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绍在NLP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特征抽取模型LSTM。详细介绍LSTM提出的由来及其模型结构,并由此分析了LSTM能够解决RNN不能够对长序列进行处理和训练的原因。作者&编辑 | 小Dream哥1 LSTM的提出在LSTM提出之前,RNN的训练基于BPTT(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或者RTRL(Real Time Recurrent Learning)。
  特征选择(亦即降维)是数据预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对于分类来说,特征选择可以从众多的特征中选择对分类最重要的那些特征,去除原数据中的噪音。主成分分析(PCA)与线性判别式分析(LDA)是两种最常用的特征选择算法。关于PCA的介绍,可以见我的另一篇博文。这里主要介绍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主要基于Fisher Discriminant Analysis with Kernals[
转载 2024-01-13 22:43:19
363阅读
线性判别式分析(LDA)线性判别式分析(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 LDA) 是一种有效的特征抽取方法。使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投影后模式样本的类间散布矩阵最大,并且同时类内散布矩阵最小。即模式在该空间中有最佳的可分离性。1.原理将带上标签的数据(点),通过投影的方法,投影到维度更低的空间中,使得投影后的点,会形成按类别区分,一簇一簇的情况,相同类别的点,将会在投影后的空
前言对论文(stm: An R Package for Structural Topic Models)中 stm 模型的工作流进行梳理,总体结构参考论文原文,但对部分代码执行的顺序提出个人想法。因时间有限,存在未能解决的问题(如选择合适的主题数、论文后半部分梳理过于简略等),后续有时间将会补充。 若有朋友能提出有效的修改建议和解决方案,博主将在第一时间做出反馈。最后,希望对使用STM结构主题模型
①线性判别分析(LDA)的思想LDA是一种监督学习的降维技术,也就是说它的数据集的每个样本是有类别输出的。LDA的思想可以用一句话概括,我们希望同一种类别数据的投影点尽可能的接近,而不同类别的数据的类别中心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的大。(这和聚类很接近)LDA的分类效果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2图的分类效果最好,更像分类的结果,所以我们的优化方向就是分类后类内方差最小,类间方差最大 ②LDA算法的原理 (1)
转载 2024-02-25 22:18:57
60阅读
作者:Kung-Hsiang, Huang编译:ronghuaiyang导读LDA是文档分类上的经典算法,如何应用到推荐系统上,大家可以看看。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LDA)是一种无监督发现语料库底层主题的主题建模算法。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特别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推荐系统中。这篇博文将带你从LDA的概况介绍到详细的技术说明,最后我们将讨论LDA在推
# Autor cf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 1、从csv或xlsx中读数据 2、使用sklearn库 ''' import pyLDAvis.sklearn import pyLDAvis import numpy as np from sklearn.feature_extraction.text import TfidfVect
1、简介在机器学习领域,LDA是两个常用模型的简称: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和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本文的LDA是指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它在主题模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用来文本分类。LDA由Blei, David M.、Ng, Andrew Y.、Jordan于2003年提出,用来推测文档的主
# Python提取LDA主题 ## 1. 引言 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是一种用于主题建模的概率图模型,广泛应用于文本挖掘、信息检索等领域。本文将教会你如何使用Python来提取LDA主题。 ## 2. 整体流程 下面是提取LDA主题的整体流程,我们将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数据预处理
原创 2024-01-05 09:53:08
