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25匹马,速度都不同,但每匹马的速度都是定值。现在只有5条赛道,无法计时,即每赛一场最多只能知道5匹马的相对快慢。问最少赛几场可以找出25匹马中速度最快的前3名?答案:25匹马分成5组,先进行5场比赛再将刚才5场的冠军进行第6场比赛,得到第一名。按照第6场比赛的名词把前面5场比赛所在的组命名为 A、B、C、D、E 组,即 A 组的冠军是第6场第一名,B 组的冠军是第二名 …分
原创 2016-11-26 17:43:35
157阅读
Scratch简介Scratch是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供初学者学习编程的开发平台。其通过点击并拖拽的方式,完成编程,可以使编程初学者学习编程基础概念等。 为了更好的学习如何使用Scratch进行项目设计,我将要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个超级马里奥的项目,具体实现功能如下: 1、游戏设计至少5个关卡,难度依次递增; 2、每个关卡一个固定界面,界面种包含至少3种不同类型的陷阱(悬崖,小怪等) 3、基本规则:人
25匹赛马,5个跑道,也就是说每次有5匹马可以同时比赛。问最少比赛多少次可以知道跑得最快的5匹马 前5次大家都一样,排序后如下 A1,A2,A3,A4,A5 B1,B2,B3,B4,B5 C1,C2,C3,C4,C5 D1,D2,D3,D4,D5 E1,E2,E3,E4,E5 第六次,最大值比较,找出最快的马 第7次参加比赛的马匹为 A2
转载 2024-01-30 10:33:23
89阅读
题目描述 我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 那是在2300年以前。齐国的大将军田忌喜欢赛马。他经常和齐王赛马。他和齐王都有三匹马:常规马,上级马,超级马。一共赛三局,每局的胜者可以从负者这里取得200银币。每匹马只能用一次。齐王的马好,同等级的马,齐王的总是比田忌的要好一点。于是每次和齐王赛马,田忌总会输
原创 2021-06-04 20:42:29
446阅读
TRANSLATE with x English Arabic Hebrew Polish Bulgarian Hindi Portuguese Catalan Hmong Daw Romanian Chinese Simplified Hungarian Russian Chinese Tradi ...
转载 2021-08-22 11:53:00
354阅读
2评论
 我国历史上有个著名的故事: 那是在2300年以前。齐国的大将军田忌喜欢赛马。他经常和齐王赛马。他和齐王都有三匹马:常规马,上级马,超级马。一共赛三局,每局的胜者可以从负者这里取得200银币。每匹马只能用一次。齐王的马好,同等级的马,齐王的总是比田忌的要好一点。于是每次和齐王赛马,田忌总会输600银币。田忌很沮丧,直到他遇到了著名的军师――孙膑。田忌采用了孙膑的计策之后,三场比赛下来,轻
转载 2023-09-24 20:41:28
150阅读
赛马问题有25匹马和一个5个赛道的马场,每场比赛可以决出5匹马的排名,假设每匹马发挥稳定,且不会出现名次相同的情况。问:如果要知道25匹马中跑得最快的马,需要几场比赛?如果需要知道跑得第二快的马,需要几场比赛?第三快的呢?题目分析题解递增矩阵解法首先将25匹马分5组比赛5次,可以得到各组内的排名。将5个第一名再赛一次,就可以知道25匹马中最快的马。将最快的马那组的第二名替换掉第一名,再赛一次,就可
这是一道360的在线笔试题:赛马,有25匹马,每次只能5匹马进行比赛,比赛只能得到5匹马之间的快慢程度,而不是速度,请问,最少要比多少次,才能获得最快的前3匹马?解答:这道题乍一看,第一感觉就是肯定要分组,5个一组分成5组,然后比赛,得到每组的组冠军。然后让5个组冠军比赛得到前三名,似乎这样就可以了,这也是我的第一反应。但是这是一套错误的方案,有可能有这样的分组,那就是第一组的5匹马是实力最强的,
转载 2023-10-07 15:32:07
187阅读
贪心 题目描述赛马是一古老的游戏,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中国,处在诸侯割据的状态,历史上称为 “战国时期”。在魏国作官的孙膑,因为受到同僚庞涓的迫害,被齐国使臣救出后,到达齐国国都。赛马是当时最受齐国贵族欢迎的娱乐项目。上至国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田忌多次与国王及其他大臣赌输赢,屡赌屡输。一天他赛马又输了,回家后闷闷不乐。孙膑安慰他说
转载 2024-05-16 03:35:22
66阅读
 关于输入输入包含多组测试数据. 每组测试数据的第一行是一个整数n(1<=n<=1000),表示田忌和齐王都拥有n匹马。接下来一行是n个整数,表示田忌的马的速度,下一行也是n个整数,表示齐王的马的速度。 输入的最后以一个0表示结束。关于输出对每组数据,如果田忌能赢则输出“WIN”;如果田忌能输则输出“LOSE”;如果比赛平局则输出“DRAW”解题思路: 算法可以用DP,或者给
转载 2023-12-10 09:22:47
204阅读
