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是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的器件,在数字电路中得到广泛应用。数字电路中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数据,可以使电路获得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同时数据处理方法也更加灵活,但在信号的输入和输出端,反馈信号与被控对象控制量仍然可能是模拟信号,模拟输入量可以通过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变换为数字信号,在信号输出端使用D
转载 2024-06-14 06:45:14
659阅读
Intel CPU 拥有四个特权级别,由r0到r3,由 寄存器 中的两个隐藏位(bit)指定: 00为r0,01为r1,10为r2,11为r3。权限大小: r0>r1>r2>r3,每种特权级别所能执行的 CPU指令 都不同,r0能执行所有 指令,其它三个能执行的 指令 依次递减。W
转载 2023-07-11 15:22:45
190阅读
ARM指令集2ARM微处理器支持加载/存储指令用于在寄存器和存储器之间传送数据,加载指令用于将存储器中的数据传送到寄存器,存储指令则完成相反的操作。LDR指令(与MOV有区别,MOV只能操作通用寄存器)LDR指令格式为:LDR{条件}目的寄存器,<存储器地址>LDR指令用于从存储器中将一个32位的字数据传送到目的寄存器中。该指令通常用于从存储器中读取32位的字数据到通用寄存器,然后对数
转载 2024-05-29 01:57:18
87阅读
    新闻1:AMD最新路线图显示Zen 3已经完成设计将采用7nm+制程,RDNA 2架构仍在开发    AMD今年已经完成了他们之前路线图上面的目标了——发售Zen 2以及RDNA架构的成品也就是Ryzen 3000系列处理器和RX 5700系列显卡,不过他们的脚步肯定是不会停下来的,在最近一次财务简报会上面,两张新的演示稿显示了他们未来的计
R2R架构(Resource-to-Resource Architecture)是一种用于构建分布式系统的架构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资源(Resource)与资源之间的通信和交互进行优化。在Kubernetes(K8S)这个开源容器编排引擎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开源工具和组件来实现R2R架构。在本文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在K8S中实现R2R架构,并逐步引导你完成相关操作。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整个实现
原创 2024-05-28 10:32:45
95阅读
最近写了一些题,对这三个概念稍微有点混淆,写点东西回忆一下。二分法二分法简介,将题目要求的量当做目标值,使用两个参数,从初始位置(往往是最小值之类的),从最终位置(往往是最大值),每次判断二者的平均值是不是满足题意,根据该判断更新或者的值。二分法的应用大概包括以下几部分:最大化最小值最大化平均值查找第大的值最小化第大的值专栏有不少对应的题尺取法尺取法简介,尺取法是对数组保存一对下标,即所选取的区间
转载 2024-10-11 15:50:44
19阅读
目录简介和特点环境搭建类库和标准库基本使用一些基本关键字Web自动化常用关键字元素定位 操作元素的关键字断言的关键字元素等待的关键字Frame切换弹出框操作切换窗口三层架构示例:简介和特点RobotFramework 简称RF基于python开发的,可扩展的,以及关键字驱动的自动化测试框架。目前只支持python3.7以下的版本支持数据驱动关键字驱动特点 编写测试用例方便,支持ro
  ARM乘法指令完成两个数据的乘法,两个32位二进制数相乘的结果是64位的4积。其中:  1、“RadHi:RdLo”是由RdHi(最高有效32位)和RdLo(最低有效32位)链接形成的64位数,“[31:0]”只选取结果的最低有效32位   2、简单的赋值由“:=”表示   3、累加(将右边加到左边)是由“+=”表示一、MUL乘法指令  1、作用    将Rm和Rs中的值相乘,结果的最低32位
转载 2023-08-07 23:33:55
261阅读
# 理解 R2R 架构——从初学者到开发者的指南 R2R 架构(Register to Register Architecture)是一种现代计算机架构设计模式,强调了寄存器(Register)之间的数据传输。对于刚入行的开发者而言,理解 R2R 架构的概念及流程至关重要。本文将通过详细介绍 R2R 架构的各个环节,辅助以表格、代码示例以及图表来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主题。 ## 整体流程
目录一、CSM32RV20简介1. 系统架构2. 芯片特性3. 封装外设差异二、CSM32RV20 QFN32开发板开发说明三、 四种低功耗模式注意事项四、应用领域 一、CSM32RV20简介CSM32RV20是基于RISC-V内核的低功耗MCU芯片。芯片内置了一个4k字节的SRAM。它可以以字节、半字(16位) 或全字(32位)访问,支持4种低功耗模式,最低功耗小于1uA,根据最低电源消耗,
