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7月27日,云+社区技术沙龙第24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圆满落幕。本期沙龙特邀请腾讯云技术专家对腾讯云全栈物联网产品进行了深度揭秘,针对腾讯云IoT全栈产品中的IoT平台、边缘计算、物联网安全、物联网操作系统、AIoT这五个产品进行全面的技术剖析和满满干货分享。下面是邓煜平老师关于如何快速构建边缘AI能力,云边协同对接,以及基于边缘AI能力的实践案例的分享。前言今天主要想跟大家
前言shineblink core 开发板(简称Core)的库函数支持NBIOT通信功能,所以只用几行代码即可实现基于M5311 NB模块的联网通信(TCP, UDP, MQTT)功能。这里我们主要介绍通过TCP实现联网通信的功能,更多关于TCP, UDP, MQTT通信请前往shineblink.com 了解。一、本例程实现功能Core通过M5311 NB-IOT模块和指定的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转载 2024-05-31 11:05:15
52阅读
NB-IoT关键技术、应用前景、后续演进摘要:基于窄带物联网(NB-IoT)的技术特点、组网方法及潜在应用场景,本文指出了NB-IoT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NB-IoT的数据安全与传输可靠性,NB-IoT向WB-IoT(宽带物联网)演进的问题,以及物联网设备连接需求的低、中、高速率共存的问题。同时,本文还展望NB-IoT发展的美好前景,认为多速率物联网设备的研究将是下一阶段NB-IoT发展
CDMA 1X通信网 WAP2.0业务技术体制 (V1.0) 前 言  近10年以来,移动通信(包括数据和语音)和Internet几乎成为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两项技术。而Internet上大量的信息资源和移动通信的漫游特性正是人们对它们情有独钟的原因。如何结合它们的技术优势,在不受信息源的限制和用户访问时位置限制的同时,以统一的标准向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多媒体信息
转载 2023-11-22 20:44:57
114阅读
Zigbee基础知识笔记平台协议 TI ZStack-CC2530-2.5.1azigbee 相关概念无线传感网络协议栈IEEE 802.15.4标准概述ZigBee协议体系结构ZigBee协议物理层(PHY)物理层内容介质接入控制子层( MAC )MAC层功能网络层(NWK)网络层功能:应用层( APL)应用支持层功能ZigBee设备对象的功能应用程序框架( AF ):Zigbee基本概念设备
本文是VT Network公司的商业拓展主管Patrick Robinson针对低功耗广域网络,尤其是NB-IoT的一些看法。作者正在运营者一张Sigfox的网络,有一些低功耗广域网络运营经验。在译者看来,文中对NB-IoT的有些看法虽有些不妥,但其提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思考,故发布本文,供业内同仁来探讨。起源Patrick在无线领域工作了16个年头,随着无线技术的成熟,尤其是基于物联网的低功耗广域
5G真的来了?对,NB-IoT来了5G愿景虽好,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国内过早商用5G,意味着4G百米赛跑还没结束,5G马拉松又开启了,4G网络建设成本如何收回? 近期,从摩拜在蜂窝物联现网下进行端到端测试,到友商ofo小黄车装上NB-IoT,再到媒体无事生非的对标鹰潭全域网络覆盖下的中国移动、电信全城PK NB-IoT;甚至还传闻某家厂商近期一次性采购了百万级别的NB-IoT模块应用于某行业市
1. JAVA技术体系1.1 Java程序员 ·高级特性 反射、泛型、注释符、自动装箱和拆箱、枚举类、可变参数、可变返回类型、增强循环、静态导入 ·核心编程 IO、多线程、实体类、集合类、正则表达式、XML和属性文件 ·图形编程 AWT(Java2D/JavaSound/JMF)、Swing、SWT、JFace ·网路编程 Applet、Socket/TCP/UDP、NIO、RMI、CORBA ·
软件架构设计 技术体制 软件架构设计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系统的整体结构和组织方式。一个良好的软件架构设计能够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易维护和可扩展。而技术体制是指在软件架构设计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和流程。合理的技术体制能够提高软件架构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在软件架构设计中,常使用的技术体制包括分层体制、模块化体制和面向对象体制等。下面我们逐一介绍这些技术体制的特点和应用。 1.
