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ighgui`的常用函数: `cv::namedWindow`:一个命名窗口 `cv::imshow`:在指定窗口显示图像 `cv::waitKey`:等待按键 ### 像素级 * 在灰度图像中,像素值表示亮度,所以0表示黑色,255表示白色; * 图像在本质上都是一个矩阵,但是灰度图像的值就是一个矢量,而彩色图像则是多通道的向量,所以可以通过`image.at<>(ro
转载 2024-08-29 17:15:05
41阅读
(optical flow)1950年,Gibson首先提出了的概念,所谓就是指图像表现运动的速度。物体在运动的时候之所以能被人眼发现,就是因为当物体运动时,会在人的视网膜上形成一系列的连续变化的图像,这些变化信息在不同时间,不断的流过眼睛视网膜,就好像一种流过一样,故称之为检测运动物体的原理:首先给图像中每个像素点赋予一个速度矢量(),这样就形成了场。如果图像中
流光的概念是Gibson在1950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空间运动物体在观察成像平面上的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在时间域上的变化以及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来找到上一帧跟当前帧之间存在的相应关系。从而计算出相邻帧之间物体的运动信息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是因为场景中前景目标本身的移动...
转载 2015-07-13 15:47:00
254阅读
2评论
近来在研究跟踪,跟踪的方法其实有很多,如粒子滤波(pf)、meanshift跟踪,以及KLT跟踪或叫Lucas,这些方法各自有各自的有点,对于粒子滤波而言,它能够比较好的在全局搜索到最优解,但其求解速度相对较慢,由于其是基于颜色直方图的计算,所以对相同颜色东西不太能够区别,meanshift方...
原创 2022-01-12 18:10:54
1936阅读
Lucas–Kanade算法是一种两帧差分的估计算法。它由Bruce D. Lucas 和 Takeo Kanade提出 [1]。LK有三个假设条件:1. 亮度恒定:一个像素点随着时间的变化,其亮度值(像素灰度值)是恒定不变的。这是的基本设定。所有都必须满足。2. 小运动: 时间的变化不会引起位置的剧烈变化。这样才能利用相邻帧之间的位置变化引起的灰度值变化,去求取灰度对位
1. 的概念 •空间运动物体在观察成像平面上的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2. 的原理 •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在时间域上的变化以及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来找到上一帧跟当前帧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从而计算出相邻帧之间物体的运动信息,即 的分类:稠密与稀疏(Lucus-Kanade算法)3. L-KLucas-Kanada最初于1981年提出,该算法假设在一个小的空间邻域内运动矢量保持恒定
(optical flow),字面意思描述的是图像中像素强度的流动。的目的是根据图像中像素点的灰度值强度变化估计出物体移动速度与方向。的假设 首先,估计指的是利用时间上相邻的两帧图像内像素强度的变化来计算点的运动。原理决定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上的。 1.前后两帧中点的位移不大, 灰度不变假设,这要求外界光强保持恒定 2.邻域相似假设,空间相关性,每个点的运动和邻近的
简介   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图像运动的表达方式,通常定义为一个图像序列中的图像亮度模式的表观运动,即空间物体表面上的点的运动速度在视觉传感器的成像平面上的表达。----百度百科 的前提假设: (1)相邻帧之间的亮度恒定 (2)相邻视频帧的取帧时间连续,或者,相邻帧之间物体的运动比较“微小” (3)保持空间一致性;即,同一子图像的像素点具有相同的运动这种运动在二维图像中表示成像素
最近在看计算的相关方法。最开始复现了几个借助深度学习的方法,导师建议看几篇传统方法。正好发现opencv自带了稀疏与密集的函数,于是研究了一下。在网上查资料的时候发现有关密集函数calcOpticalFlowFarneback的原论文《Two-Frame Motion Estimation Based on Polynomial Expansion》的资料有限,大多讲解基本停留在公
指的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图像运动的表达方式,通常定义为一个图像序列中的图像亮度模式的表观运动,即空间物体表面上的点的运动。的研究是利用图像序列中的像素强度数据的时域变化和相关性来确定各自像素位置的"运动",即研究图像灰度在时间上的变化与景象中物体结构及其运动的关系。速度在视觉传感器的成像平面上的表达。真正提出有效计算方法还归功于Horn和Schunck在1981年创造性地将二维速度场与灰