硬件基础 —— 电阻1、电阻基本知识电阻:在电路中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主要物理特性是变电能为热能(耗能元件),符号R(单位:Ω)。 2、电阻的作用:分流、限流、分压、偏置、滤波(与电容配合)和阻抗匹配等。(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如上图,R1与R2构成一个最基本的分压电路[R3/(R1 + R3)],R2用来限流。 3、电阻分类 线绕电阻:大功率线绕电阻,高频线绕电阻等(大功率线
在2008R2中,原先的TS被升级成RDS,主要优点有:增强了虚拟化应用;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弹性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部署场景;一个RDS解决方案基础架构可以包括如下组件(5大组件):每个组件包含一组特性来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可以有选择性地使用这些组件来构建合适需求的基础结构,这些组件是积木式的;所有组件组成一个完整的远程访问框架可用于远程访问终端服务应用程序、远程桌面和虚拟桌面;5大组件都需要一架认
转载 精选 2014-03-27 09:48:56
732阅读
一、安装Oracle时,若没有为下列用户重设密码,则其默认密码如下: 其中,安装Oracle11gR2的安装步骤可参考:Oracle 11g安装及配置详解。其中口令管理部分请注意,部分账户信息列出如下所示: 用户名 / 密码 登录身份 说明sys/change_on_install SYSDBA 或
原创 2021-08-23 11:23:38
248阅读
实验五 RLC交流电路测量报告一.实验目的1. 熟悉测量RLC元器件的交流电压、电流。2. 熟悉测量RLC串联和并联交流电路的电压、电流。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实验仪器        直流稳压电源型号:IT6302        台式多用表
# 在Android中使用RR2的探讨 在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中,资源管理是无处不在的。对于开发者来说,能够高效地访问和管理这些资源是至关重要的。安卓系统通过`R`类来帮助开发者实现这一目的。此外,`R2`类在Kotlin中被广泛使用,用以改进资源的引用方式。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R`和`R2`的使用,并结合代码示例加以说明。 ## 什么是R类? 在Android中,`R`
原创 10月前
49阅读
# 如何实现“android RR2”的开发 ## 流程 以下是实现“android RR2”的开发流程表格: | 步骤 | 描述 | |------|------| | 1 | 创建一个新的Android项目 | | 2 | 添加RR2依赖库 | | 3 | 在代码中调用RR2的功能 | ## 详细步骤 ### 步骤1:创建一个新的Android项目 在Android S
原创 2024-04-10 04:05:53
113阅读
# 如何在Android中实现R2替代R Android开发中,资源访问的方式经历了多次变化。在Android 3.0 (Honeycomb) 及以后的版本中,Google引入了“R2”资源管理类,以改善资源的管理和使用体验。今天,我将为你详细讲解如何在Android项目中实现这个功能。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实现R2替代R的整体流程。下面是我们要遵循的步骤: | 步骤
原创 10月前
38阅读
1.R语言介绍R语言是用于统计分析,图形表示报告的编程语言和软件环境。R语言是由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的Ross Ihaka和Robert Gentleman创建的,目前由R Development Core Team开发和维护。R语言的核心是一种解释型的计算机语言,允许使用分支和循环以及函数的模块化编程。 R语言允许与C语言,C++,.Net,Python或FORTRAN语言编写的过程集成,以提高效率
转载 2023-07-07 15:39:43
147阅读
不过,当我把smarty3下载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一份完整的官方说明文档,下面只是简单翻译了一点点,推荐详阅官方文档。   下面是同事整理的smarty2和smarty3区别,使用时需要注意。 Smarty 3 API 的语法结构已经重构,使之更一致性和模块化,虽然为了向下兼容,仍然支持Smarty 2的语法,但会抛出一个被弃用的notice,虽然你可以屏蔽该notice,但强烈建议
转载 2024-05-20 19:56:37
342阅读
(1)R 语言主要用来 对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R语言可以针对数据 进行绘图 其高级功能如下绘图 R编程语言在数字分析与机器学习领域已经成为一款重要的工具。随着机器逐步成为愈发核心的数据生成器,该语言的人气也必然会一路攀升。不过R语言当然也拥有着自己的优势与缺点,开发人员只有加以了解后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强大能力。 R语言的优势 正如Tiobe、PyPL以及Redmonk等编程语言人气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