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及存储器架构 华大电子MCU CIU32F011x3、CIU32F031x5 器件是基于 ARM Cortex M0 处理器的 32 位通用微控制器存储器芯片。采用了哈佛结构,具有低中断延迟时间和低成本调试特性,而且高集成度和增强的特性使这颗处理器 适合于那些需要高性能和低功耗微控制器的市场领域。预先定义的存储器映射和高达 4GB 的存储空间,充分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4.1. 系统
前言: 最近参加某公司面试时,被问到为什么采用MPU+MCU架构,而不是纯MPU,或是纯MCU,于是便对网上的资料进行了一些总结。 参考: https://zhuanlan.zhihu.com/p/106860696 utm_source=wechat_session 背景: MPU的全称叫Micro Processor Unit,MCU的全称是Mirco Controller Unit MCU
转载 2024-02-01 18:36:18
15阅读
应用程序架构简单的前后台顺序执行程序:多数人的使用方法,无需考虑程序的具体架构,直接通过顺序编写应用程序即可;时间片轮询法: 介于顺序执行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种方法;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编写的最优办法,对mcu ram 有一定的要求。详细介绍顺序执行法这种方式较为简单,实时性,并行性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是一种不错的选择,程序设计简单,思路较为清晰,但是当应用程序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流程图,
转载 2023-10-08 20:44:13
226阅读
MCU的主要组成有:内核、储存器、外设。大部分刚接触MCU的人员一般是从关注外设的使用开始,但对于要深入理解MCU工作原理,了解MCU的内核、储存器这两部分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将以Cortex-M3内核为例对MCU的内核做一个简要分析。主要关注以下三个问题: 问题一、定义:Cortex-M3内核是什么? 问题二、结构:Cortex-M3架构是怎么样的? 问题三、功能:Cortex-M3架构各模块
转载 2023-09-04 12:50:31
741阅读
大致应用程序的架构有三种: 1. 简单的前后台顺序执行程序,这类写法是大多数人使用的方法,不需用思考程序的具体架构,直接通过执行顺序编写应用程序即可。 2. 时间片轮询法,此方法是介于顺序执行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种方法。 3. 操作系统,此法应该是应用程序编写的最高境界。1 顺序执行法这种方法,这应用程序比较简单,实时性,并行性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是不错的方法,程序设计简单,思路比较清晰。但是当
转载 2023-12-09 15:30:03
63阅读
很多程序员小朋友问我如何去进阶到架构师,除了时间和积累以外,更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快速进阶!架构思维自顶向下构建架构要点主要如下:1.首先定义问题,而定义问题中最重要的是定义客户的问题。定义问题,特别是识别出关键问题,关键问题是对客户有体感,能够解决客户痛点,通过一定的数据化来衡量识别出来,关键问题要优先给出解决方案。2.问题定义务必加入时间维度,把手段/方案和问题定义区分开来。3.问
逻辑架构MySQL的进阶,深入底层,在介绍之前,先放出这张图,然后再逐一解释: MySQL的逻辑架构分为下面这几层:1.连接层 最上层是一些客户端和连接服务,包含本地sock通信和大多数基于客户端/服务端工具实现的类似于TCP/IP 的通信。主要完成一些类似于连接处理、授权认证、及相关的安全方案。在该层上引入了线程池的概念,为通过认证安全接入的客户端提供线程。同样在该层上可以实现基于SSL的安全链
近几年,随着多部委及地方政府对数字化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涌现了一大批相关的企业,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品质参差不齐的数字工厂系统产品,很多企业在购买、实施后往往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在数字化改革的进程中,企业应该怎么做呢?智能制造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工业软件及现代管理思想在制造企业全领域、全流程的系统应用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在现代工业改革推进进程中,企业很难做到“自感知、自学
MCU(Micro Controller Unit)中文名称为多点控制单元,又称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是指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及其发展,将计算机的CPU、RAM、ROM、定时数器和多种I/O接口集成在一片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为不同的应用场合做不同组合控制。 MCU的分类: MCU按其存储器类型可分为MASK(掩模)ROM、OTP(一次性可编
