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2-20日(很久以前)一位匿名用户在邮件列表中发布了一段匿名块的SQL蠕虫病毒,这可能是人们第一次意识到PL/SQL也能用来写病毒。很多专家都对该段程序进行了分析,其主要破坏行为如下:
1.将DBA权限授予public角色
2.删除名为aa的trigger
3.创建名为aa的数据库登陆后(after database logon)触发器,该触发器还包含了使用UTL_TCP包(
原创
2010-06-08 20:00:21
425阅读
常用语句:
select segement_name,segement_type from user_segement;
Oracle中的段是占用磁盘物理空间的一个对象。尽管有多种段类型,常见的段类型如下:
聚簇(cluster)
这种段类型能存储表。有两种类型的聚簇:B*树聚簇和散列聚簇。聚簇通常用于存储多个表
原创
2012-08-01 09:04:11
642阅读
转载: http://blog.163.com/lyq_163_2009/blog/static/1340826962010712103822138/
PL/SQL单行注释使用--,多行注释使用/**/。
PL/SQL中的变量类型主要有一下几种:
binary_integer: 整数,主要用来技数而不是用来表示字段类型
number: 数字类型
char: 定长字符串
转载
精选
2013-01-15 15:01:02
1522阅读
一、介绍数据块(Block):数据块是oracle的存储单位,也叫逻辑块,oracle块,是物理磁盘的一个空间。区(Extent):一组数据块构成一个区。段(Segment):由一组区构成,被分配到一个特定的数据结构中,段只能存储于一个表空间中,不能跨越表空间存储当构成一个段的所有区空间满了后,系统需要分配其他的区给该段以便存储数据,这些新增的区可能是临近的也可能不是临近的。段以及构成段的所有区只
转载
精选
2013-08-17 16:30:57
998阅读
"1.了解段收缩 " "2.自动执行Segment Advisor" "3.收缩段" <h1 id="1" 1. 了解段收缩</h1 应用场景:如果对一张表频繁执行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时间长了可能会出现大量碎片,Oracle针对这种场景推出段收缩功能,以便减少碎片。Oracle的段收缩执行两...
转载
2016-01-22 12:14:00
118阅读
2评论
转载: http://blog.163.com/lyq_163_2009/blog/static/1340826962010712104242953/
//table变量类型
declare
type type_table_emp_empno is table of emp.empno%type index by
转载
精选
2013-01-15 15:04:24
1670阅读
转载: http://blog.163.com/lyq_163_2009/blog/static/134082696201071210464738/
//错误处理
declare
v_temp number(4);
begin
select empno into v_temp from emp where deptno=10;
e
转载
精选
2013-01-15 15:06:01
821阅读
1 在命令窗口中输入sqlplus /nolog2 使用connect命令以sysdba身份登录connect /as sysdba3 修改密码alter user scott identified by chao;(修改已经锁定的用户的密码)alter user scott identified by password account unlock;(锁定用户
原创
2013-08-01 11:36:01
545阅读
点赞
回滚段管理一直是ORACLE数据库管理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实例介绍ORACLE回滚段的概念,用法和规划及问题的解决。 回滚段概述 回滚段用于存放数据修改之前的值(包括数据修改之前的位置和值)。回滚段的头部包含正在使用的该回滚段事务的信息。一个事务只能使用一个回滚段来存放它的回滚信息,而一个回滚段可以存放多个事务的回滚信息。 回滚段的作用 事务回滚:当事务修改表中数据的时候,该数据修改前的值
转载
2008-07-30 21:10:27
1023阅读
Undo的作用数据的回滚一致性读表的闪回(事务,查询的闪回..)失败会话的恢复回滚rollback操作SQL> archive log list;
ORA-01031: 权限不足
SQL> conn /as sysdba
已连接。
SQL> archive log list;
数据库日志模式 存档模式
