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Python运行出现语法错误:IndentationError: unindent does not match any outer indentation levelpython确实是一门很好玩的语言,但是最近在学习Python语言中,遇到了许多的小问题,和c语言不同的是,Python要求的特有的空格对齐的方式,今天让我长了姿势,首先,明白一点,就是格式的对齐,在文本编译器,有空格和
转载 2023-06-26 11:47:16
139阅读
formatPython 的格式化输出可以使用字符串的 format 方法来实现。format 方法支持将变量插入到字符串,并指定其格式。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name = 'John' age = 25 print('My name is {} and I am {} years old.'.format(name, age))其中,{} 是占位符,用于指示需要插入一个变量的位置。调用 fo
#python格式化字符串常用方法: #一:%格式化: #语法:"%[(name)][flags][width][.precison]type" %待格式化数据 #参数: # (1) %: 占位符; # (2) (name):命名占位字符; # (3) flags可选: # 1) +: 右对齐,正数加正号,负数加负号; # 2) -: 左对齐,正数无符号,负数加负号; #
转载 2023-08-11 22:43:28
761阅读
# Python输出中文对齐问题Python,当我们需要输出包含中文的文本时,经常会遇到中英文混合导致对齐不美观的问题。这是由于中文字符和英文字符在显示时所占的宽度不同,导致排版出现偏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实现对齐。 ## 中文字符和英文字符的宽度差异 在Python,中文字符的宽度通常为英文字符的两倍。这是因为中文字符在Unicode编码占用了两个字节,而英
原创 2024-06-24 04:56:01
542阅读
什么是基本数据类型?我们人类可以很容易的分清数字与字符的区别,但是计算机并不能呀,计算机虽然很强大,但从某种角度上看又很傻,除非你明确的告诉它,1是数字,“汉”是文字,否则它是分不清1和‘汉’的区别的,因此,在每个编程语言里都会有一个叫数据类型的东东,其实就是对常用的各种数据类型进行了明确的划分,你想让计算机进行数值运算,你就传数字给它,你想让他处理文字,就传字符串类型给他。数字int在32位机器
C struct 字节对齐问题规则:1. 其实,这是VC对变量存储的一个特殊处理。为了提高CPU的存储速度,VC对一些变量的起始地址做了“对齐”处理。在默认情况下,VC规定各成员变量存放的起始地址相对于结构的起始地址的偏移量必须为该变量的类型所占用的字节数的倍数。各成员变量在存放的时候根据在结构中出现的顺序依次申请空间,同时按照上面的对齐方式调整位置,空缺的字节VC会自动填充。同时VC为了确保
转载 精选 2013-09-29 21:31:35
678阅读
1点赞
1评论
china 首先获取字典的最大值max(map(len, dic.keys()))然后使用str.rjust()右对齐或者str.ljust() 左对齐或者str.center() 居中的方法有序列的输出...hello world*****hello world****hello world***** hello world到此这篇关于python对齐的实例方法的文章就介绍到这了,更多相关py
python,有时候会出现中英文混合输出的情形,但是由于中文默认是全角格式(一个中文字符占用两个字符宽度),这会对python原生的print函数带来一些障碍。尤其是用户用print对齐输出的时候,这种差异会导致文本无法准确对齐。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这里提出一种方法。python的print函数,在进行对齐处理的时候,首先需要判断字符串的长度。这个就是通常的len()函数。python在计算字符
!TFH!.ljust(20,"-") 如果tfh为G48G055016,结果为:G48G055016----------!TFH!.rjust(20,"-") 如果tfh为G48G055016,结果为:----------G48G055016!TFH!.center(20,"-") 如果tfh为G48G05501)
原创 2021-07-09 11:59:57
634阅读
所谓数据对齐,是指数据所在的内存地址必须是该数据长度的整数倍。DWORD数据的内存起始地址能背4除尽,WORD数据的内存起始地址能被2除尽。在默认情况下,为了方便对结构体内元素的访问和管理,当结构体内的元素的长度都小于处理器的位数时,便以结构体里面最长的数据元素为对齐单位,也就是说,结构体的长度一定是最长的数据元素的整数倍。如果结构体内存在长度大于处理器位数的元素,那么就以处理器的位数为对齐单位。
