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与隔离前言事务并发问题事务隔离级别LightDB 默认隔离级别(READ COMMITTED)演示 前言PostgreSQL 支持多用户并发访问,并且保证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相同的数据时不会造成数据的不一致性。当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相同的数据时,如果不进行任何隔离控制,可能导致以下问题:事务并发问题脏读(dirty read),一个事务能够读取其他事务未提交的修改。例如,B 的初始余额为 0;A 向
前言 记得鲁迅说过,天下武功,维快不破! 但记得鲁迅还说过,男人不能轻易说自己很快! 是不是经常听到我们的系统是ns级别的响应,夸张了,哦不对是毫秒。 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那种,为啥要用他们?说白了,就是为了快! 化技术 化技术减少了各种对象的创建和销毁的开销,间接提高了服务响应的速度。 其实我们常见的内存/连接池/线程,基本都是为了提高速度来的。 这是这些化技术的共同特
转载 2023-11-09 10:52:26
270阅读
文章目录ExecutorExecutorServiceScheduledExecutorServiceAbstractExecutorServiceFutureFutureTaskThreadPoolExecutor参数描述常用方法Executors 在以前创建线程的方式: 创建并继承Thread类实现Runnable接口实现Callable接口通过以上述方式我们创建线程很方便,但也存在很多弊
并发的情况下,同时有很多人去访问服务器 --登录操作,每一次都要通过jdbc的方式,频繁的获取连接对象,完成用户的登录操作:在内存中不断的创建连接对象,耗费内存较大.解决上面的问题可以化技术----数据库连接池;jar包---Druid(德鲁伊)ThreadLocal<Connection>三个方法:set(Connection conn) 将指定对象绑定在线程中get()从当前
Apache Tomcat 7系列的版本中使用了JDBC Connection Pool替代传统的commons-dbcp作为新的数据库连接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commons-dbcp是单线程的,为了保证线程安全它必须将整个线程池上锁,并且它在对并发的支持方面表现很差。JDBC Connection Pool一个很重要的新特性就是它对并发环境和多核/多处理器系统的支持。下面将通过对JD
文章目录1. 各种同步控制工具的使用1.1. ReentrantLock1.1.1.可重入1.1.2. 可中断 lockInterruptibly()1.1.3. 可限时1.1.4. 公平锁1.2. Condition1.2.1. 概述1.2.2. 主要接口1.2.3. API详解1.3. Semaphore1.3.1. 概述1.3.2. 主要接口1.4. ReadWriteLock1.4.1
在上一篇博文中 , 我们了解了线程相关概念, ExecutorService 与常用的创建线程的方法一些参数概念, 大概了解了线程的工作流程. 介绍了三种任务队列, 四种拒绝方式, 五种线程模型. 本文将继续介绍 ExecutorService中相关的类和接口的概念 , 具体来说 , 是Callable 和 Future相关的使用.1 Callable1.1 Runnable关于 Runn
在使用Spring JPA data访问数据库时, 我们要清楚何时业务线程从数据库连接池获取连接,何时释放。简单说,当Open Session In View 启用时(spring默认配置),在整个http request处理期间,一个JPA session都会绑定到该处理线程,直到该请求处理完成。但是JPA session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应一个真正的数据库连接,只有当JPA的Repository
Spring Boot 使用 HikariCP 连接池配置详解HikariCP 是一个高性能的 JDBC 连接池组件。Spring Boot 2.x 将其作为默认的连接池组件,项目中添加 spring-boot-starter-jdbc 或 spring-boot-starter-data-jpa 模块后,HikariCP 依赖会被自动引入。快速使用1)在你的 Spring Boot 项目中添加依
转载 2024-01-19 22:47:13
287阅读
1、innodb_buffer_pool_size(1)介绍InnoDB使用一个缓冲来保存索引和原始数据,如下图所示:(2)优缺点缓冲的作用可以减少磁盘访问,我们知道内存读写速度比磁盘的读写速度快很多,所以这个参数对mysql性能有很大提升。当然,这里不是越大越好,也要考虑实际的服务器情况。总之,InnoDB严重依赖缓冲,我们必须为它分配了足够的内存。更大的缓冲会使得mysql服务在重启和
