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缓存,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也常被作为前端面试的一个知识点。今天我们来总结一下。分类:前端缓存分为强缓存和协商缓存两种。强缓存强缓存主要使用 Expires、Cache-Control 两个头字段,两者同时存在 Cache-Control 优先级更高。当命中强缓存的时候,客户端不会再求,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内容,并返回HTTP状态码200。1、Expires 响应头,代表该资源的过期时间,是一个
时间紧张,先记一笔,后续优化与完善。buf.clear(); while (in.read(buf) >= 0 || buf.position != 0) { buf.flip(); out.write(buf); buf.compact(); } 每日一道理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
转载 2013-05-09 20:26:00
382阅读
2评论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接入Nginx的项目一般请求流程为:“客户端→Nginx→服务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连接:“客户端→NginxNginx→服务端”,那么两个不同的连接速度不一致,就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比如浏览器的加载速度跟不上服务端的响应速度)。
原创 2023-09-08 10:05:51
1243阅读
1点赞
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接入Nginx的项目一般请求流程为:“客户端→Nginx→服务端”,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两个连接:“客户端→NginxNginx→服务端”,那么两个不同的连接速度不一致,就会影响用户的体验(比如浏览器的加载速度跟不上服务端的响应速度)。其实也就类似电脑的内存跟不上CPU速度,所以对于用户造成的体验感极差,因此在CPU设计时都会加入三级高速缓冲区,用于缓解CPU和内存速率不一致的矛盾
原创 2023-09-10 21:46:10
198阅读
120秒搞懂 nginx 反向代理反向代理,什么是反向代理,那么我们肯定想知道,什么是代理(正向代理) 自由的百科给我说了一堆balabala,不想看了.另送一句mmp, 正向代理,意思是一个位于客户端和原始服务器(origin server)之间的服务器,为了从原始服务器取得内容,客户端向代理发送一个请求并指定目标(原始服务器),然后代理向原始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将获得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客户
转载 2024-09-03 21:12:40
27阅读
一    自己缓存系列的博客缓存的基本概念HTTP浏览器缓存二    Nginx代理缓存Nginx的Web缓存服务主要由'proxy_cache'相关指令集和'fastcgi_cache'相关指令集构成;'前者'用于'反向代理时'对'后端内容源服务器'进行缓存、'后者'主要用于'对FastCGI的动态程序'进行缓存 效果: nginx 缓存是可以将'远程服
转载 2024-03-08 18:44:16
161阅读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缓冲区 缓冲器为暂时置放输出或输入数据的存储器。 缓冲器内数据自存储设备(如硬盘),放置在缓冲器中,须待机送至CPU或其他运算设备。 参见 缓存溢出 磁盘缓存 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溢出(buffer overflow),是针对程序设计缺陷,向
转载 2019-03-05 12:01:00
1152阅读
2评论
产生RST的三个条件:1. 目的地为某端口的SYN到达,然而该端口上没有正在的服务器;2. TCP想取消一个已有的连接;3. TCP接收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连接上的分节;现在模拟上面的三种情况:client:struct sockaddr_in serverAdd; bzero(&serverAdd, sizeof(serverAdd)); serverAdd.sin
本文为学习OpenGL的学习笔记,如有书写和理解错误还请大佬扶正;一,纹理缓冲区一个纹理包含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纹理采样状态和包含纹理值得数据缓冲区;1,为什么使用纹理缓冲区?纹理缓冲区也称texBO或TBO,允许我们完成一些传统纹理不能完成的工作,首先,纹理缓冲区能够直接填充来自其他渲染结果(例如变换反馈,像素读取操作或顶点数据)的数据。TBO的另一个特性上宽松的大小限制,纹理缓冲区与传统一维纹理
原创 2022-10-21 09:01:58
1560阅读
