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 ·尼克 ·尼克(Kevin David Mitnick),1964年生于美国加州的洛杉矶,尼克只有3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很快就学会了自立,但父母的离异在尼克幼小的心灵深处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使他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他被称为是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有评论称他为&ldq
转载 2010-02-13 02:57:46
463阅读
·尼克 百科名片 ·尼克·尼克(Kevin David Mitnick,1964年美国洛杉矶出生),有评论称他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骇客”。这位“著名人物”现年不过45岁,但其传奇的黑客经历足以令全世界为之震惊。 中文名: ·尼克 外文名: Kevin David Mitnick
转载 精选 2010-02-15 19:51:09
661阅读
        在全球的黑客名单中,·尼克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好莱坞甚至把他搬上了银幕。在他15岁的时候,仅凭一台电脑和一部调制解 调器就闯入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部的计算机系统主机。美国联邦调查局将他列为头号通缉犯,并为他伤透了脑筋。可以说,尼克是真正的少年黑客第一户。    &nbs
转载 精选 2008-02-28 10:19:51
539阅读
安全建议他在一次转机的间隙,写下了以下十条经验与大家分享。●备份资料。记住你的系统永远不会是无懈可击的,灾难性的数据损失会发生在你身上———只需一条蠕虫或一只木马就已足够。●选择很难猜的密码。不要没有脑子地填上几个与你有关的数字,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及时修改默认密码。●安装杀毒软件,并让它每天更新升级。●及时更新操作系统,时刻留意软件制造商发布的各种补丁,并及时安装应用。●不用电脑时候千万别忘了断开
转载 精选 2013-05-24 15:45:41
511阅读
有评论称他为世界上“头号电脑黑客”,其传奇的黑客经历足以令全世界为之震惊。现职业是网络安全咨询师,出版过《反欺骗的艺术》、《反入侵的艺术》、《线上幽灵:世界头号黑客尼克自传》。一天赋英才.尼克(Kevin M...
转载 2023-04-24 10:17:22
4972阅读
一、人物简介 ·尼克(英语:Kevin David Mitnick,1963年8月6日—2023年7月16日),是美国计算机安全顾问,作家和黑客。他拥有“世界头号黑客”,“世界上最著名的黑客”、“地狱黑客”、“头号电脑骇客”等名号。他16岁因进行社交工程破解太平洋电信公司的密码,在付费电话系统中修改上万美国家庭的电话号码,而被电脑信息跟踪机跟踪逮捕,因此成为了全球第一名网络少年犯。出狱后,
原创 2023-07-27 21:28:55
88阅读
划线内容及联想形成Becoming反乌托邦真正的反乌托邦和电影《疯狂麦克斯》(Mad Max)毫无相似之处,倒更像是旧时的苏联:那里不会无法无天,反而充斥着令人窒息的官僚机构;社会被恐惧所统治,除了得到很少的一点利益之外,大多束缚不前。但就像两个世纪以前的海盗们一样,反乌托邦比外表看上去的更加守法,更有秩序。实际上,在一个真正破败的社会当中,和反乌托邦联系起来的残暴犯罪是严加禁止的。大强盗会让小强
原创 2022-07-14 16:39:04
161阅读
法则(LOD): 要求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有最少的了解,所以迪法则又叫做最少知识原则。意义: 迪法则的意义在于降低类之间的耦合。由于每个对象尽量减少对其他对象的了解,因此,很容易使得系统的功能模块功能独立,相互之间不存在(或很少有)依赖关系。狭义的迪法则:   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
定义:迪原则也叫最少知道原则,一个对象应该对其他对象保持最少的了解。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迪法则还是在讲如何减少耦合的问题,类之间的耦合越弱,越有利于复用,一个处在弱耦合的类被修改,不会对有关系的类造成波及。也就是说,信息的隐藏促进了软件的复用。只和朋友交流
法则来自于1987年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一个名为“Demeter”的研究项目。迪法则又称为最少知识原则(LeastKnowledge Principle, LKP),其定义如下:迪法则(Law of  Demeter, LoD):一个软件实体应当尽可能少地与其他实体发生相互作用。    &nb
转载 2022-12-14 11:16:51
117阅读
矩阵(Hermitian Matrix,又译作“埃尔矩阵”或“厄矩阵”),指的是自共轭矩阵。矩阵中每一个第i行第j列的元素都与第j行第i列的元素的共轭相等。埃尔矩阵主对角线上的元素都是实数的,其特征值也是实数。
原创 2月前
43阅读
简介迪法则又叫作最少知识原则(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LKP),产生于 1987 年美国东北大学(Northeastern University)的一个名为迪(Demeter)的研究项目,由伊恩·荷兰(Ian Holland)提出,被 UML 创始者之一的布奇(Booch)普及,后来又因为在经典著作《程序员修炼之道》(The Pragmatic Programm
法则: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它强调在类的结构设计上,每一个类都应当尽量降低成员的访问权限.迪法则其根本思想是强调了类之间的松耦合,类之间的耦合越弱,越有利于复用,一个处在弱耦合的类被修改,不会对有关系的类造成波及...
原创 2023-04-11 00:12:14
35阅读
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直接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该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调用。 迪法则首先强调的前提是在类的结构设计上,每一个类都应当尽量降低成员的访问权限 迪法则的根本思想,是强调了类之间的松耦合 类之间的耦合越弱,越易于复
转载 2017-05-18 13:00:00
96阅读
2评论
 
原创 2023-03-09 09:32:30
143阅读
法则,又叫最少知道原则,就是说,一个实体应当尽量少的与其他实体之间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功能模块相对独立。比如,一个类公开的public属性或方法越多,修改时涉及的面也就越大,变更引起的风险扩散也就越大。因此,为了保持朋友类间的距离,在设计时需要反复衡量:是否还可以再减少public方法和属性,是否可以修改为private、package-private(包类型,在类、方法、变量前不加访问权限,
原创 2023-07-07 17:15:05
49阅读
依赖倒转
原创 2023-05-18 10:51:58
69阅读
设计模式六大原则之五:迪法则。
原创 2019-04-13 11:03:20
1143阅读
2点赞
一、定义 迪法则(Law of Demeter)又叫作最少知识原则(The 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一个类对于其他类知道的越少越好,就是说一个对象应当对其他对象有尽可能少的了解,只和朋友通信,不和陌生人说话。英文简写为: LOD。 二、案例 ①、 /** * @au ...
转载 2021-07-23 16:20:00
273阅读
2评论
法则 如果两个类不必彼此通信,那么这两个类就不应当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如果其中一个类需要调用另一个类的某一个方法的话,可以通过第三者转发这个应用。 ...
转载 2021-10-29 14:07:00
93阅读
2评论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