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说到了python多线程是为了让一个程序同时干两件或者多件事情,达到多任务功能。那么问题又来了,同时干多件事情的时候,多件事情之间会不会有影响呢?比如A线程要修改num=1这个变量,B线程也要修改num=1这个变量,那么这个时候到底听谁的?再举个取钱的例子(貌似别人讲线程的时候也喜欢用取钱这个例子),假如小明的银行卡里有10000元,他在ATM机上取出1000元(A线程)的同时也通过从银行卡转
转载 2023-10-13 12:58:29
80阅读
# Java实现机制 ## 一、流程图 ```mermaid flowchart TD A(获取对象) --> B(尝试获得) B --> C{能否获取} C -- 是 --> D(执行代码块) C -- 否 --> E(等待) ``` ## 二、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获取对象 | | 2 | 尝
原创 2024-05-17 05:20:41
22阅读
如果查看在Mongod实例中的lock情况,可以使用如下方式:1. db.serverStatus2. db.currentOp3. mongotop4. mongostat5. locks集合 MongoDB 在多线程高并发下的问题com.mongodb.DB 这个类有三个很重要的方法 : public abstract void requestStart() : start
转载 2023-06-02 16:08:15
197阅读
官方叫做RedLock算法,是redis官方支持的分布式算法。这个分布式有3个重要的考量点,互斥(只能有一个客户端获取),不能死锁,容错(大部分redis节点或者这个就可以加可以释放)第一个最普通的实现方式,如果就是在redis里创建一个key算加锁SET my:lock 随机值 NX PX 30000,这个命令就ok,这个的NX的意思就是只有key不存在的时候才会设置成功,PX 3000
转载 2023-08-25 16:44:06
215阅读
(LOCK)当有两个或跟多个线程或进程需要操作一个变量或进程时,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是因为线程或进程时迸发进行的,对同意变量或文件操作时,会出现同时对其操作,从到导致逻辑错误。#!/bin/usr/env python #coding:utf-8 import multiprocessing import time class multF(multip
原创 精选 2016-08-23 08:18:32
2037阅读
2点赞
1、NSLockNSLock 遵循 NSLocking 协议,lock 方法是加锁,unlock 是解锁,tryLock 是尝试加锁,如果失败的话返回 NO,lockBeforeDate: 是在指定Date之前尝试加锁,如果在指定时间之前都不能加锁,则返回NO@protocol NSLocking - (void)lock; - (void)unlock; @end @interface N
转载 2023-07-25 21:28:09
61阅读
目录一、事务和机制1.定义Redis事务的主要作用2.Multi、Exec、discard⚪事务的不成功情况二、事务冲突1.事务冲突的问题编辑2.悲观(Pessimistic Lock)3.乐观 (Optimistic Lock)编辑4.WATCH key [key...] ⭐示例:5.redis事务的三个特性①单独的隔离操作②没有隔离级别的概念③不保证原子性 
转载 2023-09-26 18:59:08
76阅读
我们经常在工作中会碰到一些重复请求、并发等问题,而给资源加锁是一种不错的手段。我们今天就整理下使用redis作为分布式的几种实现。redis可以用于几个命令是:INCR、SETNX和SET。1. 使用INCR加锁这种加锁的思路是, key 不存在,那么 key 的值会先被初始化为 0 ,然后再执行 INCR 操作进行加一。然后其它用户在执行 INCR 操作进行加一时,如果返回的数大于 1 ,说明
转载 2023-06-13 15:56:20
64阅读
package test1;import java.util.HashMap;import java.util.Map;import java.util.conc
原创 2023-02-19 22:19:10
68阅读
(locking)业务逻辑的实现过程中,往往需要保证数据访问的排他性。如在金融系统的日终结算处理中,我们希望针对某个cut-off时间点的数据进行处理,而不希望在结算进行过程中(可能是几秒种,也可能是几个小时),数据再发生变化。此时,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机制来保证这些数据在某个操作过程中不会被外界修改,这样的机制,在这里,也就是所谓的“”,即给我们选定的目标数据上锁,使其无法被其他程序修改。Hi
Python中的各种: 一、全局解释器(GIL) 1、什么是全局解释器 每个CPU在同一时间只能执行一个线程,那么其他的线程就必须等待该线程的全局解释器,使用权消失后才能使用全局解释器,即使多个线程直接不会相互影响在同一个进程下也只有一个线程使用cpu,这样的机制称为全局解释器(GIL)。GIL的设计简化了CPython的实现,使的对象模型包括关键的内建类型,