原创 2008-10-11 11:18:38
755阅读
1、解释 字节(Byte)是计算机信息技术用于计量存储容量和传输容量的一种计量单位,一个字节等于8位二进制数,在UTF-8编码,一个英文字符等于一个字节。字节按照一定规则在空间上排列就是字节对齐。现代计算机内存空间都是按照byte划分的,从理论上讲似乎对任何类型的变量的访问可以从任何地址开始,但
转载 2018-06-28 19:52:00
256阅读
2评论
从80X86结构看内存对齐问题     最近在学习《The art of Assembly language》,该书对80X86 CPU的内存子系统结构,进行了一个比较详细的介绍,并使我对内存对齐的理解更加深入。内存访问机制     内存的写入操作:CPU
转载 2022-11-04 09:51:39
172阅读
Python,语句对齐问题是指在编写代码时,特别是在条件语句、循环和功能的嵌套时,由于不符合对齐规则,容易导致程序运行失败或逻辑混淆。对于新手来说,这可能会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在函数和类的定义部分,甚至在处理异常时也可能发生。因此,掌握如何可视化和解决这些对齐问题显得格外重要。 ## 背景定位 当我们使用Python进行开发时,代码的可读性是至关重要的。代码的对齐,不仅影响了程序的正常
原创 6月前
33阅读
ChinaUnix最近有个贴子讨论热烈,在这里记录一下我的理解,struct的对齐是遵照下列二个条件中最小的一个进行的: 1.#pragma pack(N)N指定的值 2.struct中最大的成员(请注意不是指sizeof值最大的那个,而应当是__alignof__值最大的那个) 对于double等几个类型,它的alignof值是可通过编译开关-mno-align-double和-ma
原创 2012-06-04 13:08:00
592阅读
刚开始是为了看这篇文章: Chrome学习之LazyInstance 参考: 【内存对齐(一)】#pragma pack的用法及大小的计算 【内存对齐(二)】__declspec( align(#) )的用法和大小计算 下面拷贝一份chrome里面的一份代码 其提供一种方式,预先在栈上分配内存,然后来控制对象的创建和销毁流程 内存大小必须是2的倍数 // Copyrig...
转载 2013-04-26 15:14:00
132阅读
2评论
1 2 3 4 5 9 10 11 12 13 14 这是一幅位于段落的图像。15 16 17 18 这是一幅位于段落的图像。19 20 21 22 23 这是一幅位于段落的图像。24 25 26 这是一幅位于段落的图像。27 28 29 30 31 第一第二这种...
转载 2015-06-06 17:10:00
89阅读
2评论
写了一个练手的爬虫...在输出的时候出现了让人很不愉♂悦的问题像这样:令人十分难受啊!#------------------------------------------在此之前先说一下python的.format格式化输出python2.6开始,可以使用str.format进行轻松的格式化,如上可以看到,对变量的处理简洁灵活,此外对数字的各种位数处理也很到位{:为右对齐,^为居中),少于x位
(1)< (默认)左对齐、> 右对齐、^ 中间对齐、= (只用于数字)在小数点后进行补齐(2)取位数“{:4s}”、"{:.2f}"等1 >>> print('{} and {}'.format('hello','world'))  # 默认左对齐 2 hello and world 3 >>> print('{:10s} and {:&g
转载 2023-05-18 13:54:07
872阅读
%o —— oct 八进制 %d —— dec 十进制 %x —— hex 十六进制 1 >>> print('%o' % 20) 2 24 3 >>> print('%d' % 20) 4 20 5 >>> print('%x' % 20) 6 142、浮点数输出(1)格式化输出%f ——保留小数点后面六位有效数字 %.3f,保留3位小数位
一般的可以按这个搞,但是中文就会有问题python基础_格式化输出(%用法和format用法) 对于   print('1234567890' * 10)print('%10s' % '今天好')print('%10s' % 'jjj')   对不齐的问题,主要是中文和英文、数字等英文输入的字符,所占的大小不同,显然一个中文字符占英文字符的两个大小的位置, 然而,%10s  的补齐规则是
转载 2018-10-29 13:41:00
346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