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logrotate指令,可让你轻松管理系统所产生的记录文件。它提供自动替换,压缩,删除和邮寄记录文件,每个记录文件都可被设置成每日,每周或每月处理,也能在文件太大时立即处理。您必须自行编辑,指定配置文件,预设的配置文件存放在/etc目录下,文件名称为logrotate.conf。配置选项说明compress:通过gzip 压缩转储旧的日志 nocompress:不需要压缩时,用这个参数 c
转载 2024-10-13 17:50:33
625阅读
偶然发现access.log有21G大,所以将其切割。Nginx 是一个非常轻量的 Web 服务器,体积小、性能高、速度快等诸多优点。但不足的是也存在缺点,比如其产生的访问日志文件一直就是一个,不会自动地进行切割,如果访问量很大的话,将 导致日志文件容量非常大,不便于管理。当然了,我们也不希望看到这么庞大的一个访问日志文件,那需要手动对这个文件进行切割。在 Linux 平台上 Shell
转载 2024-04-24 11:08:29
757阅读
一、Nginxaccess日志按日按时切割的实现方法    nginx的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日志切割了,不能在配置文件中直接配置日志的分割。我们也习惯了在nginx的日志里直接来一句:access_log logs/ access.log; error_log logs/error.log;    但这样会有一个问
转载 2024-07-08 10:30:45
87阅读
有没有发现Apache生成的日志文件一天比一天大,不是一般大,若你apache安装在C盘,那可惨了,不几天硬盘就满了,太恐怖了,有没有办法优化一下日志,让它不那么大?答案是有的。一、停止Apache服务,删除Apache下/logs/目录中的error.log和access.log文件。二、打开Apache的conf/httpd.conf配置文件,找到以下配置信息: ErrorLog logs
转载 2024-04-30 15:22:19
381阅读
分析 fastcgi_temp 错误以及 Nginx 的 Buffer 机制 最近在使用 phpMyAdmin 的时候,发现一个很让人蛋疼的问题,在每次修改表结构时,页面没有载入完成就自动停止了。因为一直使用 svn/trunk 版本的 PMA,开始以为是程序的问题,但是换成 stable 版本后,问题依旧存在,显然走错了方向。于是再查 error.log,终于找到的症结所在。日志中显示
转载 2024-03-21 19:14:25
107阅读
分析 fastcgi_temp 错误以及 Nginx 的 Buffer 机制 最近在使用 phpMyAdmin 的时候,发现一个很让人蛋疼的问题,在每次修改表结构时,页面没有载入完成就自动停止了。因为一直使用 svn/trunk 版本的 PMA,开始以为是程序的问题,但是换成 stable 版本后,问题依旧存在,显然走错了方向。于是再查 error.log,终于找到的症结所在。日志中显示类似下面的
转载 2024-03-27 11:03:07
75阅读
上一章节主要讲解了nginx的常用命令,这一章节重点讲解nginx的配置文件。 nginx配置文件路径不同安装方式,nginx的文件存放路径也有所不同。源码编译安装方式:在安装目录下的conf目录下,比如我的安装目录是/usr/local/nginx,那么他的配置文件就在/usr/local/nginx/conf目录下。yum安装方式:在/etc/nginx/目录(主配置
转载 2024-06-20 04:55:13
162阅读
计算机二级access题库 答案在文末1.在Access数据库中,一个关系就是一个【 A】。A)二维表     B)记录C)字段     D)数据库 综合数据2. 设有部门和员工两个实体,每个员工只能属于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可以有多名员工,则部门与员工实体之间的联系类型是【B 】。A)多对多  &
转载 2024-08-22 19:56:52
103阅读
我们知道,nginx会将访问日志写入到logs/access.log日志文件中,天长日久,access.log文件就会越来越大,如果访问量巨大,并不用多长时间,access.log文件的体积就会变得非常大,对于我们的管理工作来说,这是不利的,首先,当我们打开一个非常大的日志文件时,就会比较慢,而且,从一个非常大的日志中找到某个时间段的日志也会比较慢。 例如: 使用命令访问nginx服务器10000
转载 2024-03-18 14:51:24
296阅读
目录:导读前言一、Python编程入门到精通二、接口自动化项目实战三、Web自动化项目实战四、App自动化项目实战五、一线大厂简历六、测试开发DevOps体系七、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八、JMeter性能测试九、总结(尾部小惊喜) 前言项目背景: 1、服务器的硬件配置(48核120G内存2T硬盘); 2、网络部署结构,用户请求报文首先进入负载均衡NginxNginx后端负载两台Tomcat。现象描
