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数据库在noarchivelog模式下,我们将从完全的脱机备份中恢复这个数据库,并且不可能实现时间点恢复。1、还原的准备工作如果在noarchivelog 模式中运行数据库并且假定拥有数据库的一个备份,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执行数据库的完全恢复。 首先要清理所有的数据文件,以及旧的重做日志和控制文件。 虽然不是一定要这么做,但由于使用了noarchivelog模式,我们希望一切从头开始。清理完数据
在Oracle数据库管理中,`RMAN restore archivelog`是一个关键的操作,通常用以恢复归档日志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业务的连续性。这篇博文将详细阐述如何解决在执行`rman restore archivelog`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涵盖从背景定位到扩展应用的完整过程。 ## 背景定位 在当今企业环境中,数据的安全和恢复能力至关重要。随着数据量的增长和业务对数据高可用性的需求不
原创 5月前
10阅读
概述:RMAN是指Oracle提供的Recovery Manager,即恢复管理器,是一个更加智能和自动化的备份和恢复管理器。RAMN在数据库服务器的帮助下实现 数据库文件、控制文件、数据库文件和控制文件的映像副本,以及归档日志文件,数据库服务器参数文件的备份。RMAN也允许使用脚本文件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而且这些脚本保存在数据库中。系统架构详解Oracle的RMAN工具使用会话建立客户端到数据
Complete recovery:rman target / nocatalogstartup mount;restore database;recover database;alter database open; -- 在归档模式下恢复的之后, 更改的路径rman target / nocatalogstartup mount;run {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1 to ‘//system01.dbf’ … restore database; switch datafile all; recover database; alter database open;
转载 2014-03-17 16:45:00
416阅读
2评论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RMAN中的备份保留策略有哪些,具有一定借鉴价值,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希望大家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大有收获,下面让小编带着大家一起了解一下。RMAN中提供了两种备份保留策略:基于时间和基于冗余数量的备份保留策略1.    基于时间的备份保留策略这个策略就是指我们希望数据库最早能恢复到几天前。比如将恢复时间设置为7,那么RMAN所保留的备份就是可以保
转载 2024-07-11 13:45:29
54阅读
<br />RMAN Restore Database Slow / How To Improve RMAN Restor
原创 2022-09-01 22:31:26
845阅读
一、Ranger介绍随着大数据技术生态不断发展壮大,为了抢占企业级市场,各厂商都迭代出自己的一套访问控制体系,不管是老牌系统(比如HDFS、HBase),还是生态新贵(比如Kafka、Alluxio),ACL(Access Control List)支持都是Roadmap里被关注最高的issue之一。在访问控制体系方面,Hadoop两大厂Cloudera和Hortonworks先后发起标准化运动,
转载 10月前
48阅读
6 – 17 章全部是 oracle 备份与恢复备份和恢复是相当重要的- restore 与 recovery 区别restore: 还原, 文件级别操作, 说白了就是文件的拷贝, 数据库不同步recovery: 恢复, 数据级别的操作, 可以是数据库同步例如: 假设我在时间点 A 做了备份, 在时间点B 数据库挂了restore database : 因为我在时间点A做的备份,所以会把数据库恢复
转载 3月前
201阅读
source:http://www.cnblogs.com/jimeper/archive/2008/05/07/1186088.html RMAN复制数据库     通过使用数据库备份,DBA可以在同一服务器或其它服务器上建立副本数据库。这个副本数据库可以和主数据库有相同的名称(拷贝)或与主数据库名称不同(克隆)。ORACLE在数据库拷贝和数据库克隆之间惟一不同
转载 2010-09-07 12:45:05
477阅读
 在Oracle中,三大文件即控制文件,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的丢失与破坏都将需要使用还原或恢复来使数据库正常化。而RMAN还原与恢复是实现数据库完整性、可靠性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还原简言之即是将所需的文件从备份中复制到原来文件所在的路径。还原通常可以包括数据库、表空间、数据文件级别的还原。通常还原后的内容会滞后于最新的数据库SCN,因此将归档日志、联机重做日志文件中的内容更新到还原的数据
转载 2024-04-24 12:45:09
1197阅读
数据备份与还原 数据备份: 1.mysqldump -u 用户名 -h 主机名 -p 登陆密码 数据库名[表1,表2,...] >备份后的文件名.sql; ※首先要打开cmd,在cmd中输入语句,如果不能用,可能是路径错误,如果配置过路径,就在C:下输入,没配置过就找到MySQL里的bin文件夹,在bin路径下输入。 例:mysqldump -u user -
我们总出于一些不同的原因还原数据库,其中可能只有一个涉及数据库故障。还原数 据的原因很可能是要将一个数据库从一个服务器转移到另一个服务器,或还原一个测试 和开发数据库。在这样的情况下,仍需要一些预先规划。一般说来,准备工作如下所示:(1) 将数据库置于SINGLE_USER模式(如果可以),隔离该数据库。(2) 如果处于完整或大容量曰志恢复模式,那么备份事务日志的结尾。这可以捕捉到 所有最近的活
RMAN> run { 2>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1 to '/u01/oracle/oradata/hanmi/system01.dbf'; 3> set newname for datafile 2 to '/u01/oracle/oradata/hanmi/undotbs01.dbf'; 4> set newname for dat
原创 2010-09-06 14:20:13
3702阅读
 基于厌烦了EXPDP和IMPDP,我开始尝试使用RMAN的复制功能了,下面是我记录的全过程。最核心的步骤如下是1: Create an Oracle Password File for the Auxiliary Instance  为辅助实例准备一个密码文件。    2: Ensure Oracle Net Connectivity to th
转载 2024-04-26 15:41:06
33阅读
可以使用CONFIGURE RETENTION POLICY命令来创建一个持续的和自动备份保留策略。当备份保留策略生效时,RMAN根据CONFIGURE命令指定的标准将数据文件或控制文件的备份视为过期的备份,也就是说,恢复时不再需要的备份。可以使用REPORT OBSOLETE命令来查看过期的文件和DELETE OBSOLETE命令来删除它们。当随着时间的过去产生备份,旧的备份会变成过期的,因为它
一、前言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使用脱机工具DMRMAN对数据库指定LSN和时间点进行恢复。二、简单介绍恢复数据库到指定时间点/LSN 是从归档恢复的一种方式,也称为不完全恢复。从归档恢复允许恢复到指定的时间点及指定的 LSN 值。若同时指定了时间点和 LSN,则以较早的为结束点。用户可以通过指定一个时间点/LSN,使数据库恢复到这个指定的时间点/LSN。三、实操练习3.1建立测试表格create ta
PURPOSE The purpose of this document is to give a quick guide for using RMAN on RAC databases. We will follow this points: 1. Verify the database mode
转载 2019-04-20 12:23:00
151阅读
2评论
使用RMAN复制数据库[zt] =========================================================== 1. 1.创建新的instance 准备好相应的目录结构 E:oracleproduct10.1.0admintestbdump E:oracleproduct10.1.0admintestcdump
转载 精选 2008-09-20 22:33:45
1420阅读
rman rman> connect target system/oracle 登陆rman rman target system/oracle@orcl RMAN>shutdown immediate rman>startup mount rman>backup database; su - oracle sqlplus "/as sysdba&
原创 2011-11-21 18:14:10
730阅读
  SAP TEST: Rman Duplicate Database     1.       Description Source database: SAP standby database Destination database: SAP report databas
原创 2013-04-17 08:56:17
47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