一、什么叫mcuMcu其实就是单片机,它是英文Microcontroller Unit的简称,中文名字叫微控制器。这个时候可能很多又要问了:单片机是什么?单片机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可以用来做智能电子产品的芯片,具体看下图。大家每天有90%的几率能接触到基于单片机这种芯片开发的产品。比如说家里的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空调、洗衣机内部其实都是使用单片机配合不同电路去实现的。除此以外,结合物联网,单片机
转载 2023-10-01 15:22:56
221阅读
目录Cortex-M 系列产品线Cortex-M0结构框图Cortex-M0特性Cortex-M0工作模式Cortex-M0工作状态Cortex-M0的寄存器Cortex-M0的中断和异常Cortex-M0的指令集Cortex-M 系列产品线Cortex-M系列是由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开发的一系列32位微控制器(MCU)内核。以下是Cortex-M系列的一些常见产
STM32 MCU结构简述首先STM32 MCU是什么? 其实他就是一个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ler Unit)NVIC嵌套向量中断控制器(Nested Vectored Interrupt Controller)(优先级)作用用于为中断分组,从而分配抢占优先级和响应优先级SysTick系统节拍定时器(system TIck )作用具有自动重载和溢出中断功能,所有基于Cortex_M
32位MCU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工业控制领域是较有特点的一个领域之一。不同于消费电子用量巨大、追求极致的性价比的特点,体量相对较小的工业级应用市场虽然溢价更高,但对MCU的耐受温度范围、稳定性、可靠性、不良率要求都更为严苛,这对MCU的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流程都有一定的质量要求。消费电子市场不振,MCU需求逐年下降。受疫情和经济下行影响,消费电子市场承压,需求不振。近年来,整个消费电子市场对
mcs-51的结构使其特别适用于实时控制、智能仪表、分布式控制系统8051家族成员:(该分栏以STC89C52为例)一,芯片名称介绍:二,单片机的概念:单片机(MCU)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是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CPU、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多种I/O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数器等功能(可能还包括显示驱动电路、脉宽调制电路、模拟多路转换器、A/D转换器
转载 2023-07-06 13:56:22
312阅读
什么是MCU?微控制器(MCU)是针对特定应用而设计的微处理器芯片,工作频率在1MHz~200 MHz,功耗比PC和手机的CPU都要低。当今的MCU都是系统级芯片(SoC),在单个芯片上集成了多种功能模块和接口,包括存储器、I/O端口、时钟、A/D转换、PWM等,以及SPI、I2C、ISP等数据传输接口。按处理器位数划分,MCU可分为4位、8位、16位、32位和64位微处理器,如今32位MCU已经
转载 2023-08-10 00:08:50
540阅读
1、计算机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CPU(中央处理器)=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内部总线;      MPU(微处理器)=CPU;      MCU(微控制器)=CPU+存储器+外围电路;      MPU 通常代表一个 CPU(中
stm32f103研发应用时,必须对其系统资源分配有个总体的印象,然后在学习其他类型的芯片时,也可根据此结构进行扩展或对比以帮助加深印象(通过此结构,可以清晰明了的知道Cortex-M3是如何成为stm32f10xx系列芯片的内核的,是怎样进行工作的)。如下,主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四个驱动单元:     (1)Cortex-M3内核DCode总线(D-bus),和系统总线(S
转载 2024-02-05 14:10:48
121阅读
四、Win32 API多线程编程例程例程1 MultiThread1建立一个基于对话框的工程MultiThread1,在对话框IDD_MULTITHREAD1_DIALOG中加入两个按钮和一个编辑框,两个按钮的ID分别是IDC_START,IDC_STOP ,标题分别为“启动”,“停止”,IDC_STOP的属性选中Disabled;编辑框的ID为IDC_TIME ,属性选中Read-only;  
转载 2024-06-06 19:45:24
129阅读
为什么说,MapReduce系统架构,颠覆了互联网分层架构的本质?下图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分层架构:客户端层:典型调用方是浏览器browser或者手机APP 站点应用层:实现核心业务逻辑,从下游获取数据,对上游返回html或者json 服务层:业务服务,数据服务,基础服务,对上游提供友好的RPC接口数据缓存层:缓存加速访问存储数据固化层:数据库固化数据存储 同一个层次的内部,例如端上的A
转载 2023-09-22 11:10:30
129阅读
基于mcu的一种分层软件架构(一)1、写在前面先来个图: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琢磨与思考。借鉴操作系统的分层原理,也搞出来了一种mcu的层状软件结构。好了,不说虚的啦。所有的一些方法和思想,都是对经历痛点的思考后,在人类智力范围内,被捣鼓出来,用来解决或是减弱痛点的。否则就是形而上了,没有意义。 说说把它弄出来的初衷吧。大前提,所有的电子产品在初期研发、迭代升级阶段,都会有软件或是硬件的修改(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