gorm { // 获取通用 sql.DB 并使用其方法 db.DB() // Ping db.DB().Ping() // SetMaxIdleCons 设置连接池中的最大闲置连接数。 db.DB().SetMaxIdleConns(10) // SetMaxOpenCons 设置数据库的最大连接数量。 db.DB().SetMaxOpenConns(100) // SetConnMax
转载 2024-07-20 06:19:41
90阅读
一、什么是数据库连接池的核心思想 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思想就是为数据库连接 建立一个 “缓冲”。预先在缓冲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 对象,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需从 “缓冲”中取出一个,使用完毕之后再放回去。 以确保连接被后续的请求服务 , 提高连接的复用 , 从而避免了不断的去创建 , 不断的去销毁 Connecion 的事 ,
 1,需要修改 中的context.xml文件: 添加:   <Resource driverClassName="org.postgresql.Driver" maxActive="4" maxIdle="2" maxWait="50"&nb
原创 2012-03-02 17:48:17
2535阅读
目录PgBouncer连接池... 11、为什么要使用连接池... 12、软件安装... 13、连接池的配置文件... 14、PgBouncer启动和管理... 71、为什么要使用连接池1.1 能够缓存和PostgreSQL连接,当有连接请求进来的时候,直接分配空闲进程,而不需要PostgreSQL fork出新进程来建立连接,以节省创建新进程,创建连接的资源消耗。1.2 能够有效提高连接的利用
主流的数据库连接池 在目前技术前沿比较流行的数据库连接池有:DBCP、Tomcat Jdbc Pool、BoneCP、Druid、C3P0等DBCP:由Apache开发的一个Java数据库连接池项目, Jakarta commons-pool对象机制,Tomcat使用的连接池组件就是DBCP。单独使用dbcp需要3个包:common-dbcp.jar,common-pool.jar,commo
转载 2023-07-23 12:37:24
112阅读
用过数据库的,都了解连接池概念。为了减少建立连接的开销,预先建立好多条连接,由连接池对象统一管理。当有进程需要连接数据库时,就分配一条空闲的连接给它,用完再被收回等待分配给下一个进程使用。 线程的概念也一样,根据设置预先创建好一些线程,需要时就分配给你,使用完再收回,这样就不用老是去new Thread()了。Java通过Executors提供四种线程,分别为: 1、newCachedTh
1. 概念    多线程软件设计方法确实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多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提高生产系统的吞吐量和性能。但是,若不加控制和管理的随意使用线程,对系统的性能反而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线程数量过大时,会耗尽CPU和内存资源;如果处理不当,会抛出OutOfMemory异常;    为了避免线程频繁的创建和销毁,我们可以让创建的线程进行复用。
一、连接池的作用: 连接池是将已经创建好的连接保存在池中,当有请求来时,直接获取连接池中的有效连接对数据库进行访问,省略了创建连接和销毁连接的过程。这样性能上得到了提高。基本原理是这样的:(1)建立数据库连接池对象(服务器启动)。 (2)按照事先指定的参数创建初始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即:初始化空闲连接数)。 (3)对于一个数据库访问请求,直接从连接池中得到一个连接。如果数据库连接池对象中没有空闲的连
记得大学的《网络工程》有一个课后作业:Java实现一个web服务器,当时想的是为了提高吞吐量,可以多线程实现,即对于每一个客户端请求连接,都启动一个线程来处理,处理逻辑大概就是从socket里面读取http请求,解析执行请求,执行完把response写回socket,线程结束销毁。多线程实现确实提高了吞吐量,但是也有一些问题:1)不断的线程创建销毁需要耗费大量的开销;2)线程之间的切换需要耗
原创 2021-01-24 08:17:55
208阅读
记得大学的《网络工程》有一个课后作业:Java实现一个web服务器,当时想的是为了提高吞吐量,可以多线程实现,即对于每一个客户端请求连接,都启动一个线程来处理,处理逻辑大概就是从s...
转载 2020-10-26 21:18:00
359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