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实现“python 模型loss” ## 一、整个流程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整个流程,即求解模型loss(损失函数)的过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步骤表格: | 步骤 | 操作 | | ---- | ---- | | 步骤一 | 准备数据集和模型 | | 步骤二 | 输入数据集到模型中,得到预测结果 | | 步骤三 | 计算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即loss | | 步骤四
原创 2024-04-25 03:20:54
37阅读
预测模型的分解过程我总是集中于投入有质量的时间在建模的初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9b9ee7ad9431333363353735阶段,比如,假设生成、头脑风暴、讨论或理解可能的结果范围。所有这些活动都有助于我解决问题,并最终让我设计出更强大的商业解决方案。为什么你要在前面花费这段时间,这有充分的理由:你有足够的时间投入并且你是无经验的(这是有影响的)你
展开全部学python的人都知道,python中一切皆是对象,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33838如class生成的对象是对象,class本身也是对象,int是对象,str是对象,dict是对象...。所以,我很好奇,python是怎样实现这些对象的?带着这份好奇,我决定去看看python的源码,毕竟源码才是满足自己好
# 使用Python进行LSTM模型训练与损失分析 在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LSTM(长短期记忆网络)是一种强大的模型,尤其适用于处理时序数据。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了解如何训练LSTM模型并监测训练过程中损失(loss)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详细介绍整个流程,并逐步展示相关代码和操作。 ## 整体流程 我们将整个流程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如下表所示: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10月前
249阅读
如 ChatGPT,GPT-4,Claude 这样的语言模型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们采用了 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 (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 RLHF) 来使之更符合我们的使用场景。本博客旨在展示用 RLHF 训练一个 LLaMA 模型,以回答 Stack Exchange 上的问题。具体而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有监督的微调
把数据集随机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然后用训练集训练模型,用验证集验证模型,根据情况不断调整模型,选择出其中最好的模型,再用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训练出一个最终的模型,最后用测试集评估最终的模型 训练集(Training Set):用于训练模型。 验证集(Validation Set):用于调整和选择模型。 测试集(Test Set):用于评估最终的模型。train loss不断下降,test l
# NLP中的Loss计算详解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模型的训练过程依赖于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它用于衡量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标签之间的差异。有效地计算损失是模型优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将介绍如何在NLP中计算损失,同时提供代码示例,并用关系图和类图加以阐明。 ## 什么是LossLoss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用来量化错误的一种度量。损失越小,说明模型的预测越接近真实值。
原创 8月前
152阅读
文章目录使用 YOLO3配置 yolo.py运行 yolo_video.py图片检测源码分析基础函数`letterbox_image``YOLO.__init__(self, **kwargs)``YOLO._get_class()``YOLO._get_anchors()``YOLO.generate()``yolo_eval()``yolo_boxes_and_scores``yolo_co
转载 2024-09-08 21:46:41
54阅读
在机器学习中,我们使用 loss/cost 表示当前模型与理想模型的差距。训练的目的,就是不断缩小 loss/cost。 简单直接的classification error 很难精确描述模型与理想模型之间的距离。需要建立别的更有效的loss函数。 基础可参考:深度学习常用损失函数总览:基本形式、原理、特点 (qq.com)pytorch中常用的方法如下:每个损失函数的构造函数都会有自己的参数 cr
目录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mean_squared_error手写代码平均绝对误差 mean_absolute_error手写代码Huber损失 huber_loss手写代码softmax损失函数-交叉熵tf.losses.binary_crossentropy待续 在tensorflow2.0 中,使用模块model.compile时,使用loss选择损失函数。均方误差损失函数 mean_squa
转载 3月前
394阅读
# 教你实现 NLP 大模型Loss 计算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训练大规模模型时,了解损失(Loss)的计算过程至关重要。损失函数可以评估模型的性能,并指导优化过程。本篇文章将会教你如何计算 NLP 大模型Loss,涵盖从准备数据到计算损失的完整流程。 ## 1. 整体流程概述 以下是实现 NLP 大模型损失计算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原创 9月前
252阅读
Neural machine Translation of Rare Words with Subword Units动机和创新点BPE算法BPE算法应用BPE改进算法 前面的两篇facebook的文章都提到了BPE(Byte Pair Encoding,双字节编码)算法,可能大家不太了解,今天通过这篇文章介绍一下BPE的具体原理。这是2016ACL关于NLP分词操作的论文,许多论文方法(例如B
文章目录0.General Guide训练集上的loss太大怎么办?测试集上的loss太大怎么办?1.局部最小值与鞍点2.批次(batch)与动量(momentum)3.自动调整学习率(Adaptive Learning Rate)4.loss也可能有影响5.批次标准化(Batch Normalization) 主要是一些训练的tips,从训练集和测试集出发。 0.General Guide模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对机器学习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度量模型输出值与目标值(target)间的差值。回归算法的损失函数创建预测序列和目标序列作为张量,预测序列是-1和1之间的等差数列。x_vals = tf.linspace(-1.0, 1.0, 500) target = tf.constant(0.0)1、L2正则损失函数(欧拉损失函数)。L2损失函数是预测值和目标值差值的平方
最近学习遇到了代价函数,在网上搜索整理了几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一、定义损失函数定义在单个样本上,算的是一个样本的误差。 代价函数定义在整个训练集上,是所有样本误差的平均,也就是损失函数的平均。 目标函数定义为最终需要优化的函数,等于经验风险 + 结构风险(也就是Cost Function + 正则化项)。损失函数和代价函数是同一个东西,目标函数是一个与他们相关但更广的概念,对于目标函数来说在有约束条
目录一、train set 和 test set 基础知识二、分析 loss 和 val_loss (test_loss) 变化情况一、train set 和 test set 基础知识train set:训练集是用来训练网络模型的数据集。test set:测试集用来评估网络性能的数据集。默认测试集是不参与网络训练,仅用来测试网络性能。附:development se
目录AI大模型介绍BERT适用场景BERT资源梳理NLP发展史2001 - 神经语言模型2008- 多任务学习2013- 词嵌入2013 - NLP 神经网络2014-sequence-to-sequence 模型2015- 注意力机制2015 - 基于记忆的网络2018 - 预训练语言模型其他里程碑事件BERT:一切过往, 皆为序章Attention机制讲解Transrofmer模型讲解AI大模
Logistic Regression简述Logistic Regression虽然叫Regression,但是都用来解决分类问题,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虽然它得到的是一个连续的值,它实际上做的是一个分类的工作(而不是回归): 得到的y在0到1之间,可以看做概率值,也就是将x二分类的概率。如果输出0.4就预测为0,如果输出0.6就预测为1。按视频里老师讲的,如果用MSE而不是CEL来对输出的概率值
1. 国际学术组织、学术会议与学术论文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在很大程度上与计算语言学(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CL)重合。与其他计算机学科类似,NLP/CL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最权威的国际专业学会,叫做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ACL,URL:ht
转载 2024-05-22 16:37:09
19阅读
PyTorch是一个年轻的框架。2017年1月28日,PyTorch 0.1版本正式发布,这是Facebook公司在机器学习和科学计算工具Torch的基础上,针对Python语言发布的全新的深度学习工具包。PyTorch类似NumPy,并且支持GPU,有着更高级而又易用的功能,可以用来快捷地构建和训练深度神经网络。一经发布,PyTorch便受到深度学习和开发者们广泛关注和讨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目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