自动存档 启用
存档终点
转载
2021-04-26 13:07:54
389阅读
2评论
ORACLE 回滚段 回滚段概述 回滚段用于存放数据修改之前的值(包括数据修改之前的位置和值)。回滚段的头部包含正在使用的该回滚段事务的信息。一个事务只能使用一个回滚段来存放它的回滚信息,而一个回滚段可以存放多个事务的回滚信息。 回滚段的作用 事务回滚:当事务修改表中数据的时候,该数据修改前的值(即前影像)会存放在回滚段中,当用户回滚事务(ROLLBACK)时,ORACLE将会利用回滚
原创
2021-04-10 17:53:36
2856阅读
点赞
回滚段管理一直是ORACLE数据库管理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实例介绍ORACLE回滚段的概念,用法和规划及问题的解决。
回滚段概述
回滚段用于存放数据修改之前的值(包括数据修改之前的位置和值)。回滚段的头部包含正在使用的该回滚段事务的信息。一个事务只能使用一个回滚段来存放它的回滚信息,而一个回滚段可以存放多个事务的回滚信息。
回滚段的作用
事务回滚:当事务修改表中数据的时候,该数据修
转载
精选
2007-06-26 17:53:27
1369阅读
一、基本概念
一个表空间由若干个数据文件组成,表空间的属性可以从dba_tablespaces中获取:
SQL> desc dba_tablespaces;
TABLESPACE_NAME 名称
BLOCK_SIZE 一个blocik的大小,
&nbs
转载
精选
2011-12-17 01:35:37
1071阅读
获取本周、上周、去年同期周时间段、当前月、上个月、去年同期月份时间段、当前季度、上个季度、去年同期季度时间段、今年、去年同期年份时间段
用途:统计图
纠结原因:获取的都是时间段,可恶时间段(=@__@=)
如当前月:2011.12.01 00:00 ~ 2011.12.07 22:33
上个月:2011.11.01 00:00 ~ 2011.11.07 22:33
&nbs
原创
2011-12-09 13:49:00
3551阅读
当我们创建一张表时,oracle为我们创建一个段,也就是表相当于段,第一次创建表时,分配一个区给我们使用,区一般是8k大小,每个区有8个块,当存储数据的时候,并不是从头开始存储,因为头部已经被使用了,当一个区被用完时,oracle会再给我们分配另一个区,之后这样循环下去。当我们执行SQL语句的时候,oracle先在buffer_cache中寻找,如果
原创
2014-07-31 13:05:36
674阅读
今天一客户打电话,说对他们的表删除了很多行,但是查看表所站的块没有减少。这是因为HWM没有移动的原因。HWM如最高水位线一样,默认只有增加。
HWM对数据库的性能影响是很大的:
1,比如做全表扫描的时候。
2,在insert语
原创
2012-08-16 11:03:03
1420阅读
使用过程与函数的原则:1、如果需要返回多个值和不返回值,就使用过程;如果只需要返回一个值,就使用函数。2、过程一般用于执行一个指定的动作,函数一般用于计算和返回一个值。3、可以SQL语句内部(如表达式)调用函数来完成复杂的计算问题,但不能调用过程。所以这是函数的特色。一、存储过程1、存储过程初步--存储过程:实现搬历史表
create or replace proce
原创
2017-11-29 11:41:29
4411阅读
Oracle 的逻辑结构 ( 表空间、段、区间、块 ) ——段
数据段是一系列区间 , 在这个特定逻辑存储结构存储的数据都在一个表空间内 . 例如对于每一种数据库 对象 ( 表、索引 ) ,数据库都会分配一个或一段区间构成其对象的数据段。
A segment is a set of extents that contains all the data for a spec
原创
2009-10-22 11:13:00
1464阅读
创建回滚段
语法:
CREATE [PUBLIC] ROLLBACK SEGMENT rollback_segment
[TABLESPACE tablespace]
[STORAGE ([INITIAL integer[K|M]] [NEXT
integer[K|M]]
[MINEXTENTS integer]
转载
2009-04-01 10:47:03
1310阅读
startup nomount ##启动实例,启动第一步,ORACLE首先寻找参数文件,然后根据参数文件中的设置(内存分配设置),创建实例,分配内存、启动后台进程,nomount过程也就是启动数据库实例的过程,首先根据ORACLE_SID来决定和寻找spfile<ORACLE_SID>参数文件启动实例,在ORACLE实例启动时,在操作系统上fork的进程就依据这个ORACL
原创
2016-08-10 11:57:27
1368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