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分割之(四)OpenCV的GrabCut函数使用和源码解读zouxy09@.com GrabCut做了一个了解。OpenCV中的GrabCut算法是依据《"GrabCut" - Interactive Foreground Extraction using Iterated Graph Cuts》这篇文章来实现的。现在我对源码做了些注释,以便我们更深入的了解该算法。一直觉得论文和
转载 2024-05-24 18:03:23
108阅读
1  基于阈值1.1  基本原理  灰度阈值化,是最简单也是速度最快的一种图像分割方法,广泛应用在硬件图像处理领域 (例如,基于 FPGA 的实时图像处理)。  假设输入图像为 f,输出图像为 g,则经过阈值化处理的公式如下:  $\quad g(i, j) = \begin{cases} 1 & \text{当 f(i, j) ≥ T 时
一、基于阈值 灰度阈值化,是最简单,速度最快的图像分割方法,广泛用于实时图像处理领域 ,尤其是嵌入式系统中g(i,j)={10当 f(i, j) ≥ T 时当 f(i, j) < T 时g(i,j)={1当 f(i, j) ≥ T 时0当 f(i, j) < T 时f(i,j)≥Tf(i,j)≥T 时,分割后的图像元素&nbs
最简单的图像分割的方法。应用举例:从一副图像中利用阈值分割出我们需要的物体部分(当然这里的物体可以是一部分或者整体)。这样的图像分割方法是基于图像中物体与背景之间的灰度差异,而且此分割属于像素级的分割。为了从一副图像中提取出我们需要的部分,应该用图像中的每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与选取的阈值进行比较,并作出相应的判断。(注意:阈值的选取依赖于具体的问题。即:物体在不同的图像中有可能会有不同的灰度值。一旦
转载 2024-07-10 18:27:36
56阅读
Python版本是Python3.7.3,OpenCV版本OpenCV 3.4.1,开发环境为PyCharm17.2 相关函数介绍在OpenCV中,可以使用函数cv2.watershed()实现分水岭算法。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还需要借助于形态学函数、距离变换函数cv2.distanceTransform()、cv2.connectedComponents()来完成图像分割。下面对分水岭算法中用到的
1.图像分割概述图像分割指根据灰度、纹理、形状等特征把图像分割为若干个互不交叠的区域,并使图像在同一区域内呈现出相似性,在不同区域内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基于阈值基于区域基于边缘基于小波变换基于神经网络基于能量基于概率统计基于特定理论1.基于阈值的分割         基本思想:给定合适的灰度阈值,将图像中各个像素的灰度值和阈值作比较,将每个像素划分到
导读:在对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进行分析之前,图像分割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它的主要目标是将图像化分为与其中含有的真实世界的物体或区域有枪相关性的组成部分。 根据目标可将图像分割分为完全分割 —— 结果是一组唯一对应于输入图像中物体的互不相交的区域。部分分割 —— 区域并不直接对应于图像物体。其中图像数据的不确定性是主要的分割问题之一,通常伴随着信息噪声。按照主要特征可以将分割方法分为:有关图像或部分的全
首先通过摄像头采集图像,用Otsu方法进行二值化处理,然后找出最大两个连通区域,此处默认有手和脸,最后通过指尖检测算法,将脸部排除。 #include "cxcore.h" #include "math.h" #include <cmath> #include <vector>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g
转载 2024-04-07 10:29:31
123阅读
第十七章: 图像分割与提取我们在图像处理中,经常会需要从图像中将前景对象作为目标图像分割或者提取出来,比如监控视频中的车辆、行人等提取出来。 而实现图像分割可以用:形态学变换、阈值算法、图像金字塔、图像轮廓、边缘检测等方法实现。但是本章介绍使用分水岭算法及GrabCut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和提取一、分水岭算法算法原理 分水岭算法的启发思路是:把一幅灰度图像看成地理上的地形表面,每个像素的灰度值代表高
阈值分割全局阈值处理 % 迭代实现方式 T = 0.5*(double(min(f(:)))+double(max(f(:)))); done = false; while ~done g = f>=T; Tnext = 0.5*(mean(f(g))+mean(f(~g))); done = abs(T - Tnext) < 0.5; T =
