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 Python 绘制线图 ## 引言 线图是气象学中一种重要的图形化工具,用于展示某一特定区域的风速和风向随高度变化的情况。通过分析线图,可以更好地理解大气的运动状态、气象现象和天气预报。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 Python 绘制线图,并介绍一些相关的库和方法。 ## 线图的概念 线图通常以高度为纵轴,风速和风向为横轴。风速可以用线条、点或其它标记表
原创 2024-08-22 06:27:56
1073阅读
Python数据可视化——析图1.前言1.析图的概念2.Python中绘制析图的工具1.准备数据2.导入库和数据3.读取气象数据4.解析读取的气象数据5.绘制基础地图6.绘制风向图7.添加气象图例 1.前言无论您是气象学家、环境科学家、数据工程师还是仅仅是对大气的流动颇感兴趣的数据爱好者,Python析图都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可以用来分析气象数据、绘制天气图,甚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气象
转载 2024-05-15 13:38:16
31阅读
雷达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一、雷达的基本理论 1、雷达工作的基本过程发射机产生电磁信号,由天线辐射到空中,发射的信号一部分被目标拦截并向许多方向再辐射。向后再辐射回到雷达的信号被天线采集,并送到接受机,在接收机中,该信号被处理以检测目标的存在并确定其位置,最后在雷达终端上将处理结果显示出来。 2、雷达工作的基本原理一般来说,会通过雷达信号到目标并从目标返回雷达的时间,得到目标的距离。目标的角度位置可以
要在 Python 中生成垂直线图,我们需要经过几个步骤,包括配置环境、编译过程、参数调优、定制开发、调试技巧和性能对比。接下来,详细介绍每一部分的内容。 在开始之前,简要说明垂直线图,这是一种以垂直方向呈现数据分布的可视化方式,适用于地质学、空间分析等领域,本篇文章将帮助你快速入门并定制自己的垂直线图。 ### 环境配置 首先,我们需要确保开发环境的可用性。以下是环境配置的流程图和依
原创 5月前
52阅读
一个箭头的组成quiver几个参数的理解quiver([X, Y], U, V, [C], **kw),其中kw可供选择的参数有:units:默认值是width, width/heigth:箭头的宽度是x或者y轴的总长,没错,是总长; dots/inches:箭头的宽度是设置的dpi或者设置的英寸大小,这个影响了width参数,比如说画布大小设为plt.figure(figsize=(144, 7
Python 线雷达是用于气象学中通过探测和分析的不同高度层次的工具。在此领域 Python 的应用越来越多,涵盖了数据处理、图像展示和算法优化等多个方面。本文将围绕 Python 线雷达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阐述,涵盖版本对比、迁移指南、兼容性处理、实战案例、排错指南和性能优化。 ### 版本对比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不同版本间的特性差异。我们将关注线雷达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图像渲染的改
原创 5月前
56阅读
引言场信息的测量是气象或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其测量的精确性对于气象研究尤为重要。激光测风雷达作为新型测技术,利用多普勒(Doppler)原理获取风向、风速信息,具有能够探测晴空场、测风范围广、探测精度高、时空分辨率高、机动性能好的优点,其在场精准探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1]。Doppler 激光雷达风速测量原理激光多普勒测风雷达是指利用多普勒效应获取探测目标运动信息的激光雷
# Python读取线雷达数据 线雷达是一种用于测量大气中风速和风向的设备,能够提供大气垂直剖面的场信息。在气象学、气候学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线雷达被广泛应用。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读取和处理线雷达数据。 ## 1. 安装必要的库 在Python中读取线雷达数据,我们通常会使用`pyart`库,它是一个用于雷达数据处理和可视化的库。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装`pya
原创 2024-04-05 03:21:14
1424阅读
1. 激光雷达的定义激光雷达是工作在光波频段的雷达,它利用光波频段的电磁波先向目标发射探测信号,然后将其接收到的同波信号与发射信号相比较,从而获得目标的位置(距离、方位和高度)、运动状态(速度、姿态)等信息,实现对目标的探测、跟踪和识别。激光雷达根据安装位置的不同,分为两大类。一类安装在智能网联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的四周,另一类安装在智能网联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的车顶,如图2-33所示。安装在智能网联
吴慈航1、引述—德莱顿模型是干什么的?常规的飞行仿真过程基于平静大气假设,即认为风速为0,没有风干扰的作用。然而在实际飞行过程中,的干扰对飞行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需要在仿真的过程中对扰动进行显式的描述。德莱顿模型就是风干扰模型中的一个分支,为了理解德莱顿模型,需要首先知道扰动的常见构成:平均(Mean Wind)平均是风速的基准值,随时间和空间变化,其更确切的定义是特定时间内风速的平