link题意:有不同的马,两个序列,a和b,可以重新安排a,如果ai>bi 赚200,ai=bi 不赚钱 ai<bi 亏损200问最多能赚多少钱。思路:考虑贪心,把a和b都排序,维护四个指针,如果a的最大数比b的最大数大,那么直接赚,如果<=,比较a和b的最小数,如果还是比不过,之间换掉b的最大值,反正都会输。// Problem: Tian Ji -- The Horse Racing// Contest: Virtual Judge - HDU// URL: https:
原创 2021-09-13 09:50:31
4272阅读
# 赛马输入 Python:从基础到应用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科技时代,编程已经成为一项越来越重要的技能。Python作为一种简单、高效的编程语言,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网络开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将以赛马为例,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进行输入和输出操作,同时理解背后的逻辑和应用。 ## 赛马的基本概念 赛马是一项充满激情和不确定性的运动。每匹马的表现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马的健康状态
原创 8月前
31阅读
田忌赛马时间限制:3000ms | 内存限制:65535KB难度:3描述Here is a famous story in Chinese history."That was about 2300 years ago. General Tian Ji was a high official in t...
转载 2014-04-14 00:23:00
383阅读
2评论
据说,这是Google的面试题。面试题目如下: 一共有25匹马,有一个赛场,赛场有5个赛道,就是说最多同时可以有5匹马一起比赛。假设每匹马都跑的很稳定,不用任何其他工具,只通过马与马之间的比赛,试问,最少得比多少场才能知道跑得最快的5匹马?(不能使用撞大运的算法) 很明显这是一个算法题,网上有很多贴子在讨论这个问题,不过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我想了想,想到下面的一个算法: 1)分成5组A,B,
转载 2012-10-22 09:38:00
434阅读
2评论
# Python 实现田忌赛马 田忌赛马是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讲述了齐国的将军田忌通过合理的策略和搭配,打败了对手的故事。这不仅是一则有趣的故事,也是一种策略思想的体现,与游戏理论和优化算法息息相关。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 Python 编程来模拟这个故事,以展示如何通过合理安排和最佳策略来获得胜利。 ## 故事背景 在田忌赛马中,田忌的马分为上、中、下三等。而对手的马也同样分为三等。双方
原创 10月前
56阅读
田忌赛马 Tian Ji – The Horse Racing (感觉还可以用队列ry.“That was about 2300 years ago. General Tian Ji was a high ...
原创 2022-09-23 10:34:43
1070阅读
田忌和国王各有n匹马, 田忌n匹马的速度为a_1, a_2, a_3, ..., a_na1​,a2​,a3​,...,an​。 国王n匹马的速度为b_1, b_2, b_3, ..., b_nb1​,b2​,b3​,...,bn​。 现在要进行n轮比赛,每轮双方各安排一匹马(比过的不能再上场)进行 ...
转载 2021-10-28 13:37:00
373阅读
2评论
例93:田忌赛马题目描述:    田忌和齐王要进行赛马,每匹马都有一个武力值(正整数),武力值大的马能赛过武力值小的马。如果他们各有n匹马,齐王让他的马按从优到劣的顺序出赛,田忌可以按任意顺序选择他的赛马出赛。    赢一局,田忌可以得到200两银子,输一局,田忌就要输掉200两银子,平局的话不输不赢。 请问
一,简介田忌赛马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展开说了,田忌能用同全面被碾压的马赢了齐威王(公子),我觉得这是十分具有智慧的。但是,如果说这里的条件改为:1,田忌的马比齐威王同等次的马弱一点但是比齐威王下一等次的马强一点。2,无法从对方马的外观看出马的等次。3,用完的马不能再用。问田忌赢了齐威王的概率是多少?二,实验设计1,首先,三局两胜制,我们这里把田忌3局里赢的场数算出来。  我们初始化马用list中
转载 2024-08-11 12:49:46
115阅读
#include <stdio.h> #define num 9999 int main() { int level1[num],level2[num]; int number; int sc1=0,sc2=0,pi=0; scanf("%d",&number); while(number) { sc1=0,s
转载 2024-06-07 14:21:06
3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