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Python内置的sum函数笔者的理解拓展:NumPysum函数求相似度时看到的,碰到一个疑问的地方,先写下来。《机器学习基础:相似度和距离度量究竟是什么》Python内置的sum函数作用:对可迭代对象进行求和计算。sum(iterable[, start])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集合。start -- 指定相加的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返回计算结果
转载 2023-06-23 12:13:35
189阅读
今天在看《集体编程智慧》这本书的时候,看到一段Python代码,当时是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是书中排版出错了,后来去了解了一下sum的用法,看了一些Python大神写的代码后才发现是自己浅薄了!特在此记录一下。书中代码段摘录如下:自己不明白的代码块就是在计算所有差值的平方和这里,按照一般语言逻辑,应该是for语句和pow语句位置对调一下啊,很是困惑!后来查阅了一下sum函数的用法才豁然开朗,再次感叹
转载 2023-06-16 04:14:45
137阅读
看感知器里有一句 print('Misclassified examples: %d' % (y_test != y_pred).sum())这里的返回值是训练后,感知器对测试集的预测值对应真实值的比较结果,不同的个数然后我就迷惑了,sum函数怎么用来计数的??内置函数sum对iterable对象求和,iterable意为可迭代的,即为可遍历数据a = [1, 2, 3, 4] b =
转载 2023-06-30 12:42:23
191阅读
sum(iterable[, start]) ,iterable为可迭代对象,如:sum([ ], start) , #iterable为list列表。sum(( ), start ) , #iterable为tuple元组。最后的值=可迭代对应里面的数相加的值 + start的值start默认为0,如果不写就是0,为0时可以不写,即sum()的参数最多为两个,其中第一个必须为iterable。按
转载 2023-05-27 17:27:31
132阅读
算术运算符也即数学运算符,用来对数字进行数学运算,比如加减乘除。下表列出了 Python 支持所有基本算术运算符。表 1 Python 常用算术运算符运算符说明实例结果+加12.45 + 1527.45-减4.56 - 0.264.3*乘5 * 3.618.0/除法(和数学的规则一样)7 / 23.5//整除(只保留商的整数部分)7 // 23%取余,即返回除法的余数7 %
转载 2023-08-07 21:13:47
169阅读
Pythonsum()函数的详解什么是sum()函数?在Pythonsum()函数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内置函数,用于返回给定可迭代对象的所有元素之和。它可以接受一个序列、列表、元组、集合或任何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并产生它们的总和作为输出。sum()函数Python中最简单的数学函数之一。它不仅可以轻松处理整数和浮点数的和,还可以处理混合类型的列表元素和字符串的拼接。这使得sum()函数成为处理
在上篇我们讲到了运算符的重载,那么就会引申出一个新的概念,运算符表达式。因为我们的运算符重载后需要重新调用函数,那么表达式就是调用的工具。这么说表达式还是比较抽象的,下面我们会先讲讲基本的表达式帮助小伙伴们理解,然后给大家带来python运算符的表达式,并进一步探究它的本质。表达式是代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表达式由运算符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一个表达式就描述了对哪些数据,进行了什么样的操作。如下就
描述 sum() 方法对系列进行求和计算。每组词 www.cgewang.com 语法 以下是 sum() 方法的语法: sum(iterable[, start]) 参数 iterable -- 可迭代对象,如:列表、元组、集合。 start -- 指定相加的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
转载 2020-07-26 10:55:00
304阅读
2评论
Python第五节课本节内容 Mon 06 Mon 13 计算技巧 列表 内置函数 方法 练习 涉及范围 基础教程——5 计算技巧sum():计算总和函数,适用于列表存储了大量数值,相加求和。sorted():排
Python内置函数Python编程语言中预先定义的函数。嵌入到主调函数函数称为内置函数,又称内嵌函数。 作用是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内置函数的存在极大的提升了程序员的效率和程序的阅读。本文主要介绍Python sum() 内置函数的使用及示例代码。原文地址:Python sum() 函数...
