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三张图表示的是拟合的函数和训练集的关系:第一张图拟合的函数和训练集误差较大,这种情况称为欠拟合第二张图拟合的函数和训练集误差较小,这种情况称为合适拟合第三张图拟合的函数完美的匹配训练集数据,这种情况称为过拟合一、欠拟合(Underfitting)模型在训练数据上不能获得很好的拟合,并且在测试数据集上也不能很好的拟合数据,这种现象称为欠拟合,即高偏差(high bias)。(模型过于
上一次我们谈到了用 k-means 进行聚类的方法,这次我们来说一下另一个很流行的算法:Gaussian Mixture Model (GMM)。事实上,GMM 和 k-means 很像,不过 GMM 是学习出一些概率密度函数来(所以 GMM 除了用在 clustering 上之外,还经常被用于 density estimation ),简单地说,k-means 的结果是每个数据点被 assign
在数据分析领域,多峰高斯拟合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统计方法,尤其是在处理包含多个峰值的数据集时。此技术不仅帮助我们识别不同数据集中的潜在分布,还能够揭示背后的物理或生物过程。在这篇博文中,我们将逐步解构“多峰高斯拟合python”的解决方案,从背景定位到生态扩展,全面展示如何实现并优化这一技术。
## 背景定位
在科研、工程等多个领域,我们经常会遇到分布具有多个峰值的数据情况。例如,在生物实验中,可
# Python多峰高斯函数拟合的步骤指南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多峰高斯函数拟合是一种用来模拟复杂分布的强大工具。对于初学者来说,理解这个过程的每一步至关重要。本文将逐步指导你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多峰高斯函数拟合,包括必要的代码和注释,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整个过程。
## 整体流程
在进行多峰高斯函数拟合时,我们可以遵循以下步骤:
```mermaid
flowchart TD
目录1.SIFT简介1.1 SIFT算法具的特点1.2 SIFT特征检测的步骤2. 尺度空间2.1 多分辨率图像金字塔2.2 高斯尺度空间3. DoG空间极值检测4. 删除不好的极值点(特征点)4.1 剔除低对比度的特征点4.2 剔除不稳定的边缘响应点5. 求取特征点的主方向6. 生成特征描述7. 总结8. python-opencv 代码执行1.SIFT简介SIFT的全称是Scale
转载
2024-08-24 15:34:24
509阅读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 Model,简称GMM)是用高斯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曲线)精确地量化事物,将一个事物分解为若干的基于高斯概率密度函数(正态分布曲线)形成的模型。通俗点讲,无论观测数据集如何分布以及呈现何种规律,都可以通过多个单一高斯模型的混合进行拟合。 1、对图像背景建立高斯模型的原理: 图像灰度直方图反映的是图像中某个灰度值出现的频次,也可以以为是图像灰度概率密
转载
2024-01-13 12:45:58
931阅读
1.内容承接Ceres
本次G2O曲线拟合及参数优化的目的与本人的上一篇利用Ceres求解的博客相同,我将上篇博客链接附在这里,ceres求解同一实例,欢迎大家移步观看。2.G2O库的安装本人采用的是高翔github上第一版代码的3rdparty提供的第三方库,并非最新版本,很多新版本代码在此版本编译并不能通过。同样,关于G2O的安装网上有很多详细的教程,我就不再赘述。我使用的LINUX系统为
转载
2024-10-26 09:13:03
18阅读
线性回归中,我们假设Y满足以sita*X为均值的高斯分布。也就是假设P(Y|X)~N(sita*X,yita)。这种假设拟合P(Y|X)的方法我们称为判别法。有这么一种方法,尝试去假设X的分布情况,也就是假设拟合P(X|Y)。这就是生成模型。使用生成模型,得到拟合分布P(X|Y)之后,我们再使用bays规则,求得某个新样本属于某个标签的概率:然后,取其中概率最大的类作为分类结果: 高斯
转载
2023-10-11 08:25:03
177阅读
Sklearn基于这些分布以及这些分布上的概率估计的改进,为我们提供了四个朴素贝叶斯的分类器类含义naive_bayes.BernoulliNB伯努利分布下的朴素贝叶斯naive_bayes.GaussianNB高斯分布下的朴素贝叶斯naive_bayes.MultinomialNB多项式分布下的朴素贝叶斯naive_bayes.ComplementNB补集朴素贝叶斯linear_model.Ba
转载
2023-10-10 17:34:24
133阅读
EM(expectationmaximization algorithm)算法是一种迭代算法,1977年由Dempster等人总结提出,
用于含有隐变量的概率模型参数的极大似然估计,或极大后验概率估计。EM算法的每次迭代由两步组成:E步,求期望;M步,求极大,所以这一算法称为期望极大算法,简称EM算法。
一、EM算法的推导
用X=(x1,x2,…,xn)表
转载
2023-12-24 13:34:29
200阅读
高斯混合模型(
Gaussian Mixed Model
,
GMM
)也是一种常见的聚类算法,与K
均值算法类似,同样使用了
EM
算法进行迭代计算。高斯混合模型假设每个簇的数据都是符合高斯分布(又叫正态分布)的,当前数据呈现的分布就是各个簇的高斯分布叠加在一起的结果。 图
5.6是一个数据分布的样例,如果
