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ftp1、安装ftp组件yum -y install vsftpd2、添加ftp用户并设置密码命令:添加一个用户名为ftpuseruseradd ftpuser命令:进行设置该用户的密码passwd ftpuser3、防火墙记得开启21端口简单就是:修改iptables文件vim /etc/sysconfig/iptables在文件中有22 -j ACCEPT 下面另起一行输入跟那行差不多
转载 2024-05-22 14:51:35
768阅读
一:安装vsftpd1.安装[root@localhost jack]# yum -y install vsftpd 安装完后,有/etc/vsftpd/vsftpd.conf 文件,是vsftp的配置文件。2.添加用户和密码[root@localhost jack]# useradd ftpadmin 为ftp创建一个用户,可以用这个登录,登录后默认的路径为 /home/ft
转载 2024-04-19 12:56:22
66阅读
ftp服务器搭建,这是在服务器上搭建的,下面的上传代码功能是在另一台电脑上操作的,相当于是一台电脑往另一台电脑上传图片.双击它进去右键网站,添加ftp站点,下面的aaa是我新建好的.我这个路径选择的是nginx下面的路径,后面上传图片到这个路径下,使用nginx直接就可以访问到了,这儿设置这个路径就相当于是两台电脑直接的共享文件夹.这个ip是本机ip端口自定义就可以,21是ftp默认端口这个填上面
ftp服务工作原理21端口控制通道(无论主动还是被动先建立连接)20端口 数据传输通道(主动模式)服务器高位端口 数据传输通道被动模式客户端连接21端口 发送密码和用户 主动模式和端口 ftp服务器ftp服务器响应ack确认 通过20端口和客户端开发端口通讯客户端连接21端口 发送密码和用户 被动模式(pasv)ftp服务器ftp服务器响应ack确认 把高位端口告诉客户端 客户端发起连接f
FTP的主动模式和被动模式参考地址: https://blog.51cto.com/13688966/2105893FTP文件传输分为两种模式,主动(PORT)模式和被动(Passive)模式,用户应该用哪种?简单粗暴,直接上答案1)如果不是必须需要,不要使用FTP服务,主动/被动模式,命令/数据端口,初学者很容易一下子就被搞蒙。2)如果一定要使用FTP服务,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里面,使用
基于匿名用户的ftp登录在这里我就不对FTP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阐述,需要的可以在百度中查看。首先明确搭建环境:vmware workstation 10  rhel6.3 直接桥接 dhcp获取的IP下来开始Linux是vsftp包来建立他的FTP服务的所以首先来安装vsftp包我是通过yum来进行安装的 后台进程:vsftpd 类型:System V 服务 使用端口:20(f
几种图片服务器的对比1、直接使用ftp服务器,访问图片路径为 ftp://账户:密码@192.168.0.106/31275-105.jpg不采用这种方式,不安全容易暴露ftp账户信息2、直接使用IIS或Tomcat等服务器在项目中访问,图片少的情况可以考虑。商城网站则不行,图片访问处理需搭建图片服务器3、ftp+nginx服务器,ftp负责上传图片,nginx负责图片的访问 
转载 2024-03-24 09:49:36
109阅读
主动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客户程序在控制通道上,使用PORT命令告诉FTP服务器自己这边的数据传输端口,然后FTP从20端口向这个端口发起一个连接。连接建立后,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就可以使用这个连接传输数据了,例如:传诵的文件、ls等命令的结果等。因此,在主动模式FTP数据传输通道是反向建立的,它从 FTP服务器端向客户端发起。   在
原创 2016-03-24 22:16:37
644阅读
         FTP是我们常用到的一种下载方式。          FTP Port模式FTP Passive模式这两种行为迥异,在过去,客户端缺省为active(port)模式;近来,由于Port模式的安全问题,许多客户端的FT
原创 2006-09-17 08:21:00
1461阅读
FTP是仅基于TCP的服务,不支持UDP。 与众不同的是FTP使用2个端口,一个数据端口和一个命令端口(也可叫做控制端口)。通常来说这两个端口是21(命令端口)和20(数据端口)。但FTP工作方式的不同,数据端口并不总是20。这就是主动与被动FTP的最大不同之处。 (一)主动FTP 主动方式的FTP是这样的:客户端从一个任意的非特权端口N(N>1024)连接到FTP服务器的命令端口,也就
转载 精选 2012-07-02 15:15:45
514阅读
