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利用函数绘图函数原型:1、直线void line(Mat& img, Point pt1,Point pt2, const Scalar& color, int thickness=1, int lineType=8,int shift=0)img – 图像.pt1 – 起点.pt2 – 终点.color – 颜色.thickness – 线宽.lineType – 线型(4联
转载 2024-03-26 09:05:52
96阅读
显示PLY和PCD文件的云图像,效果图: 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pcl/io/pcd_io.h> #include<pcl/io/ply_io.h> #include<pcl/point_types.h> #include <pcl/visualizati ...
转载 2021-09-27 13:48:00
871阅读
2评论
# Python OpenCV读取云图云是由许多三维组成的集合,它们可以表示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领域,使用云数据来进行三维重建、目标检测和姿态估计等任务。Python中的OpenCV库提供了一些函数和类,可以读取和处理云图像。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 OpenCV库来读取云图像,并提供代码示例。 ## 云图像的表示 云图像通常由的坐标和颜色信息组
原创 2023-10-11 12:13:57
618阅读
  最近在学习《深入理解OpenCV:实用计算机视觉项目解析》一书的第三章和第四章时,遇到很多编译问题,书中又没有详细的讲解环境配置和搭建过程。经过多天的捉摸、调试、排错终于将两章的程序都调试成功了,先做个记录以备忘。该书的英文名为:《Mastering OpenCV with Practical Computer Vision Projects》。一、开发环境概述  1、OpenCV版本:2.4
Point CloudContentsOverviewLayoutPaddingHeaderFeature TableSemanticsPoint semanticsGlobal semanticsPoint positionsCoordinate reference system (CRS)RTC_CENTERQuantized positionsPoint colorsPoint normal
转载 2月前
0阅读
本节涉及到的绘图函数有:用于绘制直线的line函数;用于绘制椭圆的ellipse函数:用于绘制矩形的rectangle函数:用于绘制圆的circle函数:用于绘制填充的多边形的fillPoly函数。让我们通过一个程序实例的学习来掌握OpenCV中各种绘制函数的用法。此程序的原型为OpenCV官方的示例程序,主要的脉络是定义了几个自定义的绘制函数,然后调用这些自定义的函数绘制出了两幅图一一一幅化学原
中文摘要 近年来,三维场景重建与定位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与工业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场景重建精度与定位准确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利用各种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完成对场景的精确重建与定位,是非常有价值和应用前景的研究方向。 目前这一领域中存在着许多挑战:在重建方面,使用传统方法对大场景一次性建图会产生漂移误差,同时效率较低,而采用分区域重建的方法又依赖于准确的融合技
准备工作使用工具:Python3.5 涉及包:cv2      numpy涉及函数函数:cv2.setMouseCallback()任务开始简单的程序,在图片上双击过的位置绘制一个圆圈  比如左键按下,松开,左键双击等。可以通过鼠标事件获得相对应的图片上的坐标,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做想做的事。所有鼠标事件回调函数都有一个统一的格式,不同的地方是被调用后的功能。#查看所有被支持的鼠标事件 import
博主最近在做三维重建,之前就了解过pcl库,俗话说,二维处理靠opencv,三维处理靠pcl,那么这个云库到底有什么神奇功能呢?博主才疏学浅,现在就学了如何将三维显示和一些简单的滤波,在这里,对自己,也是对广大初学者都可以做个复习和简单的介绍。首先如何将已有的三维显示,博主这里是利用深度相机直接测得的深度,帧之间通过icp获得世界坐标系下的空间位姿,在这里,我们简单来看从深度照片中提取云。
转载 2024-03-31 08:50:02
202阅读
「本文介绍了在Linux系统下由双目视觉图像获得三维云的案例,程序每一行都有注释讲解」(关于SLAM更基础的介绍打算放到本系列的前两篇文章,后面再补吧)Pangolin是Linux系统中基于 OpenGL的3D绘图库,OpenCV是应用广泛的开源计算机视觉库。本文中涉及一些使用中的常见指令。本案例实现思路如下:根据双目视觉的左右眼图像(灰度图): 通过调用
