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记录一下这次作业历程,并且笔者了解到很多同志饱受作业折磨,遂简单分享一下个人完成作业的历程,以下内容仅为本人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仅作参考O(∩_∩)O作业要求1、本作业的链接【完成本次作业用到的代码文件,列出网盘链接,https://pan.baidu.com/xxx】2、数据来源及概述【1.列出数据的下载链接,或者说明数据的采集方法。2.概述数据的背景与内容。3
Spring.xml配置文件中 <mongo:options connections-per-host="8" threads-allowed-to-block-for-connection-multiplier="4" connect-timeout="1000" max-wait-time="1500" auto
转载 2023-06-18 11:47:49
210阅读
1、批量插入与逐条插入的性能差异实测本地MongoDB插入10万条数据,逐条插入需要40秒,批量插入仅需2.3秒。单本地批量插入数据的性能就远远超过逐条插入数据的性能。如果使用远程数据库,那么这个I/O导致的时间消耗会比这个差异许多倍。那么,我们怎么正确的批量插入数据呢? 下面推荐两个案例:使用Redis批量插入一次性数据import redis import json import pymong
转载 2023-08-17 02:00:22
280阅读
四个方面进行 cpu/io 方面的优化处理: 1.集群架构上进行读写分离。所有查询优先考虑在从库上读取,写操作在主库上执行。避免主库混合读写压力过大,也减少主库上读写记录的锁冲突。connection string中readPreference 设置成secondarypreferred,C++ 驱动版本升级为3.1.3 mongo-cxx-driver(驱动升级,读写分离才生效) 。2.热表m
转载 2023-08-20 13:58:16
299阅读
学习mongodb过程中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向mongos中导入大约1G的数据,变得越来越慢,甚至进度条一直不走了(之前也插入过1G数据,没遇到这种情况)。自己摸索了好久,终于解决。解决方法,与大家分享开始我以为是不是数据处理的时候出了问题,然后我又将需要导入的数据重新预处理,之后操作,还是不行,也是上述情况。之后我又以为是mongodb集群崩了,重新搭建复制集+分片,再导入数据,还是上述问题。
转载 2020-09-27 14:05:00
416阅读
官方查询地址:https://docs.mongodb.com/v3.2/tutorial/manage-the-database-profiler/在很多情况下,DBA都要对数据库的性能进行分析处理,找出降低性能的根源而Mongo就有一种分析工具来检测并追踪影响性能的查询---Profile有两种方式可以控制Profiling的开关和级别,第一种是直接在启动参数中进行设置,如下:如果想要全局开
转载 2023-08-08 07:26:51
118阅读
# Kettle 写入 MongoDB 的原因及解决方案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显得尤为重要。Kettle(Pentaho Data Integration)作为一款流行的开源 ETL 工具,被广泛用于数据的提取、转换与加载(ETL)。然而,在使用 Kettle 将数据写入 MongoDB 时,有些用户反馈操作速度较慢,影响了整套数据处理的效率。本文将探讨导致 Kettle 写入 Mo
原创 10月前
95阅读
在进行MongoDB大数据量写入的情况下,Mongo同步出现过很多问题。简单记录一下:同步数据过慢:可参考https://yq.aliyun.com/articles/47336同步数据异常导致占用连接池资源:sharded connection to xxx not being returned to the pool SHARDING [conn32380] could not autospl
转载 2023-07-05 10:58:14
537阅读
mongodb想速成吗,这个系列教程你可以看看(2)1、mongodb简介MongoDB 是由C++语言编写的,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开源数据库系统。在高负载的情况下,添加更多的节点,可以保证服务器性能。MongoDB 旨在为WEB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将数据存储为一个文档,数据结构由键值(key=>value)对组成。MongoDB 文档类似于 JSO
转载 2024-07-02 20:33:17
41阅读
简述速度与持久性的关系要理解MongoDB实现持久性的方法,需要先理解一些思想。 在数据库系统领域内,写速度和持久性存在一种相反的关系。 写速度可以理解为在给定时间内数据库可以处理的插入、更新和删除操作的数量。持久性则是指数据库保持这些写操作结果不变的时间长短。举例来说,假设要向数据库写100条50KB的记录,随后立即切断服务器的电源。机器重启后这些记录能恢复么?答案是——有 可能,这取决于数据库