转载 2022-06-08 09:31:49
243阅读
前言:今年刚毕业,在学校也不怎么花时间去学习编程,反正就是懵懂的敲着代码,懵懂的用着,感觉就是这样用着就对了(ps:毕竟学校的课本也是这样用的,自己可能也没有细究,就这样的用着用着)。言归正传:今天是我的第一篇博客:写的可能不好(应该是超级不好,哈哈,我就记着给自己看的)。已知知识:一 、declare变量的简单应用(mysql存储过程,定义变量有两种方式: 1.使用set或select直接赋值
# Java sum 函数实现指南 在 Java 实现一个`sum`函数,以求数组数字的总和,是一个很好的入门练习。接下来,我们将逐步介绍如何实现这个函数,并分解每个步骤并提供示例代码。 ## 1. 整体流程 我们首先概述一下实现`sum`函数的整个流程。请看下面的表格,表格清晰地展示了实现的每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8月前
11阅读
sum()函数1.描述sum()方法是对迭代对象进行求和计算2.语法sum(iterable[, start])3.参数iterable:可迭代对象,有: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等 start:起始值,指定相加的参数,如果没有设置这个值,默认为04.返回值返回迭代对象每一项相加最终再与起始值相加(与【起始值相同类型】)的计算结果。没有设置起始值,默认为int。 注意:字典为键(key)相加5.实例①
转载 2023-05-26 17:01:02
214阅读
MySQL的SUM函数是用来找出记录各种的字段的总和。要了解SUM函数考虑EMPLOYEE_TBL表具有以下记录:mysql> SELECT * FROM employee_tbl; +------+------+------------+--------------------+ | id | name | work_date | daily_typing_pages | +------
Python,我们可以使用内置的`sum()`函数来计算序列中所有元素的总和。`sum()`函数接受一个可迭代对象作为参数,并返回其元素的总和。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展示了如何使用`sum()`函数来计算列表中所有元素的总和: ```python numbers = [1, 2, 3, 4, 5] total = sum(numbers) print("总和为:", total) ```
原创 2023-07-20 18:59:08
149阅读
 众所周知,sum不传参的时候,是所有元素的总和。这里就不说了。 假设我生成一个numpy数组a,如下 这是一个拥有两维的数组,每一维又拥有三个数组,这个数组里面拥有四个元素。如果我们要将这个a数组的第一个元素1定位出来,则我们会输入a[0][0][0]。好,这个axis的取值就是这个精确定位某个元素需要经过多少数组的长度,在这里是3,,所以axis的取值有0,1,
mysql中用于统计的二个函数,而这二个函数通常和group by分组函数配合使用一、count(*)是统计每一组有多少行count(*)是将返回表格中所有存在的行的总数包括值为null的行。然而count(列名)将返回表格除去null以外的所有行的总数(有默认值的列也会被计入)二、distinct 列名,得到的结果将是除去值为null和重复数据后的结果。三、sum()分组之后通常需要求和计算(
转载 2023-08-01 21:40:21
267阅读
在excel表格,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函数,如果我们能熟悉的使用这些函数,会让我们工作更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下边就用几个最基础最常用的函数来说一说excel表格函数该怎样使用:一、SUM函数的功能及语法格式SUM函数的功能:主要作用是计算数字之和,返回某一单元格区域中数字、逻辑值及数字的文本表达式之和。SUM函数的语法格式:SUM(number1,[number2],…)(1)正常
Hive中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分析函数,用于完成负责的统计分析。抽时间将所有的分析窗口函数理一遍,将陆续发布。今天先看几个基础的,SUM、AVG、MIN、MAX。用于实现分组内所有和连续累积的统计。目录1、数据准备2、SUM(xxx) OVER(PARTITION BY yyy ORDER BY zzz) 示例3、窗户函数定义:4、求不同贷款金额区间的合同数占比5、其他AVG,MIN,MAX,和SUM
转载 2023-09-14 13:35:35
205阅读
聚合函数count, sum, avg, min, max, variance, var_pop, var_samp, stddev_pop, stddev_samp, covar_pop, covar_samp, corr, percentile, percentile_approx, histogram_numeric, collect_set函数名 返回类型 描述 count(
转载 2023-07-12 19:30:11
41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