# 在Python中绘制云图的完整指南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云图是一种常用的图形表示法,特别适合于显示三维空间中的数据点。如果你是一名刚入行的小白,下面的文章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绘制云图。我们将分步进行,确保你可以轻松跟上,并掌握每一个环节。 ## 整体流程 我们将整个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使用表格进行展示: | 步骤 | 描述
原创 9月前
87阅读
作者:小毛 Date:2020-05-07 1.引言在计算机视觉发展初期,机器对客观世界的视觉感知主要依赖相机捕获的二维图像或图像序列。然而世界在欧氏空间内是三维的,图像因为仅仅捕捉了世界在某个视角下投影的信息将在对物体的尺度和几何属性表征上产生不确定性。相比之下,云(Point cloud)作为一种最原始的三维数据表征能够精准地反映物体的真实尺寸和形状结构,逐渐成为了
先说一件小事——自己被上了一课。今天被外面的人委托做一个云拼接,用到pcl库,拼接的效果奇差,无论怎么修改参数都不行。然后人家发给我一块完整的云给我看。我气不打一处来,说这块云一定是扫描出来的,不是拼接的。人家立刻就说,这实际上是用空间特征进行配准做出来的。我变得哑口无言——我太自大了,我以为自己弄不出的东西别人也弄不出。也许我被这种自大的心态蒙蔽了很久,但是我不想就这样止步不前。其实这个世
转载 2024-08-03 12:48:46
59阅读
很多人在配置OpenCV库的时候,有一栏要填写.lib文件的名字,文件多了就会很麻烦,但是有没有偷懒的方法呢?答案是有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假设我的很多个.lib文件的目录是放在E:\lib这个路径下, 首先,要打开dos界面。默认的路径都是C盘下,有个地方要注意,如果你直接就是 cd E:\lib发现还是不行的,当前路径还是没有改变。这个问题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方法1: 先切换盘符,再
转载 2024-03-29 16:09:00
55阅读
# 使用Python OpenCV实现显示的完整指南 在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的领域,云数据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表示,特别是在3D建模和物体识别中。本文将教你如何使用Python和OpenCV库来显示云数据。我们会系统地说明整个流程并逐步展开每个步骤。 ## 整体流程 首先,了解以下实现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 安装必要的库和依
原创 9月前
530阅读
问题: 1.after running catkin_make to build the pcl package this error always comes.Could not find a package configuration file provided by "pcl_conversions" with any of the following names: pcl_conversi
转载 2024-06-07 21:17:58
63阅读
目标 (Goal)加载图像( using cv::imread )创建名为 OpenCV 的窗体( using cv::namedWindow )在 OpenCV 窗体中显示图像( using cv::imshow )示例代码#include <opencv2/core.hpp> #include <opencv2/imgcodecs.hpp> #include <o
1.概述:在使用相机拍照片时,大多数人会考虑拍的好不好看,关注相机中物体坐标的并不多,但是对于地信学科来说,如果能从照片中获取物体的真实位置,对地理信息获取大有帮助,在这里面,十分关键的一步就是相机标定。相机标定的基本原理也是相对简单的,看官网中的一个示意图,很容易发现,物P(Xw,Yw,Zw),像(u,v)和相机在同一条线上(红线),如果知道多对物和像,画出他们的连线,找到的焦点就
bool pcl::visualization addCylinder(const pcl::ModelCoefficients & coefficients, const std::string &id="cylinder", int viewport): 从一组给定的系数中添加一个圆柱体;----需要7个值。bool pcl::visualization addLine(con
# Python云图科普 在数据可视化领域,云图是一种常见的图表类型,用于展示数据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密度。通过云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数据点的分布规律,发现数据中的关联性和趋势。在Python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数据可视化库来绘制云图,例如Matplotlib、Seaborn和Plotly等。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plotlib库绘制云图,并通过代码示例来演示其实现过程。
原创 2024-06-21 04:00:16
12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