181阅读
我想计算Haar特征,自己手动计算感觉挺麻烦(主要在取各个不同位置、不同scale的特征),而且可能速度不够。 OpenCV 的这个把所有东西都封装起来了,由于我的online-boosting和它的框架不一样,不能直接使用。我在源码中看了半天,发现里面又有 internal haar feature又有fast haar feature,还有什么Thaar feature。源码中注释比较少,
学习目标应用DictVectorizer实现对类别特征进行数值化、离散化应用CountVectorizer实现对文本特征进行数值化应用TfidfVectorizer实现对文本特征进行数值化说出两种文本特征提取的方式区别1 特征提取1.1 定义特征提取是将任意数据(如文本或图像)转换为可用于机器学习的数字特征注:特征值化是为了计算机更好的去理解数据字典特征提取(特征离散化)文本特征提取图像特征提取
参考:《数据科学手册》–Field Cady 特征工程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 -Datawhale 这篇特征工程的文章–全网最通透 -kaggle竞赛宝典特征工程定义寻找基本特征,构建组合特征有些区分不同label的样本。 建模就是从数据中学习到insights过程,需要经过数据表达,模型的学习两步特征提取思路标准特征是否确实分类变量 类别很多情况下,有些类别可能很少见,此时通常选择一些阈值训练
文本分类之特征选择1 研究背景  对于高纬度的分类问题,我们在分类之前一般会进行特征降维,特征降维的技术一般会有特征提取特征选择。而对于文本分类问题,我们一般使用特征选择方法。特征提取:PCA、线性判别分析特征选择:文档频数、信息增益、期望交叉熵、互信息、文本证据权、卡方等特征选择的目的一般是:避免过拟合,提高分类准确度通过降维,大大节省计算时间和空间特征选择基本思想:1)构造一个评价函数2)对
机器学习系列:(三)特征提取与处理   特征提取与处理   上一章案例中的解释变量都是数值,比如匹萨的直接。而很多机器学习问题需要研究的对象可能是分类变量、文字甚至图像。本章,我们介绍提取这些变量特征的方法。这些技术是数据处理的前提——序列化,更是机器学习的基础,影响到本书的所有章节。分类变量特征提取   许多机器学习问题都有分类的、标记的变量,不是连续的。例如,一个应用是用分类特
转载 2024-08-23 20:39:49
52阅读
什么是图像识别 • 图像识别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其产生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图像识别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 图像识别技术的定义为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不同模式的目标和对象的技术 • 图像识别技术的过程分为信息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器设计和分类决策 举个栗子: 好看不?卧
一、为什么CNN、卷积能够提取特征?首先这个问题就不能说是一个恰当的问题,就图像处理角度来看,特征是数字图像映射到计算机处理的矩阵,而每个矩阵的数值就是一个特征点,由一幅图像组成的整个特征矩阵就是一个特征图,每输入网络的点(0~255数值)针对神经网络而言都是一个特征,不同维度的特征就是不同维度的特征向量。故卷积、CNN并不是完全说是提取特征,而是对特征的一种处理或者说是转变(stride步长 &
文章目录1 定义2. 字典特征提取API3. 字典特征提取案例:1.实现效果:2.实现代
使用预训练网络提取图像特征,并用于分类。 上一节中,我们采用了一个自定义的网络结构,从头开始训练猫狗大战分类器,最终在使用图像增强的方式下得到了82%的验证准确率。但是,想要将深度学习应用于小型图像数据集,通常不会贸然采用复杂网络并且从头开始训练(training from scratch),因为训练代价高,且很难避免过拟合问题。相对的,通常会采用一种更
从信息提取的角度思考,图片为什么要输入——>网络模型(卷积神经网络(ResNet系列)对比 ViT (Vision Transformer))1. 卷积核的工作原理:特征提取:卷积核通过在输入图像(或特征图)上滑动来提取特征。每个卷积核负责从输入数据中提取一种特定类型的特征,例如边缘、颜色变化、纹理等。权重和偏置:每个卷积核都有一组权重和一个偏置项,这些参数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进行学
概述上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学习了GCN网络,它的作用是提取特征点和描述子,用于匹配得到位姿。本次我们一起学习它的改进版GCNv2,改进版在速度上大幅度提升,精度上和原网络性能相当。并且改进版所提取特征点具有和ORB一样的格式,因此作者把它在ORB-SLAM中替换掉了ORB特征,也就是GCN-SLAM。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902.11046v1代码链接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