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途:    常用于串行传送(二进制位串沿一条信号线逐位传送)的辅助存储器与主机的数据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原理:    CRC检验原理实际上就是在一个n位二进制数据序列的信息码之后附加一个k位二进制数据序列的检验码,从而构成一个总长为n+k位的二进制数据序列的循环冗长校验码,又称这个校验码(n+k,n)码。附加在数据序列之后的这个检验码与数据序列的内容之间存
转载 2023-10-09 11:49:58
63阅读
以实例说明:2008年下半年上午试题(18)
博主的文章写的太好了,我这里仅仅摘抄几个重要的知识点作为记录:CRC校验(循环冗余校验)是数据通讯中最常采用的校验方式。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经常要用到CRC 算法对各种数据进行校验。因此,掌握基本的CRC算法应是嵌入式程序员的基本技能。其实,在网上有一篇介绍CRC 算法的非常好的文章,作者是Ross Williams,题目叫:“A PAINLESS GUIDE TO CRC ERROR DETE
1、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系统互联,是一个七层的计算机网络模型,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是一个四层的计算机网络模型,分别为: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结合OSI和
CRC原理简介CRC基本原理模二运算二进制系数多项式CRC算法示例CRC算法的数学描述常用CRC版本CRC算法的编程实现 简介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 CRC)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计算机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校验码的一种信道编码技术,主要用来检测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的。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无论传输系
# 实现Java冗余循环的步骤 ## 1. 创建一个Java项目 首先,你需要创建一个Java项目,可以使用IDE(如Eclipse、IntelliJ IDEA等)来创建一个新的Java项目。 ## 2. 创建一个类 在项目中创建一个新的类,用于实现冗余循环的逻辑。可以命名为`RedundantLoopExample`。 ```java public class RedundantLoo
原创 2024-05-16 04:59:48
51阅读
对通信的可靠性检查就需要‘校验’,校验是从数据本身进行检查,它依靠某种数学上约定的形式进行检查,校验的结果是可靠或不可靠,如果可靠就对数据进行处理,如果不可靠,就丢弃重发或者进行修复。CRC码是由两部分组成,前部分是信息码,就是需要校验的信息,后部分是校验码,如果CRC码共长n个bit,信息码长k个bit,就称为(n,k)码。 它的编码规则是:1、首先将原信息码(kbit)左移r位(k+r=n)2
  现实中通信链路都不会是理想的,比特在传输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差错,0变成1,1变成0.这就叫做比特差错。因此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计算网络传输数据时,必须采用各种检验措施来处理比特差错。在数据链路层广泛使用的是循环冗余的CRC检错技术。一、基本原理    CRC检验原理实际上就是在一个p位二进制数据序列之后附加一个r位二进制检验码(序列),从而构成一个总长为n
## 循环冗余码算法校验的实现 ### 概述 在计算机网络中,循环冗余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是一种常用的校验方法,用于检测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错误。CRC校验通过将数据进行编码,并在接收端根据编码后的数据进行解码和校验,以判断数据是否发生了错误。 本文将向你介绍如何使用Java实现循环冗余码算法校验。我们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讲解: 1. 准备工作
原创 2023-10-17 09:23:19
35阅读
一、简介       循环冗余码(CRC)又称为多项式码,其工作方法是在发送端产生一个冗余码(也称校验码),附加在信息位后面一起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收到信息后按照与发送端形成循环冗余码同样的算法进行校验,如若发现错误,则通知发送端重发。二、例子说明    【例】假设准备发送的数据信息码为1101,生成多项式采用G(X)=++1,计算使用C
目录 目录简介工作原理代码实现(C/C++)CRC校验生成式写在最后 简介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统称“CRC”)是一种根据网络数据包或电脑文件等数据产生简短固定位数检验码的一种散列函数,主要用来检验或校验数据传输或者保存后可能出现的错误。工作原理循环冗余校验是利用CRC生成多项式,对原始信息进行处理,生成CRC校验码,将CRC校验码附加在原始信息之后一起发送
定义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CRC) 是通过多项式&模2除法给信息码加上几位校验码,以增加整个编码系统的码距和查错纠错能力,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和磁盘数据存储中。原理CRC 的基本原理是:在 K 位信息码后再添加 R 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 N 位,因此,这种编码又称(N,K)码。对于一个给定的(N,K)码,可以证明存在一个最高次幂为 N-K=R 的
1,什么是循环依赖循环依赖其实就是循环引用,也就是两个或则两个以上的bean互相持有对象,最终形成闭环。比如A依赖于B,B依赖于A2,怎么解决循环依赖问题需要设置属性值,构造器无法解决循环依赖,只有set方法可以解决——(提前暴露对象) 对象在创建的过程中,是把实例化和初始化分开的,那么意味着中间可能存在一种状态,完成实例化但未完成初始化的状态。因为spring默认是单例的,把上述状态的对象拿出来
冗余校验循环冗余码校验英文名称为Cyclical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它是利用除法及余数的原理来作错误侦测(Error Detecting)的。实际应用时,发送装置计算出CRC值并随数据一同发送给接收装置,接收装置对收到的数据重新计算CRC并与收到的CRC相比较,若两个CRC值不同,则说明数据通讯出现错误。标准根据应用环境与习惯的不同,CRC
工作原理: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     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收设备也执行类似的算法,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正确性和完整
# Java中的CRC循环冗余校验 循环冗余校验(CRC)是一种常见的错误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计算机网络和存储设备中,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CRC通过对数据生成一个校验码,接收方可以使用这个校验码来验证数据在传输或储存过程中是否发生了错误。本文将介绍CRC的基本原理及其在Java中的实现,同时展示一些示例代码。 ## CRC的基本原理 CRC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视为一个二进制多项式,并利
原创 10月前
128阅读
循环冗余检测(CRC)链路层通常会具有差错检测的功能,使用的方法是发送方 在数据字段D 后加上EDC字段,在接收方会检验EDC字段来查看D是否出错。而如今广泛应用的计数就是 循环冗余检测(CRC)。我们考虑d bit的数据D,发送结点要将它发送给接受结点。详解发送方发送方首先与接收方协商一个 r+1 bit的数字当除数,这个数字成为生成多项式,记为G——可以随机选择,也可按国际上通行的标准选择,但
循环冗余较验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模2除,也就是说他是异或算法。而假如我们接受到得CRC码在除以循环冗余检验校验码时有余数说明,在传输过程中,出错了! 在串行传送(磁盘、通讯)或者TCP/IP协议中,广泛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码(CRC)。CRC也是给信息码加上几位校验码,以增加整个编码系统的码距和查错纠错能力。 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基本原理在K位信息码后再拼接R位的校验码,整个编码长度为N位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检验。在链路层被广泛使用的检错技术。
本文章向大家介绍CRC-8校验原理及软件实现,主要包括CRC-8校验原理及软件实现使用实例、应用技巧、基本知识点总结和需要注意事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需要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 1 概述   CRC即循环冗余校验码:是数据通信领域中最常用的一种查错校验码,其特征是信息字段和校验字段的长度可以任意选定。循环冗余检查(CRC)是一种数据传输检错功能,对数据进行多项式计算,并将得到的结果附在帧的后面,接
原创 精选 2024-04-15 11:14:36
95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