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基于理论的图像分割方法,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图像分割或颜色分层处理。 作者: eastmount。本篇文章主要讲解基于理论的图像分割方法,通过K-Means聚类算法实现图像分割或颜色分层处理。基础性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一.K-Means原理二.K-Means聚类分割灰度图像三.K-Means聚类对比分割彩色图像注意 :该部分知识均为杨秀璋查阅资料撰写,未
# 使用Otsu进行图像分割的流程 ## 1. 简介 在本文中,我将教你如何使用Python中的Otsu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Otsu算法是一种基于全局阈值的图像分割方法,通过自动确定一个合适的阈值将图像分为前景和背景。 ## 2. Otsu算法的原理 Otsu算法的核心思想是找到一个阈值,使得该阈值将图像分割为两个部分,使得分割后的两个部分间的类内方差最小,而类间方差最大。通过最大化类间方差,
原创 2023-10-03 13:33:12
552阅读
前言 作者在第一部分向大家介绍了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介绍了图像运算和图像增强,接下来第三部分我们将详细讲解图像分割及图像处理经典案例,该部分属于高阶图像处理知识,能进一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图像分割是将图像分成若干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取感兴趣目标的技术和过程,它是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主要分为基于阈值的分割方法、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缘的分割方法和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
Otsu方法的全局阈值处理otsu法(最大类间方差法,有时也称之为大津算法)使用的是聚类的思想,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2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灰度级别来划分。 所以 可以在二值化的时候采用otsu算法来自动选取阈值进行二值化。otsu算法被认为是图像分割中阈值选取的最佳算法,计算简单,不受图像亮度和对比度的影响。因
转载 9月前
113阅读
第十七章: 图像分割与提取我们在图像处理中,经常会需要从图像中将前景对象作为目标图像分割或者提取出来,比如监控视频中的车辆、行人等提取出来。 而实现图像分割可以用:形态学变换、阈值算法、图像金字塔、图像轮廓、边缘检测等方法实现。但是本章介绍使用分水岭算法及GrabCut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和提取一、分水岭算法算法原理 分水岭算法的启发思路是:把一幅灰度图像看成地理上的地形表面,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代表高
【OpenCV】找圆方法(阈值分割:大律算法otsu
转载 2022-11-09 13:57:01
893阅读
Otsu(大津展之)于1978年提出的最大类间方差法,是引起较多关注的一种阈值选取方法。它是在判决分析或最小二乘原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1,2,…,L]。灰度级为i的像素点的个数为ni,那么总的像素点个数就应该为N=n1+n2+…...
原创 2021-07-09 16:47:41
2957阅读
在图像处理领域,Otsu's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算法,广泛用于图像的二值化。它通过寻找一个阈值,将图像的像素分为前景和背景,从而实现图像的分割。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用Python实现Otsu的算法。 在1979年,Nicolas Otsu首次提出了这个算法,直到今天它仍然被广泛使用。以下是其发展历程中的几个重要节点: 1. **1979年**:Otsu提出的阈值选择方法。 2. **19
原创 7月前
113阅读
图像分割 图像分割是什么?如果下学术定义,就是把图像分割成想要的语义上相同的若干子区域,看上面的自动驾驶的分割任务,路是路,车是车,树是树。这些子区域,组成图像的完备子集,相互之间不重叠。图像分割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逐像素的图像分类问题。 学习内容来源于网络图像分割图像分割是什么?如果下学术定义,就是把图像分割成想要的语义上相同的若干子区域,看上面的自动驾
在图像处理应用中二值化操作是一个很常用的处理方式,例如零器件图片的处理、文本图片和验证码图片中字符的提取、车牌识别中的字符分割,以及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检测中的前景分割,等等。   较为常用的图像二值化方法有:1)全局固定阈值;2)局部自适应阈值;3)OTSU等。此篇讲述的是OTSU算法。OTSU算法也称最大类间差法,有时也称之为大津算法,由大津于1979年提出,被认为是图像分
转载 2023-10-24 00:25:17
108阅读
最大类间方差法(otsu)的原理:        阈值将原图象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象。        前景:用n1, csum,     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的点数,质量矩,平均
转载 2024-08-14 16:16:55
207阅读
图像二值化图像二值化就是将图像上的像素点的灰度值设置为两个值,一般为0(表示黑色)和255(表示白色),可以将整个图像呈现出明显的黑白效果。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先将图像灰度处理,然后设定一个阈值,用该阈值将图像分成两个部分,即大于阈值的部分和小于阈值的部分,然后再将两部分图像分别赋予不同像素值。 图像二值化有利于图像的进一步处理,使图像变得简单,并且减少了数据量,可以凸显出感兴趣的目标轮廓。 阈值处
文章目录Otsu算法简介Otsu 算法的逻辑源码实现 Otsu算法简介Otsu阈值法发表于1979年,论文为A threshold selection method from gray level histograms,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的Nobuyuki Otsu(大津 展之)。自动全局阈值算法通常包括如下几步1.对输入图像进行预处理,如高斯平滑2.获取图像的灰度直方图3.计算阈值T4.对原图
前言无一、OTSU算法是什么?        OTSU算法又名最大类间方差法,是由日本学者大津展之于1979 年提出,利用整副图像的直方图特性,选择全局阈值T。文字图片和背景通常会出现两个驼峰,确定一个灰度值作为阈值,将灰度值小于阈值的点作为目标,大于等于阈值的点作为背景。遍历整副图像灰度值,选择类间方差最大时对应的灰
转载 2023-11-19 11:43:28
344阅读
# Otsu 双阈值方法实现指南 在图像处理中,Otsu 方法是一种常见的阈值分割技术,可用于将图像分为前景和背景。双阈值方法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技术,通过设定两个阈值来区分复杂背景和前景。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在 Python 中实现 Otsu 双阈值,并提供详细的代码示例和解释。 ## 流程概述 实现 Otsu 双阈值的整体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9-13 04:34:33
77阅读
# 自适应Otsu算法在Python中的实现 ## 简介 自适应Otsu算法是一种常用的图像分割方法,它能根据图像的特性自动确定最佳的阈值。Otsu算法是基于图像的灰度直方图的统计特性,通过最小化类间方差来确定最佳阈值。在传统的Otsu算法中,阈值是固定的,而自适应Otsu算法则能够根据图像的局部特性来自适应地选择阈值。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实现自适应Otsu算法,并提供相应的代码
原创 2024-01-23 04:18:20
215阅读
# Otsu Thresholding in Python using OpenCV ![Thresholding]( ## Introduction Thresholding is a common image processing technique used to separate objects or regions of interest from the background i
原创 2023-09-13 22:05:45
49阅读
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按,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年火热,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相关研究中。而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它是把图像分成若干个特定的、具有独特性质的区域,并提取出感兴趣目标的技术。近日,工程师 Parul Pandey 发表了一篇博文,在博文中,她介绍了用 python 的 scikit-image 库进行图像分割方法。具体涉及 scikit-image 的安
# Python去除图片背景的Otsu算法实现指南 在图像处理领域,去除图片背景是一项常见的需求。通过使用Otsu算法,可以有效地将前景与背景分开。接下来,我将为你介绍如何用Python实现这一过程。以下是整件事情的流程表: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8-01 15:52:06
75阅读
# OTSU动态阈值Python实现 在图像处理领域,Otsu方法是一种常用的阈值选择技术,能够自动将图像分成前景和背景。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在Python中实现Otsu动态阈值处理。以下是整个流程的步骤概述。 ## 流程步骤 我们可以用以下表格清晰地展现实现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8-24 08:44:05
21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