文章目录一、UDP协议格式二、UDP特点三、UDP校验和1.crc循环冗余校验2.MD5校验 一、UDP协议格式二、UDP特点1.无连接 知道对端的IP和端口号就开始传输,不需要建立链接2.不可靠 没有任何安全机制。发送端发送数据报之后,如果因为网络故障该段无法发送过去,UDP协议层也不会给应用层任何反馈信息。3.面向数据报 应用层给UDP多长的报文,UDP原样发送,既不会拆分,也不会合并4.缓
文章目录一、fork是什么及使用方法二、fork使用实例及过程解析三、缓冲区问题四、fork使用实例实例1:或的情况实例2:与的情况实例3:循环嵌套中加了\n(没有if情况)实例4:循环嵌套中没有加\n(没有if情况)实例5:循环嵌套中加了\n(有if情况) 3A3B实例6:循环嵌套中没有加\n(有if情况) 4A4B实例7:缓冲区问题 一、fork是什么及使用方法fork是什么:fork为创建
目录一:nginx缓冲区优化1.proxy_buffering2.proxy_buffer_size3.proxy_buffers4.proxy_busy_buffers_size5.proxy_max_temp_file_size和proxy_temp_file_write_size二:配置示例设定缓存文件夹大小,大于这个值,将从upstream服务器传一:nginx缓冲区优化关于缓冲, 主要是
转载 2024-03-12 15:22:32
179阅读
    最近在工作中使用了nginx,我们使用的是openresty,使用的是http proxy模块,即将nginx作为后端服务器的反向代理来使用。这里我们主要分析nginx作为反向代理服务器时的缓存管理。        这里所说的缓存指的是对后端服务器响应体的缓存,而对缓存的管理无非就是指如何高效地管理从后端服务器到客户端的响应头部
缓冲区是内存中存放数据的地方。在程序试图将数据放到计算机内存中的某一位置,但没有足够空间时会发生缓冲区溢出。 缓冲区是程序运行时计算机内存中的一个连续的块,它保存了给定类型的数据。问题随着动态分配变量而出现。为了不用太多的内存,一个有动态分配变量的程序在程序运行时才决定给他们分配多少内存。如果程序在动态分配缓冲区放入太多的数据会有什么现象?它溢出了,漏到了别的地方。一个缓冲区溢出应用程序使用这个溢
转载 2007-07-27 08:10:00
905阅读
2评论
上篇文章介绍了Nginx一个较为重要的知识点:Nginx实现接口限流。本篇文章将介绍Nginx另一个重要知识点:Nginx缓存原理。其实说到缓存技术大家应该都不会很陌生,缓存技术的基本思想其实是对用户已经访问过的内容在Nginx建立副本,如果在一段时间内(缓存尚未过期)再次访问该数据,则不需要重新发起请求获取数据,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读取到该数据,好处在于减少了Nginx与后端服务之间的网络交互,减轻
转载 2024-02-23 22:20:50
183阅读
 http块: proxy_cache_path /tmp/cache levels=1:2 keys_zone=nuget-cache:20m max_size=50g inactive=168h;server块:  proxy_cache nuget-cache; proxy_cache_valid 168h;
转载 2024-03-08 18:53:28
152阅读
LabVIEW显示缓冲区分配窗口选择工具»性能分析»显示缓冲区分配,可显示该窗口。该窗口用于确认LabVIEW为程序框图的各部分分配内存(缓冲区)的情况。勾选需要查看缓存的数据类型,单击刷新按钮。程序框图上可显示黑色小方块,表明LabVIEW在程序框图上创建的数据缓存的位置。LabVIEW为每个缓冲区分配的内存大小与LabVIEW为缓冲区分配的顶层数据大小一致。对于32位证书,顶层数据大小为4字节
缓冲区简介 操作系统有用户空间与系统空间的概念,JVM对应的JAVA进程是位于用户空间的,处于该空间的进程不能直接访问硬件设备,当JAVA进程要进行I/O操作时,只能通过系统调用将控制权交给内核,内核准备好进程所需要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拷贝到用户空间缓冲区(如下图所示)。 Java NIO中的Buffer用于和NIO通道进行交互。如你所知,数据是从通道读入缓冲区,从缓冲区
转载 2023-09-19 04:21:58
201阅读
Androird GDI之共享缓冲区机制1  native_handle_t对private_handle_t 的包裹     private_handle_t是gralloc.so使用的本地缓冲区私有的数据结构,而Native_handle_t是上层抽象的可以在进程间传递的数据结构。在客户端是如何还原所传递的数据结构呢?首先看看native_ha
转载 2024-05-20 16:23:31
183阅读
1.缓冲区每个socket被创建以后,都会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默认大小都是8k,可以通过getsocket()获取,暂时存放传输数据,防止程序在发送的时候卡阻,提高代码运行效率.首先看python的系统交互subprocess:import subprocess sub_obj = subprocess.Popen(    'l
转载 2024-05-02 18:16:02
30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