原创 2023-12-25 08:21:18
187阅读
  云计算历经10年发展,已经从早年谈论“什么是云计算、云的特征”等技术问题,发展到今天“政务云、交通云、电力云”等一些列业务问题。这是技术的进化,更是行业对其深入理解的有效输出。于是云计算已经真正成为诸如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图(Hyper-Cycle)第五阶段的“成熟期”。但即便如此,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他们IT系统上云仍然没有捷径,仍然需要从头开始。  今天的云市场云雾缭绕,有国内
 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是LPWAN,其中尤其以NB-IoT和eMTC最为代表。NB-IoT和eMTC各有优劣,使用场景互有不同。低功耗可以说是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本着关注低功耗的方向,适当了解NB IoT在整个LTE中的位置,NB-IoT的协议,重点关注NB-IoT低功耗部分。1.NB-IoT背景NB-IoT属于LPWAN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为物联网而设计的窄带无线技术。NB-IoT是由3GP
转载 2024-04-29 20:47:21
69阅读
概述NB-Iot硬件平台:有方N21模块。OneNet 文档中心:https://open.iot.10086.cn/doc/art398.html#97。接入流程:用户注册—>创建产品—>添加设备—>模块接入数据交互步骤一:用户注册进入 OneNet 平台注册,登录注册页面地址: https://open.iot.10086.cn 进行产品注册。步骤二:创建产品和添加设备步骤
转载 2024-05-13 17:44:38
177阅读
NBIoT是什么NB-IoT,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窄带物联网,是一种专为万物互联打造的蜂窝网络连接技术。顾名思义,NB-IoT所占用的带宽很窄,只需约180KHz,而且其使用License频段,可采取带内、保护带或独立载波三种部署方式,与现有网络共存,并且能够直接部署在GSM、UMTS或LTE网络,即2/3/4G的网络上,实现现有网络的复用,降低部署成本,
802.11n是在802.11g和802.11a之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理论速率最高可达600Mbps(目前业界主流为300Mbps)。802.11n可工作在2.4GHz和5GHz两个频段。802.11n标准至2009年才得到IEEE的正式批准IEEE 802.11ac,理论上,它能够提供最多1Gbps带宽进行多站式无线局域网通信,或是最少500Mbps的单一连接传输带宽;802.11ac每个通道
NBIOT设备一般都有省电要求,当前省电技术技术主要有: 一、 DRX • DRX周期在eNB配置,通过系统消息广播给UE。 • UE在空闲态时,每DRX周期监听一次寻呼信道,检查是否有下行业务到达。 • EPC在UE处于空闲态时接收到下行数据包,会缓存数据包,寻呼UE,触发UE建立空口连接,然后再转发下行数据包。 • NB-IoT的DRX周期取值范围为:1.28s,2.56s,5.12s 或者1
注:内核版本4.14.119一、问题1. 超时重传的timeout设置和次数1.1 RTO设置超时重传RTO的值和rtt有关,即通过rtt可以计算出RTO。RTO的取值范围是[TCP_RTO_MIN(HZ/5), TCP_RTO_MAX(120HZ)],RTO的具体计算此处不展开。1.2重传次数1.2.1 三次握手的重传次数 在三次握手时,重传次数时可以确定的。net.ipv4.tcp_syn_r
NBIoT模组NB35-A开发(3)— 使用UDP模拟CoAP协议连接到EMQ一、直接发送消息到EMQ先发送一条消息到EMQ再说,关于EMQ的CoAP使用可以参考:创建一个UDPsocketAT+NSOCR=DGRAM,17,0得到socket编号1 接下来使用这个socket发送到EMQAT+NSOST=1,39.96.35.207,5683,47,420369495562b46d7174740
转载 5月前
200阅读
1. 分区引导1.1 基本概念        引导扇区:硬盘的0柱面、0磁头、1扇区(也叫主引导记录MBR),大小为512Byte。        分区表(DPT):位于主引导分区,从偏移01BEH开始到偏移01FDH结束的64字节。        活动分区DBR:DB
转载 2024-07-11 05:45:57
87阅读
基本概念:1.频带:信道上,允许通过的信号最高频率与信号最低频率的差值(当差值较大时,频带就是信号最高频率),频带的单位是Hz;2..带宽:又叫频宽,是指在固定的的时间可传输的资料数量,亦即在传输管道中可以传递数据的能力。在数字设备中,频宽通常以bps表示,即每秒可传输之位数。在模拟设备中,频宽通常以每秒传送周期或赫兹 (Hz)来表示(即每秒钟电信号的震荡次数);两者是由网络系统的编码方式建立联系
雕爷学编程,Arduino动手做,开源硬件,创客传感器, 太阳能电池模块 37款传感器与模块的提法,在网络上广泛流传,其实Arduino能够兼容的传感器模块肯定是不止37种的。鉴于本人手头积累了一些传感器和模块,依照实践出真知(一定要动手做)的理念,以学习和交流为目的,这里准备逐一动手试试做实验,不管成功与否,都会记录下来---小小的进步或是搞不定的问题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