转载 2023-06-20 15:36:45
114阅读
Q:为什么要用?什么样的业务场景下需要用?就拿之前的工单系统来说,当审批方式为角色组审批时,代表该角色组内任意一人审批即可,这时,该角色组内成员的系统上都是可以显示审批按钮,如果此时A审批员和B审批员都同时审批了同一工单,有可能会出现不一样的审批结果,即使审批意见是一致的,多人操作也会增加对数据库的操作次数,同时也消耗了很大时间成本,用了机制,确保这部分是只一人在操作。 Q:你知道
转载 2023-06-18 19:46:29
46阅读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使用fcntl模块实现程序加锁功能。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python 中引入给文件加锁的 fcntl模块import fcntl打开一个文件##当前目录下test文件要先存在,如果不存在会报错。或者以写的方式打开f = open('./test')对该文件加密:fcntl.flock(f,fcntl.LOCK_EX)这样就对文件test加锁了,如果有其他进程对
# Python上下文机制实现 在多线程编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线程安全,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机制来控制对共享资源的访问。Python提供了多种机制,其中上下文(Context Lock)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机制。上下文允许我们在特定的代码块中获取和释放,从而确保在该代码块执行期间,其他线程无法访问共享资源。 ## 上下文的基本概念 上下文是一种使用`with`语句来自动管理
原创 2024-07-22 10:46:52
43阅读
 首先,分布式和我们平常讲到的原理基本一样,目的就是确保在多个线程并发时,只有一个线程在同一刻操作这个业务或者说方法、变量。在一个进程中,也就是一个jvm或者说应用中,我们很容易去处理控制,在jdk java.util并发包中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这些方法去加锁,比如synchronized关键字或者Lock,都可以处理。但是我们现在的应用程序如果只部署一台服务器,那并发量是很差的,如果
spring事务传播• PROPAGATION_REQUIRED--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新建一个事务。这是最常见的选择,默认。 • PROPAGATION_SUPPORTS--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以非事务方式执行。 • PROPAGATION_MANDATORY--支持当前事务,如果当前没有事务,就抛出异常。 • PROPAGATION_REQUIRES_NEW--新建
转载 2024-02-26 14:38:08
53阅读
如果有交互的公共数据区域,我们需要让一个进程先执行,一个进程后执行,互斥就是用的方式让他们的竞争关系变得有序。临界区问题 临界区是在程序之间有公共数据交互时产生的区域,没有两个进程可以在它们各自的临界区同时执行临界区的i协议临界区管理准则 临界区必须有一个进程,因为如果临界区为空且满足互斥性那么其他进程都无法在临界区运行,临界区运行的程序也不能一直占用临界区,必须要让其他进程等待时间为有限的。
数据库是一个多用户并发使用的共享资源。当多个并发读写数据时,在数据库中就会产生多个事务同时读写同一数据的情况。 若对并发操作不加控制就可能会读取和存储不正确的数据,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  这个时候就要引入**「」**的概念,来应对上面所说的并发情况。bdeeea7ececd0392a6969b65edf7e1e7.png简介❝是在执行多线程或者协程时用于强行限制资源访问的同步机制,即
转载 2023-11-08 21:15:18
34阅读
redis其本质是一个key-value类型的数据库,value的类型可以是:字符串、哈希、列表、队列、集合。由于redis自生在性能和并发中的优势,使用redis场景大多是高并发的场景。试想一下假设每次进行查询操作的时候都是之间从底层数据库中查询,那么在大并发的情况下,我们的数据库很有可能就gg了。所以目前就这种并发场景而言,我们一般都是先从缓存中读取数据,这样大大减少了数据库的负担。redis
简要说明:表设计时,需要往表里加一个version字段。每次查询时,查出带有version的数据记录,更新数据时,判断数据库里对应id的记录的version是否和查出的version相同。若相同,则更新数据并把版本号+1;若不同,则说明,该数据发送并发,被别的线程使用了,进行递归操作,再次执行递归方法,知道成功更新数据为止 简单说说乐观。乐观是相对于悲观而言。悲观认为,这个线程,
转载 2023-09-22 09:56:15
2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