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部门发生了多次数据库服务器空间满而导致无法登陆oracle实例的事情,在此特地整理一篇文章以提供测试部门人员参考。根据原因测试部门发生了多次数据库服务器空间满而导致无法登陆Oracle实例的事情,在此特地整理一篇文章以提供测试部门人员参考。根据原因是由于测试部门在内网测试环境中开启了数据库的归档模式,一般由于测试数据库服务器就是普通的pc,空间小,在一段时间测试后,由于归档文件的大量积累导致数
## SQL Server 2008 还原数据库时遇到的 C 提示问题 SQL Server 2008 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够高效地存储和管理数据。在日常的数据库操作中,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是极为重要的环节。然而,有些用户在进行数据库还原时,常常会遇到提示需要使用 C 的情况,这对于那些不希望在 C 进行操作的管理员来说,非常困扰。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的成因,并提供解决方案及
原创 11月前
67阅读
如果数据库在noarchivelog模式下,我们将从完全的脱机备份中恢复这个数据库,并且不可能实现时间点恢复。1、还原的准备工作如果在noarchivelog 模式中运行数据库并且假定拥有数据库的一个备份,就可以非常容易地执行数据库的完全恢复。 首先要清理所有的数据文件,以及旧的重做日志和控制文件。 虽然不是一定要这么做,但由于使用了noarchivelog模式,我们希望一切从头开始。清理完数据
# SQL Server 数据库密码复杂度问题 在使用 SQL Server 数据库时,用户常常会遇到密码复杂度的要求。密码的复杂度不仅是安全策略中的一个环节,更是保护数据库、避免数据泄露的重要措施。本文将探讨 SQL Server 的密码复杂度要求,提供代码示例,并借助序列图展示整个流程。 ## 什么是密码复杂度? 密码复杂度是指密码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要求,以确保其不易被攻击者猜测或破解。
原创 2024-09-20 05:32:49
83阅读
问题:c3p0数据库连接池的jar包版本问题刚开始学习连接池,对着课本上的例子写出代码,如果运行出现异常或者出现错误,就按照我步骤测试下!首先查看自己mysql的版本网上的视频,大部分都是mysql5.0版本,而我们下载的mysql有些却是8.0.x的版本,本文只针对mysql8.0.x的版本,mysql5.0.x的版本可以参考平台:eclipse mysql8.0.11 首先在项目的w
数据备份与还原 数据备份: 1.mysqldump -u 用户名 -h 主机名 -p 登陆密码 数据库名[表1,表2,...] >备份后的文件名.sql; ※首先要打开cmd,在cmd中输入语句,如果不能用,可能是路径错误,如果配置过路径,就在C:下输入,没配置过就找到MySQL里的bin文件夹,在bin路径下输入。 例:mysqldump -u user -
我们总出于一些不同的原因还原数据库,其中可能只有一个涉及数据库故障。还原数 据的原因很可能是要将一个数据库从一个服务器转移到另一个服务器,或还原一个测试 和开发数据库。在这样的情况下,仍需要一些预先规划。一般说来,准备工作如下所示:(1) 将数据库置于SINGLE_USER模式(如果可以),隔离该数据库。(2) 如果处于完整或大容量曰志恢复模式,那么备份事务日志的结尾。这可以捕捉到 所有最近的活
最近有个上位机获取下位机上报数据的项目,由于上报频率比较频繁且数据量大,导致数据增长过快,磁盘占用多。为了节约成本,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并通过delete删除表记录。明明已经执行了delete,可表文件的大小却没减小,令人费解项目中使用Mysql作为数据库,对于表来说,一般为表结构和表数据。表结构占用空间都是比较小的,一般都是表数据占用的空间。当我们使用 delete删除数据时,确实删除了表中的数据
iPhone 的储存容量从一开始的 8GB 彪到现在最高 512 GB,大部分的人手机储存容量都是 64GB 以上吧,我们是再也不怕手机提示储存空间不足了。各种游戏、照片、视频都往里放,用着是很爽,可到了备份的时候就傻眼了,本来我们就不会为 C 留太大的空间,几十上百 GB 的备份文件,电脑 C 却先扛不住了。就算你把 iTunes 安装到另外的盘里,默认的备份文件还是会储存到电脑的 C
SQL Server是一种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广泛用于处理大量结构化数据。在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使用数据库,以便进行测试、开发和生产等任务。数据库分离是将数据库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的过程,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有时会遇到“日志控件不够”的错误提示。本文将介绍这个问题的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案。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数据库分离的基本概念。数据库分离是将数据库从一个环境
原创 2023-12-17 09:18:36
29阅读