是图像亮度的运动信息描述。计算最初是由Horn和Schunck于1981年提出的,创造性地将二维速度场与灰度相联系,引入约束方程,得到计算的基本算法.计算基于物体移动的光学特性提出了2个假设:①运动物体的灰度在很短的间隔时间内保持不变; ②给定邻域内的速度向量场变化是缓慢的。算法原理假设图像上一个像素点(x,y),在t时刻的亮度为E(x+Δx,y+Δy,t+Δt),同时用u(
转载 2023-11-15 14:31:41
78阅读
的概念是Gibson在1950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空间运动物体在观察成像平面上的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在时间域上的变化以及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来找到上一帧跟当前帧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从而计算出相邻帧之间物体的运动信息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是由于场景中前景目标本身的移动、相机的运动,或者两者的共同运动所产生的。其计算方法可以分为三类:(1)基于区域或者基于特征的匹配方法;(2
之前我们讨论过LK算法,其本质来讲属于稀疏算法,我们在OpenCV中所用的函数为:calcOpticalFlowPyrLK。这次来介绍一种稠密算法(即图像上所有像素点的都计算出来),它由Gunnar Farneback 所提出。是由物体或相机的运动引起的图像对象在两个连续帧之间的视在运动模式.方法计算在t和 t+Δt时刻拍摄的两个图像帧之间的每个像素的运动位置。这些方法被称为差
转载 2023-07-06 13:50:57
608阅读
1评论
# Python实现流程 ## 简介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使用Python实现(optical flow),并通过一个步骤分解的表格来说明整个流程。是一种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估计图像序列中对象的运动。它对于许多应用领域都非常有用,比如视频分析、运动跟踪和姿态估计等。 ## 实现流程 下表概述了实现的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原创 2023-09-16 08:52:02
605阅读
/* --Sparse Optical Flow Demo Program-- * Written by David Stavens (david.stavens@ai.stanford.edu)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atic const double pi = 3.14159265358979323846; inline sta
单层(稀疏)的过程1、寻找GFTT角点2、对于每个角点、每次迭代,使用8x8窗口计算:    (1)求误差    (2)求雅可比(源码中多处添加负号,不直观,下面附的代码已经修改为书上公式的直观表达)    (3)求H、b    (4)求解增量方程,更新优化变量,重复循环其中,源码中并没有直接使用某点的像素深度,
转载 2024-07-05 12:45:20
77阅读
     这一部分《learing opencv》一书的第10章Lucas-Kanade部分写得非常详细,推荐大家看书。我这里也粘帖一些选自书中的内容。      另外我对这一部分附上一些个人的看法(谬误之处还望不吝指正):      1.首先是假设
转载 2024-01-16 22:33:51
166阅读
基于python-opencv程序对光的理解的定义Lucas-Kanade原理Shi-Tomasi角点检测python-opencv代码demo 的定义是空间运动物体在观察成像平面上的像素运动的瞬时速度,是利用图像序列中像素在时间域上的变化以及相邻帧之间的相关性来找到上一帧跟当前帧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从而计算出相邻帧之间物体的运动信息的一种方法。一般而言,是由于场景
转载 2023-10-18 17:44:42
143阅读
关于全面的介绍和OpenCV代码,请参考:zou\text{x}y09的专栏 \text{x}y09/article/details/8683859 本文和后续文章仅对光的原理进行补充。上述参考文章里面已经介绍的内容不会重复。OpenCV中calcOpticalFlowFarnebackcv::calcOpticalFlowFarneback(prevgray,
转载 2023-11-17 17:18:38
137阅读
的基本思想:在空间中,运动可以用运动场描述,而在一个图像平面上,物体的运动往往是通过图像序列中不同图像灰度分布的不同体现的,从而,空间中的运动场转移到图像上就表示为场(Optical Flow Field)。场反映了图像上每一点灰度的变化趋势,可看成是带有灰度的像素点在图像平面上运动而产生的瞬时速度场,也是一种对真实运动场的近似估计。 在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它能够检测独立运动的对象,
转载 2023-08-14 23:58:20
388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