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前言1. 了解你系统环境和显卡——1min2. 确定相对应Pytorch和CUDA版本——1min3. 安装CUDA——5-20min3.2 检查CUDA安装情况4. 安装Pytorch——5-25min4.2 检查Pytorch安装情况附录 前言WHAT?这篇文章在做什么:安装CUDA+Pytorch,用于深度学习。从陌生到了解、安装完成,摸索了近2小时,做个总结,希望有类似需求的人可
一,安装cuda当然前提你是nvidia显卡 可以参考 二,CUDA-Z为了能查看我们显卡一些详细信息建议安装这个东西。官网下载地址 选择对应64或者32位,以64位为例子; 下载好文件是这样。 我们运行$ ./CUDA-Z-0.10.251-64bit.run 但是这样很复杂 所以我们可以做如下操作:$ sudo mv CUDA-Z-0.10.251-64bit.run ~/Docum
转载 2023-07-19 13:51:21
403阅读
超详细nvidia + cuda + cudnn + anaconda + python安装配置流程 一. 安装nvidia二. 安装cuda 10.2三. 安装cudnn四. 安装anaconda五. 设置python环境【参考】 亲试N遍,真的好用,超级简单!!!一. 安装nvidia具备条件:使用root权限进行操作修改root密码:sudo passwd 登录root账户: su ro
转载 2024-02-23 22:08:52
68阅读
1.设备分配torch.cuda 用于设置和运行 CUDA 操作。它会跟踪当前选定GPU,并且您分配所有CUDA张量将默认在该设备上创建。所选设备可以使用 torch.cuda.device 环境管理器进行更改。 一旦分配了张量,您就可以对其执行操作而必在意所选设备如何,并且结果将总是与张量一起放置在相同设备上。 默认情况下不允许进行交叉 GPU 操作,除了 copy_() 和其他具有类
转载 2024-02-09 11:20:29
153阅读
java作为一个真正面向对象语言,驰骋IT界二十余载,一直独占编程语言排行榜榜首,成为广泛使用开发编程语言,为什么java就能够持续占领霸主地位呢?有哪些必然优势呢?这首要优势就是:既然是真正面向对象,那就要做到彻底封装。这是java和c++很大不同,java所有的源码以及编译后文件都以类形式存在。java没有所谓类外部定义,所有的函数(方法)以及变量(属性)都必须在类内部定义这
转载 2023-08-09 11:59:09
40阅读
显卡中CUDA是什么及作用介绍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显卡厂商NVidia推出运算平台。 CUDA是一种由NVIDIA推出通用并行计算架构,该架构使GPU能够解决复杂计算问题。 它包含了CUDA指令集架构(ISA)以及GPU内部并行计算引擎。   计算行业正在从只使用CPU“中央处理”向CPU与GPU并用“协同处理”发展。为打
在windows下安装cuda     硬件环境:cuda支持目前NV市面上绝大多数显卡,包括Tesla、Quadro、GeForce,只有少数早期旧型号显卡不支持cuda。详见http://www.nvidia.cn/object/cuda_learn_products_cn.html    软件环境:cuda可以在W
转载 2024-04-17 21:03:07
150阅读
小弟刚刚接触LINUX编程,一直在想LINUX有没有类似MSDN东西,百度后才恍然大悟,原来LINUX下有MAN(或INFO)啊~~
原创 2010-10-29 11:01:00
286阅读
经常遇到这样情况:系统自带Python是2.6,自己需要Python 2.7中某些特性;系统自带Python是2.x,自己需要Python 3.x;此时需要在系统中安装多个Python,但又不能影响系统自带Python,即需要实现Python多版本共存。pyenv就是这样一个Python版本管理器。安装pyenv$ git clone 
原创 2016-03-22 11:34:12
1018阅读
WMIC简单介绍WMIC 全新超级命令行管理工具 微软Windows Server图形界面接口在为网络管理提供便利同时,因其消耗资源偏大、操作缓慢而颇受Windows管理员微词,为提供一个图形管理界面之外另一种选择,微软推出了集WMI强大与命
原创 2021-08-26 11:13:42
1069阅读
最近我在忙于研究负载平衡、并发性容错性等性能优化问题,ASP.NET有太多强大功能等待学习和挖掘。今天,Bosnma和大家一起研究在ASP.NET中缓存机制如何帮助我们在高流量网站中减少服务器负担。何为缓存 缓存无处不在,尤其是流量较高网站。对于某些页面(尤其是带有一个或更多数据库操作页面)可能会对数据库服务器带来过大负载,而这些负载经常是不必要。比如某公司商品清单页面可能在一个小时,一天甚至更长时间并未改变,遗憾是每一个浏览该页面的用户都会造成数据库连接及查询。缓存就是为了解决这样问题应运而生。缓存简单实现 在ASP.NET中实现缓存最简单方法就是在页面上加一个Out