Nginx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服务器和反向代理服务器,是一个高度模块化的web服务器,和Apache的模块化不同,Nginx的模块不支持动态编译,Nginx要加入新的第三方模块的时候,必须先下载模块,然后重新编译Nginx,而Apache只需要将新加入的模块编译成so文件,然后配置文件指定是否加载即可,无需重新编译Apache。并且Nginx的rewrite模块会使用正则表示式进行匹配,因此需要
目录:导读前言一、Python编程入门到精通二、接口自动化项目实战三、Web自动化项目实战四、App自动化项目实战五、一线大厂简历六、测试开发DevOps体系七、常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八、JMeter性能测试九、总结(尾部小惊喜) 前言项目背景: 1、服务器的硬件配置(48核120G内存2T硬盘); 2、网络部署结构,用户请求报文首先进入负载均衡NginxNginx后端负载两台Tomcat。现象描
Nginx高性能的原因1、线程池在 Nginx 之前,Web 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大多是“Per-Process”或者“Per-Thread”,对每一个请求使用单独的进程或者线程处理。这就存在创建进程或线程的成本,还会有进程、线程“上下文切换”的额外开销。如果请求数量很多,CPU 就会在多个进程、线程之间切换时“疲于奔命”,平白地浪费了计算时间。Nginx 则完全不同,“一反惯例”地没有使用多线程,而
转载 2024-09-05 15:50:23
27阅读
Nginx访问日志主要有两个参数控制: log_format #用来定义记录日志的格式(可以定义多种日志格式,取不同名字即可) access_log #用来指定日至文件的路径及使用的何种日志格式记录日志# log_format main '$remote_addr - $remote_user [$time_local] "$request" ' #
转载 2024-02-12 14:01:53
785阅读
昨天调试 nginx 的时候, 转发都配置好了, 结果登录之后又跳到了登录页面, 顿时一脸懵逼;然后在别的地方看了下配置, 拷贝过来之后就可以正常登录的. 而拷贝过来的配置的一个关键的指令就是 proxy_cookie_path, 这不禁引起了我的好奇, 遂撰此文记录, 避免下次踩坑.proxy_cookie_path 语法proxy_cookie_path source target;sourc
日志的关键性就不用多说了,对于网站的日志来说,如果网站访问量较大,每天产生的日志也是非常庞大的,nginx默认都是将日志写入到指定的日志文件中,如果日志文件变得非常大,那么自然的写入日志就较慢,如果我们需要分析日志,对于几百兆或者几G的文件,分析起来也很不方便,这里我采用的是系统自带日志轮询logrotate 对nginx 日志进行割切。logrotate配置logrotate 的主配置文件在/e
转载 2024-08-15 11:17:17
363阅读
limit_req介绍文档nginx自带的ngx_http_limit_req_module是漏桶算法实现的请求限流模块。示例配置http { # 区域名称为limit_ip,大小为10m,同一个请求IP限流为每秒1次请求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limit_ip:10m rate=1r/s; # 同一个后端URI限流
转载 2024-03-18 08:24:28
75阅读
熟悉SQL SERVER 2000的数据库管理员都知道,其DTS可以进行数据的导入导出,其实,我们也可以使用Transact-SQL语句进行导入导出操作。在Transact-SQL语句中,我们主要使用OpenDataSource函数、OPENROWSET 函数,关于函数的详细说明,请参考SQL联机帮助。利用下述方法,可以十分容易地实现SQL SERVER、ACCESS、EXCEL数据转换。&nb
qduoj测实数据上传流程我们在本地通过网页按钮(路径)把本地的测试数据上传到oj-backend的data文件中,以题目id重命名数据包,我们判题是通过题目id号来查找测实数据,转化为md5码与提交生成的md5码比对。 上传到web服务器流程(任何服务器上传包都是有一个大小限制的,阿里云服务器由于服务器开放 web 上传大文件功能会严重增加服务器性能负载并影响服务器稳定性,目前轻云和虚拟主机 w
正文指令:open_file_cache_valid设置检查open_file_cache缓存的元素的时间间隔。指令:open_file_cache_min_uses设置在由open_file_cache指令的inactive参数配置的超时时间内, 文件应该被访问的最小次数。如果访问次数大于等于此值,文件描述符会保留在缓存中,否则从缓存中删除。(8)  日志相关指令:access_log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