  FTP是仅基于TCP的服务,不支持UDP。 与众不同的是FTP使用2个端口,一个数据端口和一个命令端口(也可叫做控制端口)。通常来说这两个端口是21(命令端口)和20(数据端口)。但FTP工作方式的不同,数据端口并不总是20。这就是主动与被动FTP的最大不同之处。 (一)主动FTP 主动方式的FTP是这样的:客户端从一个任意的非特权端口N(N>1024)连接到FT
转载 精选 2012-03-21 18:00:51
344阅读
  FTP是仅基于TCP的服务,不支持UDP。 与众不同的是FTP使用2个端口,一个数据端口和一个命令端口(也可叫做控制端口)。通常来说这两个端口是21(命令端口)和20(数据端口)。但FTP工作方式的不同,数据端口并不总是20。这就是主动与被动FTP的最大不同之处。 (一)主动FTP 主动方式的FTP是这样的:客户端从一个任意的非特权端口N(N>1024)连接到FTP服务器的
转载 2012-07-05 14:25:29
404阅读
# 如何实现“ftp 打开docker”? ## 一、整体流程 为了帮助你理解如何实现“ftp 打开docker”,我会给你一个简单的步骤表格,然后逐步解释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和相应的代码。 | 步骤 | 操作 | |------|------| | 1 | 安装 vsftpd(一个支持虚拟用户的 FTP 服务器) | | 2 | 配置 vsftpd,创建一个ftp用户 | |
原创 2024-05-01 03:32:03
34阅读
# Android FTP 文件传输:入门指南 在本指南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在Android应用程序中实现FTP文件传输。这可以帮助您在需要与远程服务器交互时,上传或下载文件。我们将分步骤完成整个流程,同时提供代码示例。以下是该流程的详细描述。 ## 整体流程 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Android FTP连接和文件传输: | 步骤 | 描述
原创 8月前
57阅读
安卓手机与电脑无线传输文件(利用ftp服务)手机与电脑无线传输文件,手机开启ftp服务,电脑能够对手机内全部文件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上传、下载、新建、删除等,而且手机和电脑能够双向传输,很方便。手机端安装的软件以swiftp、ES文件管理器、文件大师为例,ES文件管理器和文件大师不但支持手机与电脑互传文件,而且支持手机与手机互传文件。电脑端推荐flashfxp工具。一、手机安装swiftp(swi
一、搭建nginx服务器参照我这个博客,直接走到第7步就行,第8条不要看了, ,当你显示出第7条结果的时候, 输入以下命令,修改nginx的配置文件,直接复制,替换原有的, 键入以下命令vim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进入文件,把原有的替换成如下,把/home/ftpuser/www设置为根目录#user nobody; worker_process
转载 2024-04-02 19:39:48
190阅读
 关于文件服务器很多实现方法,比如采用阿里的分布式文件系统FastDFS,以及自己内部搭建FTP服务器,这里记录一下关于nginx搭建FTP文件系统流程。     ftp服务器搭建的步骤网上也是很多,这里贴一下具体流程,方便以后参考:   yum -y install vsftpd  useradd ftpuser  (添加用户)&n
转载 2024-03-21 08:56:23
160阅读
PS: nginx 配置虚拟主机的三种方法 PS:html就是基础的root目录sbin放置脚本文件的地方,启动和关闭PS:安装时候遇见的问题 1.无法访问客户端 解决办法: 把防火墙关掉 2.不显示nginx页面,在nginx 配置页面添加 index.htmlPs:最最重要的就是看日志----------------------配置文件讲解PS: 一个Server就是一个虚拟主机PS
转载 2024-08-19 19:18:46
364阅读
FTP主动模式FTP被动模式所需的端口2010-12-07 11:24:32   来源:网络   评论:0 点击:470FTP是仅基于TCP的服务,不支持UDP。 与众不同的是FTP使用2个端口,一个数据端口和一个命令端口(也可叫做控制端口)。通常来说这两个端口是21(命令端口)和20(数据端口)。但FTP 工作方式的不同,数据端口并不总是20。这就是主动与被动FTP的最大不
转载 精选 2015-07-16 12:04:36
812阅读
    主动模式:由服务器主动连接客户机建立数据链路。客户机由大于 1024 的的 N 端口向 FTP 服务器的 21 号端口发出一个连接请求,请求建立命令链路,然后 FTP 服务器由 21 号端口向客户机的 N 端口回应,确认建立命令链路
转载 2023-11-28 09:34:27
111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