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述:数字、网络、信息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特点:连通性和共享互联网的发展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的过程。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的标准协议,人们把1983年作为互联网诞生的时间;第二个阶段是建成了级结构的互联网(主干网、地区网、校园网(或企业网));第个阶段是逐渐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I
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OSI的七协议体系结构(图1-18(a)) 的概念清楚,理论也较完整,但它既复杂又不实用。TCP/IP 体系结构则不同,但它现在却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TCP/IP 是一个四的体系结构(图1-18(b)), 它包含应用、运输、网际和网络接口(用网际这个名字是强调这一是为了解决不同网络的互连问题)。不过从实质上讲,TCP/IP 只有最
转载 2023-10-20 11:32:50
2684阅读
互联网协议入门—计算机及网络5架构参考: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5/internet_protocol_suite_part_i.html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2/06/internet_protocol_suite_part_ii.html概述 越下面的,越靠近硬件;越上面的,越靠近用户。每一
转载 2023-12-28 04:51:19
47阅读
模块的好处1.1什么是模块?模块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定向下逐把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模块是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单元。编程领域的模块思想: 编程领域中的模块,就是遵守固定的规则,把一个大文件拆成独立并相互依赖的多个小模块把代码进行模块拆分的好处:提高了代码复用性提高了代码的可维护性可以实现按需加载1.2模块的规范模块规范就是对代码进行模块拆分与组合事,
JDBC事务--软件开发架构--ThreadLocal 一.JDBC事务 1.概述: 事务是指逻辑上的一组操作!这一组操作,通常认为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分! 特点:同生共死;事务内的这一组操作要么全部成功,要么全部失败! 作用:保证逻辑操作的完整性,安全性! 2.使用(3种方式)     1)面向数据库,使用SQL语句控制  &nbsp
转载 2024-07-30 22:05:01
35阅读
# 技术架构:从前端到后端的探索之旅 在软件开发中,了解技术架构的层次结构对于构建可扩展、可维护的系统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一种常见的技术架构模式——架构,并以代码示例和序列图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 什么是架构架构是一种将应用程序分解为个逻辑层次的架构模式。这个层次分别是: 1. **表示(Presentation Layer)**:负责与用户交
原创 2024-07-24 10:27:51
234阅读
我们常说的TCP/IP是一个四的体系结构,它自上而下包含了应用,运输,网际,网络接口,但是从实际上来讲,tcp/ip协议只有上面,最后一没有实际内容。而国际通用标准OSI模型具有七协议,自上而下分别是应用,表示,会话,传输,网络,数据链路层,物理。然而由于OSI的商业推广不到位,被TCP/IP协议抢占了市场,因此我们常用的是将TCP/IP协议与OSI协议组合在一块儿的
转载 2023-12-03 07:56:58
93阅读
1、有3种体系结构  分别是                  OSI七协议结构比较复杂不实用。TCP/IP结构得到广泛应用,最下面的网络接口没什么东西哈,只有最上面。学习的时候,综合2种优点,采用了体系结构。应用是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与其它计算机进行通讯的一个应用
转载 2023-09-03 16:56:33
218阅读
协议是OSI的七体系结构和TCP/IP四协议的折中。 协议:因特网协议栈共有:应用、传输、网络、链路层和物理。 应用: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程序。 运输:利用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完成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 网络:负责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数据链路层:在相邻节点之间传送数据。 物理:利用物理媒介实现传输数据。举个例子: 比如在皇宫的华妃