文章目录1. 雷达的基本概念1.1 毫米波雷达分类1.2 信息的传输1.3 毫米波雷达的信号频段1.4 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1.4.1 毫米波雷达测速测距的数学原理1.4.2 毫米波雷达测角度的数学原理1.4.3 硬件接口1.4.4 关键零部件1.4.5 数据的协议与格式1.5 车载毫米波雷达的重要参数1.6 车载毫米波雷达的三种典型应用2. FMCW雷达的工作流程2.1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2.2
一、历史趣闻 C波段、L波段、Ku波段、Ka波段等,都属于我们常说的微波波段。微波,是整个电磁波的一部分。微波波段的最早命名记录,可以追溯到二战时期。大家都知道,德国人占领欧洲大陆之后,想通过空中闪击战让英国屈服。英国为了对抗德国的空袭,建立了大量的雷达站。 雷达,就是英文Radar的音译,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意思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
77 GHz在性能和体积上都更具优势。目前车载雷达的频率主要分为24GHZ频段和77GHZ频段。与24GHz毫米波雷达相比,77GHz的距离分辨率更高,体积更是小了三分之一。2018年,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将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EBS)纳入评分体系,从而将带动77GHz毫米波雷达在未来的市场需求。而从长远来看,77GHz毫米波雷达的体积更小、探距更长,使得其较24GHz毫米波雷达将具备
正则化实例还是使用前面“比萨饼价格预测”的例子:(1)L1 范数正则化—— Lasso 模型在 4 次多项式特征上的拟合表现# 输入训练样本的特征以及目标值,分别存储在变量 X_train 与 y_train 之中 X_train = [[6], [8], [10], [14], [18]] y_train = [[7], [9], [13], [17.5], [18]] # 从 sklearn.
 在上一次分享中,我对无人驾驶汽车上的激光雷达的原理、数据及功能做了介绍。 激光雷达的普及所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成本过高。单独一个雷达的价格可能就超过了普通小汽车的价格,因此现阶段还没有大规模量产的可能性。 为了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同时要解决摄像机测距、测速不够精确的问题。工程师们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毫米波雷达作为测距和测速的传感器。毫米波雷达不仅拥有成本适中的有点,
远距离激光雷达 目前的汽车LiDAR(激光雷达)通过利用近红外波段的905nm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激光脉冲,然后记录反射光来创建汽车周围环境的点云图。可是,美国及其它国家的激光安全法规限制了激光脉冲的功率,导致LiDAR的探测范围限制在了30~40米左右,这对于一辆高速行驶的汽车来说,安全的制动距离太短了。自动驾驶汽车制造商需要定位至少200米范围内的低反射物体,以留给汽车充足的时间来识别威胁并采取制
0.概念FMCW(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即调频连续波。FMCW技术和脉冲雷达技术是两种在高精度雷达测距中使用的技术。其基本原理为发射波为高频连续波,其频率随时间按照三角波规律变化。1.基础知识FMCW雷达的核心是一种叫做线性调频脉冲的信号,线性调频脉冲是频率随时间以线性的方式增长的正弦波,在下图中 信号以fc的正弦波开始,然后他的频率不
1、汽车外部场景应用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盲点检测,变道驾驶等等很多2、汽车内部场景应用主要包括:邻近感测;驾驶员生命体征监控;手势识别;占位检测。(1)邻近感测邻近感测传感器扩展了雷达探测障碍物的能力,比如开车门或后备箱时的防撞功能。这一应用功能利用了雷达的高距离分辨率及其近距离探测障碍物的能力(障碍物包括电线杆、停车障碍物、墙壁、邻近停放的车辆等)。如图所示,邻近感测也可用于泊车辅助。
转载 2024-10-12 16:52:10
165阅读
本文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作者:BRADLEY JAMES LINDSETH)的博士论文,共140页。本文介绍了449MHz线雷达的设计,重点介绍了模块化、天线旁瓣抑制和固态发射机的设计。它是最早使用低成本LDMOS功率放大器和间距天线相结合的线雷达之一。该系统是便携式的,设计用于2-3个月的部署。发射机功率放大器由多个1-kW峰值功率模块组成,这些模块为排列在六角形阵列中的54个天线单元馈
转载 2023-09-28 22:28:56
352阅读
 激光雷达是集激光、全球定位系统(GPS)、和IMU(惯性测量装置)三种技术于一身的系统,相比普通雷达,激光雷达具有分辨率高,隐蔽性好、抗干扰能力更强等优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激光雷达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机器人、无人驾驶、无人车等领域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有需求必然会有市场,随着激光雷达需求的不断增大,激光雷达的种类也变得琳琅满目,按照使用功能、探测方式、载荷平台等激光雷达可分为不同的类型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