图像识别中,如果可以将图像感兴趣的物体或区别分割出来,无疑可以增加我们图像识别的准确率,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分割方法多数基于灰度值的两个基本性质不连续性 以灰度突变为基础分割一副图像,比如图像的边缘 相似性 根据一组预定义的准则将一副图像分割为相似的区域。阈值处理、区域生长、区域分裂和区域聚合都是这类方法的例子。 在边缘检测算法中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不连续性来分割图像。分水岭算法(watersh
先看效果说明使用分水岭算法对图像进行切割,设置一个标记图像能达到比較好的效果,还能防止过度切割。1、这里首先对阈值化的二值图像进行腐蚀,去掉小的白色区域,得到图像的前景区域。并对前景区域用255白色标记2、相同对阈值化后的图像进行膨胀,然后再阈值化并取反。得到背景区域。并用128灰度表示3、将前景和背景叠加在一起在同一幅图像中显示。4、用标记图和原图,利用opencv的watershed对图像进行
转载 2023-07-03 22:35:34
291阅读
 原理任何一幅灰度图像都可以被看成拓扑平面,灰度值高的区域可以被看成是山峰,灰度值低的区域可以被看成是山谷。我们向每一个山谷中灌不同颜色的水,随着水的位的升高,不同山谷的水就会相遇汇合,为了防止不同山谷的水汇合,我们需要在水汇合的地方构建起堤坝。不停的灌水,不停的构建堤坝直到所有的山峰都被水淹没。我们构建好的堤坝就是对图像分割。这就是分水岭算法的背后哲理。但是这种方法通常都会得到过度分
基于距离的分水岭分割流程:代码:粘连对象分离与计数/* 读取图像,将原图上进行pyrMeanShiftFiltering()处理,保留更多的边缘信息, 在平滑区进行滤波,保证后面二值化时的效果更好, 转成单通道,二值处理,进行距离变换,将距离变换的结果归一化,找到山峰 再一次进行二值化处理,转到CV_8U类型的图像 进行轮廓发现,绘制轮廓,每次绘制轮廓时用不同的值对每个轮廓进行标记 关键:画一个圆
转载 2024-04-22 21:29:02
57阅读
cv::BackgroundSubtractorMOG2和cv::bgsegm::BackgroundSubtractorMOG一样,都是基于高斯混合模型的背景与前景分割算法。cv::BackgroundSubtractorMOG2是对cv::bgsegm::BackgroundSubtractorMOG的改进,经过改进,它实现了自适应高斯混合模型参数的更新,增强了复杂场景背景检测的性能。具体的算
GrabCut图像分割算法基本概念OpenCV中的GrabCut算法是Graphcut算法的改进, Graphcut是一种直接基于图割算法的图像分割技术, 仅仅需要确认前景和背景输入, 该算法就可以完成前景和背景的最优分割, 算法依据《“GrabCut” - Interactive Foreground Extraction using Iterated Graph Cuts》这篇文章来实现的。该
转载 2024-06-21 19:45:28
121阅读
opencv4学习笔记(1)-阈值分割3种方法文章结构:1.三种分割方法:直接分割、自适应分割(平均值、高斯均值) 2.函数使用 3.程序例程 (C++) 4.效果展示 5.参数设置心得三种分割方法1.直接分割直接分割即最简单的分割方法,将图片转换为灰度图,设置一个灰度值界限,在界限内的像素点,我们就让他变为白色,否则就变成黑色。直接分割简单粗暴,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如果一个
转载 2024-01-15 01:20:12
0阅读
目标在本章中,将学习使用分水岭算法实现基于标记的图像分割函数:cv2.watershed() 理论任何灰度图像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地形表面,其中高强度的像素表示山峰,低强度表示山谷。可以用不同颜色的水(标签)填充每个孤立的山谷(局部最小值)。随着水位的上升,根据附近的山峰(坡度),来自不同山谷的水明显会开始合并,颜色也不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要在水融合的地方建造屏障。继续填满水,建造障碍,直到所有的山
上一文对主要的分割方法做了一个概述。那下面我们对其中几个比较感兴趣的算法做个学习。下面主要是Graph Cut,下一个博文我们再学习下Grab Cut,两者都是基于图论的分割方法。另外OpenCV实现了Grab Cut,具体的源码解读见博文更新。接触时间有限,若有错误,还望各位前辈指正,谢谢。能量优化算法,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普遍应用于前背景分割(Image segmentation)、立体视觉(st
图像分割与修复图像分割的基本概念图像分割定义:将前景物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图像分割方法: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 分水岭法GrabCut法MeanShift法背景扣除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分割方法分水岭法问题:图像存在过多的极小区域而产生许多小的集水盆,使得图像分割太碎,不利于处理处理步骤:标记背景标记前景标记未知域进行分割watershed(img,masker)masker 标记数据,前景、背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