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英文全称为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即时分的同步码分多址技术(也可简称TD,以后出现的TD除非特别说明,均表此意),是中国电信行业百年来第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可替代UTRA-FDD的方案,得到了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WTS)及3GPP国际组织的全面支持,是ITU正式发布的第三代
转载
2023-07-20 21:54:22
65阅读
TD-SCDMA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有独特优势。
TD-SCDMA由于采用时分双工,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基本一致,因此,基站根据接收信号估计上行和下行信道特性比较容易。此外,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技术有先天的优势,而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又引入了SDMA的优点,可以减少用户间干扰,从而提高频谱利用率。
TD-SCDMA还具有TDMA的优点,可以
转载
2011-02-19 09:59:48
347阅读
**软考与TD-SCDMA:技术深度与应用广度的共融**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软件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在这种背景下,软考(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应运而生,成为评估和提升我国软件从业人员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而TD-SCDMA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在软考中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将探讨软考与TD-SCDMA之间的内
原创
2024-03-18 16:36:46
99阅读
摘要:TD-SCDMA系统的HSPA技术主要目的是改善上下行性能,显著提高上下行分组数据的峰值传输速率,以及提高系统的总体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为了支持HSPA系统,在TD-SCDMA的基础上,增加了MAC-hs、MAC-e/es实体,新的传输信道和物理信道,对协议进行增强和优化。同时,使用了AMC、HARQ、NodeB快速调度等关键技术。本文将对HSPA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转载
2023-07-17 17:41:23
235阅读
TD-SCDMA技术浅析
转载
精选
2009-08-29 21:38:57
278阅读
TD-SCDMA物理信道用4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子帧和时隙/码。一个超帧长720ms,由72个无线帧组成,每个无线帧长10ms。TD-SCDMA将每个无线帧分为两个5ms的子帧,每个子帧由长度675us的7个主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组成。3个特殊时隙分别是下行导频时隙(DwPTS,75us)、上行导频时隙(UpPTS,125us)和保护时隙(G,75us)构成。
在这7个主时隙中,Ts0总是分配给
原创
2010-09-28 15:02:35
1445阅读
不久前奚国华副部长在会议上报告说,TD基本成功,这个结论引起了广泛议论,我也想说几句。
说TD之前,我想到一个和自己有关的故事,我十年前开始办一本杂志,因为自己学的不是通信,也没有做过杂志领导,这件事是不被看好的,所以大家先议论我是办不下去的,一年不到就会垮台,一年后我没垮台,议论说我不会有很高收入,收入做到了同类杂志第一了,议论说没有利润,开始有点利润了,说利润不够多。总之,想说你不行
原创
2010-12-28 09:57:38
542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在移动通信领域,TD-SCDMA技术因其特有的优势,逐渐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软考TD-SCDMA大唐”这个关键词,探讨TD-SCDMA技术的发展历程、大唐在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软考对TD-SCDMA技术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软考。软考全称为软件水平考试,是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
原创
2023-10-24 16:44:16
120阅读
TD-SCDMA的提出比其他标准较晚,这给其产品成熟性带来一定的挑战,但在另一方面,TD-SCDMA吸纳了九十年代以来移动通信领域最先进的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技术的发展方向,具有前瞻性和强大的后发优势。 与其他3G标准相比,TD-SCDMA系统及其技术有着如下突出优势:
频谱效率高
TD-SCDMA系统综合采用了联合检测、智能天线和上行同步等先进技术,系统内的多址和多径干扰得到了极
转载
2010-03-20 21:39:26
516阅读
