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日常运维与开发工作中,我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TCP连接数量异常增多,导致了资源的过载。这个情况不仅影响了系统的性能,还可能导致服务的中断。因此,我开始了一个全面的调查与解决过程,以下是这个过程的详细记录。 ## 环境配置 在解决TCP连接问题之前,我们需要配置好相关的环境。以下是服务部署的流程图,以及配件的详细信息。 ```mermaid flowchart TD A[服务
原创 2月前
296阅读
 一、 文件数限制修改(1) vi /etc/security/limits.conf* soft nofile 10240* hard nofile 10240 (2) vi /etc/pam.d/loginsession required /lib/security/pam_limits.so 二、 网络端口限制修
前言在对一个挡板系统进行测试时,遇到一个由于TCP全连接队列被占满而影响系统性能的问题,这里记录下如何进行分析及解决的。 理解下TCP建立连接过程与队列  从图中明显可以看出建立 TCP 连接的时候,有两个队列:syns queue(半连接队列)和accept queue(全连接队列),分别在第一次握手和第三次握手。半连接队列: 保存 SYN_RECV 状态
转载 2024-05-20 20:42:25
369阅读
 TIMEWAIT状态本身和应用层的客户端或者服务器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主动关闭的一方,在使用FIN|ACK|FIN|ACK四分组正常关闭TCP连接的时候会出现这个TIMEWAIT。服务器在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时候,如果你的程序设计为服务器主动关闭,那么你才有可能需要关注这个TIMEWAIT状态过多的问题。如果你的服务器设计为被动关闭,那么你首先要关注的是CLOSE_WAIT。可以参考TCP
# 如何实现“java tcp 环回过多” ## 概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介绍如何在Java中使用TCP实现环回过多的功能。环回过多是指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接收请求后再将其返回给客户端,客户端再将返回的数据发送到服务器端,如此循环多次。这对于学习网络编程和调试网络应用程序非常有帮助。 ## 实现步骤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整个实现环回过多的流程。我们可以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原创 2024-04-01 03:50:51
52阅读
TCP连接出现很多TIME_WAIT前言:解决: 前言:我为啥会发现呢,本来任务是发现pinpoint上有的请求时间等待间隙过长,为了查找出tomcat的api链路有等待的。我开始排查tcp的连接开始,然后再到tomcat的线程优化数。再检查到tcp连接的时候发现了大问题。netstat -ant | grep 8080 | wc -l使用以上命令查看tomcat的连接数,忽然发现连接数500
转载 5月前
193阅读
今天冯同学遇到个问题,tcp连接的close_wite过多。 解决办法: (1)修改文件描述符 (2)修改内核参数 (3)需要重启网络(不重启的话上面修改的可能会不起作用) 所有文章都没有要重启网络的问题,这也是刚才告诉我的。     给我的一篇参考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b0c8e01011mmq.html
转载 精选 2013-01-21 19:31:22
875阅读
1评论
# 如何解决“tcp 连接数过多 java”问题 ## 一、流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分析问题,确定是否是tcp连接数过多导致问题 | | 2 | 对代码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tcp连接 | | 3 | 使用连接池管理tcp连接 | | 4 | 监控tcp连接数,及时发现问题 | ## 二、具体步骤及代码 ### 1. 分析问题 首先,需要
原创 2024-04-10 05:02:10
139阅读
前言TCP 连接是由内核维护的,内核会为每个连接建立内存缓冲区:如果连接的内存配置过小,就无法充分使用网络带宽,TCP 传输效率就会降低;如果连接的内存配置过大,很容易把服务器资源耗尽,这样就会导致新连接无法建立;1. 滑动窗口影响传输速度TCP 会保证每一个报文都能够抵达对方,它的机制是这样:报文发出去后,必须接收到对方返回的确认报文 ACK,如果迟迟未收到,就会超时重发该报文,直到收到对方的
转载 2024-10-08 14:27:43
64阅读
# Redis 写入过多解决方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很高兴能帮助刚入行的小白解决“Redis 写入过多”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整个解决方案的流程,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解决方案流程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了解整个解决方案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确定写入瓶颈 | | 2 | 分析写入模式 | | 3 | 优化
原创 2024-07-22 07:48:34
