android平台的来做SDK平台使用的比较。现在的视频热门框架有一些如:Jitsi Jitsi是一个开源的,安全(ZRTP加密),高质量的SIP/XMPP视频通话、会议、聊天、桌面共享、文件传传输。可以安装在你喜欢的操作系统
摘要: 如果你的 Android 构建中涉及到字节码插装(bytecode instrumentation),或者应用中提供了进行插装的插件,并希望它能支持 Instant Run,那么你必须切换到 Transform API。目前,字节码插装虽然可以添加到构造过程中,但还没有对应的 API。通用的方法是找到 dx 任务,抓取其输入,并替换成自己的输出。随后,任务依赖就不得不重新连接,以便将新的中
这是我学习搭建opensips服务器以来持续性最长的一个问题,具体就是终端电话软件一直注册不了已经创建好的sip会话账号。我刚开始用的终端电话软件是Zoiper,要么一直在注册中,要么直接注册失败,后面网上查询重新下载了Microsip,它能显示注册失败的原因,比如请求超时,比较方便一点。网上查询说可以使用sngrep工具抓包分析,第一次使用需要先下载这个工具:#sudo apt-get inst
转载 2024-06-14 07:03:12
192阅读
一、转接分为两种: (1)盲转接(Blind Transfer):      例如分机7891,拨打7892,7892接通后,然后将7891通话转接至7893,分机7892立即与7891断线,分机7893会响铃,接起分机后7893可与7891通话,若7893未接起,响铃完毕后,7891通话即断线 (2)指定转接(Attended Transf
原创 2011-03-18 11:37:33
1134阅读
容器最基本的操作规律。 集合(容器)的操作规律: CRUD create read update delete集合类型 集合按照其存储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1.单列集合java.util.Collection//2.双列集合java.util.MapCollection:包含了List,Set子接口一、List的特点是元素有序、元素可重复。底层维护的是数组。每个元素都有对应的下标。它下面
本方案基本上符合Android的NDK框架的开发规范,将系统分为4层,如图1所示。最上层为应用层,该层将在Android SDK的框架内,采用Java语言来实现;第二层为JNI层,SIP协议栈有很多种实现,其中,采用C语言的SIP协议栈在效率、速度、系统占用方面有着超越其他库(如Java协议栈)的优势,因此,该方案将在第三层采用纯C语言实现的PJSIP协议
转载 2023-10-08 13:09:26
240阅读
Java核心类库篇8——网络编程1、七层网络模型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即开放式系统互联,是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组织在1985 年研究的网络互连模型。当发送数据时,需要对发送的内容按照上述七层模型进行层层加包后发送出去。当接收数据时,需要对接收的内容按照上述七层模型相反的次序层层拆包并显示出来2、协议计算机在网络中实现通信就必须有一些约定或者规则,这种约定和
转载 2024-06-21 01:01:48
5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