中国移动三期TD-SCDMA网络建设原计划在10月份完成,到目前为止,三期的招标已经接近尾声。三期网络建设结束后,TD-SCDMA基站数量将达到8万个,覆盖238个城市,这就意味着TD-SCDMA覆盖的城市进一步扩大。在产业链的终端环节发展也非常迅速,今年年中,超过125款TD-SCDMA终端获得进网许可,其中有65款支持HSDPA数据卡,其增长速度非常快。另外,芯片薄弱环节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整个
转载
2010-09-30 07:06:14
661阅读
TD-SCDMA的中文含义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该项通信技术也属于一种无线通信的技术标准,它是由中国第一次提出并在此无线传输技术(RTT)的基础上与国际合作,完成了TD-SCDMA标准,成为CDMA TDD标准的一员的,这是中国移动通信界的一次创举,也是中国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的贡献。在与欧洲、美国各自提出的3G标准的竞争中,中国提出的TD-SCDMA已正式成为
转载
精选
2008-02-17 19:17:05
1249阅读
TD-SCDMA物理信道用4层结构:超帧、无线帧、子帧和时隙/码。一个超帧长720ms,由72个无线帧组成,每个无线帧长10ms。TD-SCDMA将每个无线帧分为两个5ms的子帧,每个子帧由长度675us的7个主时隙和3个特殊时隙组成。3个特殊时隙分别是下行导频时隙(DwPTS,75us)、上行导频时隙(UpPTS,125us)和保护时隙(G,75us)构成。
在这7个主时隙中,Ts0总是分配给
原创
2010-09-28 15:02:37
2381阅读
TD-SCDMA标准的形成过程是什么?TD-SCDMA有哪些突出的技术特点?代表其最新的发展N频点多载波技术和多载波HSDPA技术将如何演进?TD-SCDMA的标准演进的方向又在哪里? TD-SCDMA标准的形成
TD-SCDMA作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在我国的通信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1999年TD-SCDMA标准以其具备的技术优势被ITU采纳,作为ITU认可的第三代移
转载
精选
2009-02-27 10:28:30
1684阅读
自从TD试运行以来,终端缺失,尤其是优秀终端缺失就一直是移动面对的问题。早期的终端缺少是技术问题,连一个成熟基带方案都没有的标准,怎么可能有足够的终端种类呢? 但是3年之后的今天,市场上依然看不到优秀的终端,就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移动的运营问题了。不客气的说,TD终端(TD手机,不是固话,不是上网卡)的缺失是移动的自作孽。 一、移动的失误 移动从拿到TD牌照那天起,并没有拿TD手机当作太
原创
2010-09-27 00:52:40
496阅读
电信运营商的资费策略的思路与发展之道
这几天因为一篇3G资费的文章,在圈子里产生一轮小小的涟漪,不同的看法是正常的,正是交流,有争论才能把问题看清楚。找到事物的本源。
通过这样的一次讨论,也充分反应出电信运营商进行资费策略的一些思路,也反应了这个行业一些潜意识,我认为这也正是面向一个3G时代电信运营商应该正视的问题。长期以来,电信业资源的短缺的,十多年前,装部电话还是一个大问题
原创
2010-05-10 10:29:55
469阅读
1评论
在中国,TD-SCDMA指的是中国移动的3G,WCDMA指的是中国联通的3G,CDMA2000指的是中国电信的3G,GSM是2G网络(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有),简言之,CDMA2000是CDMA演进的3G!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在国内,是中国电信的手机网络在用的方式。三大运营商网络制式1.中国移动全称中国移
原创
2013-11-21 12:12:07
634阅读
摘要:本文回顾了TD-SCDMA中用于多用户检测的迫零块线性均衡(ZF-BLE)技术,着能。[5
原创
2022-10-10 15:32:52
156阅读
•(TD-SCDMA(TD-HSDPA PCM &
原创
2010-11-22 15:47:09
1521阅读
点赞
1评论
1、前言
2000年5月的ITU-R全会上由我国提出的TD-SCDMA无线传输技术(RTT)被正式接纳为IMT-2000方案之一,随后开始了在3GPP组织内的标准融合和制定工作,在2001年3月的3GPP RAN第11次全会上,包含TD-SCDMA无线接入技术在内的3GPP R4版本规范正式发布。此时,TD-SCDMA系统具备了一整套技术标准,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在3GPP的技
转载
精选
2010-03-20 21:46:35
392阅读
1评论
TD-SCDMA标准成为第一个由中国提出的,3G共有三个国际标准,另外两个是美国主导的CDMA2000,和欧洲主导的WCDMA.那它有什么区别呢?我们来看看。希望TD能主导亚洲,哈哈!~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 TD-SCDMA作为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自1998年正式向ITU(国际电联)提交以来,已经历经五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标准的专家组评估、ITU认可并发布、与3GPP(第三代伙伴项目)体系的融合、新技术特性的引入等一系列的国际标准化..
转载
2013-04-10 23:21:00
197阅读
2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