转载 2013-03-14 10:32:00
60阅读
2评论
表示得到了想要处理效果:直接写代码吧,为了把处理过图像中相关颜色进行二值化,或者三值化,哈哈,我自己定义滴:#include "cv.h"#include "highgui.h"#include <fstream>#include <iostream>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plImage* img = cvLoadImage("E:\\test.jpg", 1); /* always check */ assert(img); int nWidth = img-&g
转载 2012-04-17 11:34:00
123阅读
2评论
介绍Stream不会存储元素Stream不会改变原来数据,会返回一个新持有结果StreamStream步骤创建Stream一系列中间操作中
原创 2022-08-04 20:13:29
89阅读
首先去官网下载cudnn+CUDA10.0设置环境变量:使用cmd到路径打开例子VS2017配置: 安装过程(按照默认安装即可) 设置环境变量:安装结束后,我们在计算机上点右键,打开属性->高级系统设置->环境变量,可以看到系统中多了CUDA_PATH和CUDA_PATH_V9_0两个环境变量。我们还需要在环境变量中添加如下几个变量:CUDA_SDK_PATH = C:\Progra
转载 2024-05-02 13:51:51
733阅读
写在前面最近准备尝试跑一跑 TensorFlow GPU 训练模型,平时开发用 MBP,无赖显卡是 AMD 只支持 CPU 训练,但恰有闲置 Win10 笔记本电脑一台显卡 NVIDIA 支持 CUDA® 。Tensorflow GPU 训练加速需要支持 CUDA® GPU 显卡,这里提到 CUDA 指的是,是 NVIDIA 研发一种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它可以通过利用 GPU 处理
1、梳理概念:sp,sm,thread,block,grid,warp(1)硬件上, SP(streamingProcess),SM(streaming multiprocessor)。  SP:最基本处理单元,也称为CUDA core。CUDA Core是NVIDIA在推出全新Fermi架构后才出现一个名词。简单说,CUDACore就是以前所说流处理器,是类似的东西,只是名字
# CUDA与PyTorch CUDA版本关系 CUDA是一种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由NVIDIA推出,用于利用GPU并行计算能力。而PyTorch是一个基于Torch开源机器学习库,它提供了丰富深度学习功能,同时支持GPU计算。 在使用PyTorch进行深度学习任务时,通常需要安装与当前主机上GPU相对应CUDA版本,以便PyTorch能够充分利用GPU计算资源。本文将介绍如何
原创 2024-07-07 04:17:05
283阅读
1.在一个CUDA程序中,基本主机端代码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 启动CUDA,使用多卡时加上设备号,或者使用cudaDevice()设置GPU装置。2) 分别在CPU和GPU端分配内存,用以储存输入输出数据,CPU端要记得初始化数据,然后将数据拷入显存。3) 调用device端kernel程序计算,将结果写到显存相关区域,再回写到内存。4) 利用CPU进行数据其他处理,释放内存和显存空间。5)
转载 2023-07-17 23:27:49
198阅读
v  如有雷同,绝非巧合。本篇基本照抄,只是做了些许更改和标注。  1.NVIDIA显卡驱动安装  首先去官网上查看适合本机GPU驱动。  本人查询过程和GPU适合驱动如下图:  图中”Version:384.59”就是我们需要获得信息,后面会用到。  执行如下语句,安装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graphics-drivers/ppa sudo apt-g
PropertyGrid, 做工具一定要用这东西.....把要编辑对象看成类的话, 全部要编辑属性就是成员嗯嗯, 近期看了几眼Ogitor, 它对于PropertyGrid使用就非常不错全部要编辑对象(灯光, 模型, 粒子等等)都有一个共同基类, 每当选中一个可编辑对象时, 右边属性框里...
转载 2015-02-07 17:06:00
52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