转载 2023-10-04 13:27:10
120阅读
应用性能高低依赖于数据库性能,MongoDB 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 WEB 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本文针对实时监控 MongoDB 数据库,总结了一些使用的工具以及需要重点注意的性能方面。实时监控 MongoDB 工具MongoD
Mongodb1 1、创建目录 mkdir -p /home/wilde/mongodb/conf mkdir -p /home/wilde/mongodb/mongos/log mkdir -p /home/wilde/mongodb/config/data mkdir -p /home/wilde/mongodb/config/log mkdir -p /home/wilde/mongod
转载 6月前
12阅读
# MongoDB4 写入解决方案 MongoDB 是一款非常流行的 NoSQL 数据库,但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写入操作变慢的情况。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解决 MongoDB 写入的方法。 ## 问题分析 导致 MongoDB 写入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数据库负载过高、索引不合理、服务器配置不足等。在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进行问题分析,找出导致写入的根本原因。 ## 解决方案 #
原创 2024-06-05 03:59:04
40阅读
# MongoDB写入速度解析及优化方法 MongoDB是一个非常流行的开源文档数据库,广泛应用于各种大数据应用和实时数据处理场景。然而,在实际使用中,有时我们可能会遇到MongoDB写入速度的问题。本文将介绍MongoDB写入速度的原因,并提供一些优化方法来提高写入性能。 ## 1. 为什么MongoDB写入速度MongoDB写入速度可能有多种原因。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原创 2023-09-27 23:45:28
1583阅读
英文原文:How to speed up MongoDB Map Reduce by 20x     编译:王果  (2013年7月发表于CSDN资讯)自从MongoDB被越来越多的大型关键项目采用后,数据分析也成为了越来越重要的话题。人们似乎已经厌倦了使用不同的软件来进行分析(这都利用到了Hadoop),因为这些方法往往需要大规模的数据传输,而这些成本相当
转载 2023-09-26 17:14:52
308阅读
随着大数据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不再满足离线数据加工计算的时效,实时数据需求已成为数据应用新常态。伴随着实时分析需求的不断膨胀,传统的数据架构面临的成本高、实时性无法保证、组件繁冗、运维难度高等问题日益凸显。为了适应业务快速迭代的特点,帮助企业提升数据生产和应用的时效性、进一步挖掘实时数据价值,实时数仓的构建至关重要。本文将分享如何基于 Apache Doris 和 Apache Flink 快速构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朋友的MongoDB遇到性能问题,问题是这样的:主库更新了数据,其中一个从库时读取,配置了后发现有延迟,比如更新50条,从库只能读取50%的数据,如何解决?解决思路:1) 监测一下网络看是否有瓶颈2) 确认主从配置是否一致 (CPU、内存和IO)3) 使用WriteConcern把数据同步写到从机那么WriteConcern是怎么把数据同步写到从机的,下面介绍一下MongoDB
測试环境:               服务器:X86 pcserver   共6台               cpu:  单颗8核           
redis集群原理之官方的Redis Cluster方案redis是单线程,但是一般的作为缓存使用的话,redis足够了,因为它的读写速度太快了。   官方的一个简单测试:测试完成了50个并发执行100000个请求。设置和获取的值是一个256字节字符串。结果:读的速度是110000次/s,写的速度是81000次/s     在这么快的读写速度下,对于一般程序来说足够用
分片架构集群,有5个分片,在mongos上查询一个集合,查询语句为: db.competitiveBoardInfo.findOne() 查询非常,需要2分钟左右。 如果在5个分片的mongod上执行,则很快几乎瞬间返回结果。 db.competitiveBoardInfo.find().limi ...
转载 2021-08-12 10:27:00
1860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