完全恢复:1.关闭DB2.拷贝文件3.启动DB。<出错>startup mount4.recover database until cancel using backup controlfile;5.alter database open resetlogs;一.数据库是打开状态,系统表空间和undo表空间未损坏。1.表空间offline 2.拷贝备份文件 3.执行恢复操作recove
转载 7月前
43阅读
GoldenGate迁移主要参考如下步骤:源端和目标端服务器环境调研: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版本、CPU、内存等磁盘目录空间等,准备相应兼容版本ogg软件等。源端配置MGR、Initial-Load 、CDC抽取和传送进程,不启动目标端配置Direct Load复制进程、CDC复制进程(不启动)和检查点表源端开始初始化进程:先启动CDC抽取进程,再启动Initial-Load进程目标端和源
Teradata迁移Greenplum可行性分析概述Teradata和Greenplum都属于MPP数据库,熟悉Teradata的用户可以快速掌握Greenplum。同时,两者的语法非常接近、生态系统高度重合,这也极大地降低了迁移的难度和过程。另外一方面,Greenplum相比Teradata更加开放,产品基于PostgreSQL完全开源,不需要专有硬件,大大降低了数据仓库构建的软硬件成本。从软件
# Java数据库连接不够的解决方法 ## 概述 在Java开发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与数据库进行交互,而数据库连接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有时候我们会遇到“数据库连接不够”的问题,这是因为数据库连接池中的连接资源已经用尽,无法满足当前的请求。在本文中,我将介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 解决方法流程 下面是解决“数据库连接不够”问题的一般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原创 2023-11-17 12:42:35
63阅读
数据库原理 数据库概念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大量数据的集合。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结构化 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数据独立性高 数据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两大类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模,用于数据库设计。 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逻辑模型主要包括网状模型、层次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
转载 2024-05-11 21:22:01
39阅读
pg_restore restores a PostgreSQL database from an archive created by pg_dump.Usage: pg_restore [OPTION]... [FILE]General options: -d, --dbname=NAME co
转载 2017-07-04 13:28:00
656阅读
No1--系统篇Oracle物理结构故障是指构成数据库的各个物理文件损坏而导致的各种数据库故障。这些故障可能是由于硬件故障造成的,也可能是人为误操作而引起。在无硬件问题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按照下面的处理方发来进一步处理。 oracle系统紧急故障处理方法No2--CPU消耗经常看见有人问,MSSQL占用了太多的内存,而且还不断的增长; 或者说已经设置了使用内存,可是它没有用到那么多,这是怎么
recover database :       在普通的recover database 或者 recover tablespace, recover datafile时,Oracle会以当前controlfile所纪录的SCN为准,利用archive log和redo log的redo entry,把相关的datafile 的bloc
转载 2024-04-18 09:53:33
124阅读
# SQL Server数据库还原:使用RESTORE WITH NORECOVERY 在数据恢复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使用 SQL Server 中的 `RESTORE WITH NORECOVERY` 的方法至关重要。这个选项允许我们在还原过程中保留数据库处于恢复状态,适用于对于数据库进行多次还原时。例如,你可能需要进行完整备份还原后,再进行差异或日志备份的还原。本文将带你一步一步地学习如何实现
原创 11月前
631阅读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需要将 SQL Server 数据库C 迁移到 D 。这种操作主要为了释放 C 的空间或提升数据库的性能。接下来,我将详细介绍如何完成这个任务,包括版本对比、迁移指南、兼容性处理、实战案例、排错指南和生态扩展。 ### 版本对比 在迁移之前,了解 SQL Server 的不同版本及其特性是极为重要的。以下是 SQL Server 2019 和 SQL Server
原创 7月前
32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