转载
2023-10-20 23:41:24
266阅读
# 用Python实现高斯拟合的流程指南
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中,高斯分布(或正态分布)是一种重要的概率分布。高斯拟合用于找到一个最佳的高斯模型,以匹配给定的数据集。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引导你完成高斯拟合的过程,教你如何在Python中实现它。
## 高斯拟合流程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实现高斯拟合的主要步骤。以下是一个流程表,展示了我们将要进行的各个步骤:
| 步骤 |
# 用Python实现高斯拟合
高斯拟合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可以用来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广泛应用于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等领域。本篇文章将带领你从基础步骤开始,逐步实施高斯拟合,我们将使用Python及其相关库来完成这一过程。
## 流程概述
在进行高斯拟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任务分为几个关键步骤,下面是它们的总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Python 高斯拟合入门指南
高斯拟合是一种常用的数据拟合技术,尤其在信号处理、图像处理和统计分析中非常常见。本文将会帮助刚入行的小白了解如何在Python中实现高斯拟合。我们将逐步指导你完成这个过程,并提供示例代码以供参考。
## 高斯拟合的流程
首先,我们可以将高斯拟合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高斯过程介绍高斯过程是一种观测值出现在一个连续域的统计随机过程,简单而言,它是一系列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且该联合分布服从于多元高斯分布。核函数是高斯过程的核心概念,决定了一个高斯过程的基本性质。核函数在高斯过程中起生成一个协方差矩阵来衡量任意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并且可以捕捉不同输入点之间的关系,将这种关系反映到后续的样本位置上,用于预测后续未知点的值。常用的核函数包括高斯核函数(径向基
转载
2023-12-14 10:41:17
666阅读
# Python高斯拟合指南
高斯拟合是一种用于数据分析的数学方法,它基于高斯分布(正态分布)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在很多科学计算和数据分析中,经常需要利用高斯拟合来提取有用的信息。本文将带领你完成Python中的高斯拟合,包括流程、代码实现和解释。
## 高斯拟合流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定义一个清晰的流程。下面是高斯拟合的主要步骤:
```mermaid
flowchart TD
原创
2024-09-22 05:12:59
186阅读
# 高斯拟合 Python 教程
高斯拟合是一种用于拟合数据的常用方法,通过它,我们可以利用高斯函数(正态分布)来描述我们的数据分布。接下来,我将带你通过一些简单的步骤在 Python 中实现高斯拟合。
## 整体流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实现高斯拟合的整个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化的步骤表:
| 步骤编号 | 步骤描述 |
|----------|----
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是一种数学优化技术。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完整代码可见https://github.com/YCJin9/sparse_BA高斯牛顿法是最优化算法当中最简单的一种,这会便于我们去实现,但同时高斯牛顿法有着他本身的问题,这会在本篇博客的最后进行展示。高博
转载
2023-10-10 09:30:58
391阅读
EM算法(Expection-Maximizationalgorithm,EM)是一种迭代算法,通过E步和M步两大迭代步骤,每次迭代都使极大似然函数增加。但是,由于初始值的不同,可能会使似然函数陷入局部最优。下面来谈谈EM算法以及其在求解高斯混合模型中的作用。一、 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 MixtureModel, GMM)之前写过高斯判别分析模型,利用参
转载
2023-10-26 20:22:24
125阅读
文章目录1.高斯混合模型2.Jensen不等式3.EM算法及推导过程4.EM算法的可行性5.EM算法的收敛性6.EM的另一种推导7.应用EM算法求解GMM 1.高斯混合模型两个参数。 如果是多组数据,多个模型呢?获取现在我们有全国多个省份的身高数据,但并不知道它们具体属于哪个省份,只知道每个省之间服从不同的高斯分布,此时的模型称为高斯混合模型(GMM),其公式为 此时用极大似然估计的方法
转载
2024-05-09 11:53:35
75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