38阅读
1.time_wait状态过多原因 在高并发短连接的TCP服务器上,当服务器处理完请求后立刻主动正常关闭连接。主动关闭的一方在发送最后一个 ack 后就会进入TIME_WAIT 状态 停留2MSL(max segment lifetime)的时间,这个场景下,会出现大量socket处于TIMEWAIT状态。如果客户端的并发量持续很高,此时部分客户端就会显示连接不上。高并发让服务器在短时间范围内同时
前言在进行Redis性能分析的时候,通常我们会考虑下面这些方面,如:缩短 key 的长度禁止使用 keys *我们都知道 keys *, 在使用的时候 Redis 会处于阻塞状态,导致其它任何命令在你的 Redis 实例中都无法执行。这个情况在 Redis 数据量大的时候就很明显,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一般我们用 scan 来代替)进行数据压缩在把数据存入 Redis 中,我们一般不会使用完整全名
转载 2024-04-07 15:35:33
170阅读
在工作中使用redis一段时间,整理了一些常见问题和规范。常见问题1、全量查询元素使用 zrange key 0 -1 命令导致慢查询,这个命令直接查询全量元素,当元素个数过万会导致慢查询。2、key没有加超时时间因为redis是使用内存存储,而内存的容量一般很有限,对key不加expire时间可能导致内存使用很快占满。3、不同业务数据存在同一个dbredis默认有16个db(从db0到db15)
转载 2023-08-07 23:39:37
1667阅读
## Redis Hash值过多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使用 Redis 时,我们经常会使用 Hash 结构来存储和管理数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当 Hash 中的键值对数量过多时,可能会出现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将探讨 Redis Hash 值过多的原因,并介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 1. 问题描述 Redis 的 Hash 结构使用类似于散列表的方式存储键值对。当 Hash 中的键值对数
原创 2023-08-02 11:48:19
594阅读
# Redis ESTABLISHED过多设置指南 作为一名刚入行的开发者,你可能会遇到Redis连接过多导致性能问题的情况。本文将指导你如何设置Redis以减少ESTABLISHED连接数,提高系统性能。 ## 1. 问题概述 ESTABLISHED连接过多通常是由于客户端与Redis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没有及时关闭导致的。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系统资源,还可能导致Redis服务器无法处理新的请求
原创 2024-07-16 04:00:58
151阅读
# 如何实现"redis hash field过多" ## 1. 介绍 在实际开发中,我们常常会使用Redis作为缓存或者数据库。Redis中的Hash数据结构是非常常用的一种数据结构,用于存储对象或者记录的属性和值。然而,当Hash中的Field过多时,可能会影响到查询和维护的效率。本文将介绍如何解决Redis中Hash Field过多的问题。 ## 2.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Redis中H
原创 2023-08-24 19:27:29
165阅读
TIMEWAIT状态本身和应用层的客户端或者服务器是没有关系的。仅仅是主动关闭的一方,在使用FIN|ACK|FIN|ACK四分组正常关闭TCP连接的时候会出现这个TIMEWAIT。服务器在处理客户端请求的时候,如果你的程序设计为服务器主动关闭,那么你才有可能需要关注这个TIMEWAIT状态过多的问题
转载 2019-01-25 15:59:00
118阅读
2评论
关于TCP服务器最大并发连接数有一种误解就是“因为端口号上限为65535,所以TCP服务器理论上的可承载的最大并发连接数也是65535”。 从理论上说,端口号的作用是在网络连接中标识应用层的进程,系统用一个4元组来唯一标识一个TCP连接:{local ip, local port,remote ip,remote port}。 client最大tcp连接数: client每次发起tcp连接请求时,
转载 2024-08-15 12:51:28
265阅读
涉及到网站并发量大的时候,就会关注到tcp 连接的情况了, 因为一台机器的可用 socket 端口数最多也就是 65535 ,其中有些端口已经被系统的其它进程用掉了。 ”综合这两个方面,持续的到达一定量的高并发短连接,会使服务器因端口资源不足而拒绝为一部分客户服务。同时,这些端口都是服务器临时分配,
转载 2017-03-03 13:32:00
120阅读
2评论
本文使用AOP与redis进行接口的访问频率限制,两个功能,可以限制两次接口访问间隔时间与几分钟内访问几次,比如,某接口3分钟内同一用户不能超过10次,并且两次访问间隔不能低于10S。废话不多说,上代码。@Target(ElementType.METHO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 * one minutes req
转载 2023-05-29 23:52:47
6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