信息系统和信息一、信息的传输信息是有价值的一种客观存在。信息技术主要为解决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传输、处理、计算、转换、表现等问题而不断繁荣发展。信息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信息的传输技术(通常指通信、网络等)是信息技术的核心。信息的传输模型,如图 1、信源:产生信息的实体 2、信宿:(信息接收)信息的归宿或接收者 3、信道:(传播媒介)传送信息的通道,如TCP/IP网络 4、编码器
文章目录模型一、实体二、链接以太网协议MAC地址广播、网络IP协议IP数据包ARP协议RARP协议四、传输UDP协议TCP协议、应用 模型自底向上分别为实体、链接、网络、传输、应用。每一都是为了完成一种功能,为了实现这种功能,就需要大家都遵守共同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协议”。一、实体电脑要组网,首先是把电脑连起来,可以用光缆、电缆、双绞线、无线电波等方式。是
架构(3-tier application) 通常意义上的架构就是将整个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UI)、业务逻辑(BLL)、数据访问(DAL)。区分层次的目的即为了“高内聚,低耦合"的思想。   1、表现(UI):通俗讲就是展现给用户的界面,即用户在使用一个系统的时候他的所见所得。   2、业务逻辑(BLL):针对具体问题的操作,也可以说是对数据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   
转载 2024-07-23 11:11:36
212阅读
# 四架构:解密现代软件架构的核心 四架构是现代软件设计的重要理念,旨在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它通常涵盖四个层次,分别是表现、业务逻辑、数据访问和持久,同时在这四个层次中实现标准、模块、自动、可视与智能(统称为“”)。本文将通过简单的代码示例进行说明,并为您绘制相应的流程图和表格,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架构。 ## 四架构解析 1. **表现
协议的体系结构学习计算机网络时我们一般采用折中的办法,也就是中和 OSI 和 TCP/IP 的优点,采用一种只有协议的体系结构,这样既简洁又能将概念阐述清楚。应用应用 (application-layer)的任务是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应用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进程:主机中正在运行的程序)间的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对于不同的网络应用需要不同的应用协议。在互联网中应用
【引言】     学完了设计模式和C#,对面向对象有了一定的了解,面向对象的大特性:封装、继承、多态,为了达到软件可复用,可维护的目的,我们提出来“高内聚低耦合”作为评价软件设计好坏的标准,而接触了的知识,对于‘解耦’有了一点点的认识,比两多加了一,增加了业务逻辑BLL(Business Logic Layer),从而使得一方对另一方的依赖减小.使得一
OA办公系统在国内企业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四”:平台、网络、智能、人性。 1、平台:网络时代的OA是一种企业级跨部门运作的基础信息系统,可以联结企业各个岗位上的各个工作人员,可以联结企业各类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近年来不少企业都建立自己的办公系统,并上马了财务管理软件,还陆续引入了进销存、ERP、SCM、HR、CRM等系统。这些系统虽在提升企业效率和管理的同时。也形成了各自为
# 系统技术架构解析 在现代软件开发中,系统技术架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应用程序和系统的设计。它将系统分为个不同的层次,每一都有自己专属的功能和责任。本文将对系统技术架构进行深入探讨,并通过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每一的作用。 ## 1. 架构概述 系统技术架构通常包括以下层次: 1. 表现(Presentation Layer) 2. 控制(Control Lay
原创 2024-08-28 07:54:50
571阅读
1,B/S目前是大势所趋,但由于相对cs系统而言,在很多方面都不能被B/S取代,如在运行速度、数据安全、人机交互等方面, 所以我们不得不面对折中选择,于是平台厂商们提出了c/s架构结合智能客户端感应技术,大大降低C/S架构的系统部署成本。 2,随着企业的发展,客户需求的系统越来越多,如果还是基于传统开发,那么如果设计不合理,必将形成一个一个的信息孤岛,如何将这些系统有效整合,相信都是大家
OSI协议分层(7):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运输,会话,表示,应用TCP/IP协议分层:网络接口,网际,运输,应用协议:物理,数据链路层,网络,运输,应用每一的协议如下:物理:RJ45,CLOCK,IEEE802.3(中继器,集线器)数据链路层:PPP:点对点协议(PPP)为在点对点连接上传输多协议数据包提供了一个标准方法,FR,HDLC,VLAN,MAC(
    进行已有几天时间,也许是开学伊始的纷乱让我这几天不能定下心来学习,直至今日终究还是看了一些的关于这方面的东西,心想是时候该总结一下这里的一些所得。    先从比较大的大方面说起——架构    关于架构的概念众说纷纭,在此仅引用其一:架构是在组件,彼此间和与环境间的关系,引导设计发展原则中体现的系统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