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就在今天,刚好看到了Google给开发者的讲座视频#[1],Timothy Jordan主讲,关于Glass的功能和api之类的。有些新的信息可以补充。包括功能,操控方式,编程方式等他将一个Glass 连接了一个数据线可以传图像到电脑到投影仪(演示用,一般不可以). 一开始,先说,佩戴上Glass之后它在我们视线上方,因为不想挡住视线,如果这个是设计时候就提出的,就决定了Glass的投影图像
转载 2024-09-26 11:06:37
35阅读
AF性能是判断相机好坏的重要指标,主要从准确度和速度两个方面来进行考察,本文将介绍自动对焦的几种方式。自动对焦目前主流的大致上有CDAF,PDAF和Laser assist AF这三种。前两种属于被动式,也就是说相机不需要其他额外辅助的探测手段,直接使用入射光线做判断来对焦;而第三种属于主动式,也就是说需要使用Laser来辅助探测,这在后面会详细介绍。1 CDAF (contrast detect
 第54期 自动曝光(AE)是平台3A算法中很重要的模块,它决定了手机拍摄得到图片的明暗,如下图所示,欠曝和过曝都会影响拍摄效果。图像亮度主要由光圈、曝光时间、ISO三者共同决定。 光圈控制进光量;曝光时间感光芯片光子采样时间;ISO增益为了使我们更好理解这三个概念,这里用水池蓄水的模型来解释它们。首先,我们把图片亮度(感光芯片成像的进光量)比作水容量,那么图片欠曝、过曝和正常
对于摄影师来说,保证照片清晰时最重要而对事情,而照片清晰首要的前提就是对焦准确。另外,要营造画面虚实变化、对比的效果,也需要对对焦点进行选择和取舍。一. 对焦原理数码单反相机对焦的原理也类似于透镜成像,可以将镜头内的多组镜片等效为一片凸透镜,被摄对象发出的光线经过这片透镜会在其另一侧汇聚,汇聚的点即是被摄体的成像位置,这一位置也是数码单反相机感光元件所在的位置,如果感光元件偏离了被摄体成像的位置,
上一篇文章分享了如何衡量相机的对焦性能,以及现今相机所采用的对焦技术,还留下了疑问给读者思考。今天要分享的正是是上篇文章留下的问题,如何去选择对焦区域的对焦点和如何使用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 对焦方式对于相机的自动对焦,首先要了解相机的两大对焦方式:手动对焦自动对焦。手动对焦顾名思义,就是拍摄时,摄影者自己手动来对焦自动对焦则是在拍摄时,相机自动对焦的。要想相机自动来对
# iOS开发:实现相机自动对焦iOS开发中,实现相机自动对焦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开发摄影应用时。本文将指导你通过一系列步骤,来实现这一功能。我们将首先了解整个流程,然后逐步解析每一步所需的关键代码。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相机自动对焦的整体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1 | 创建一个简单的iOS应用,并添加相机功能所需的权限 |
原创 9月前
305阅读
3A简介(持续更新)1. 什么是3A技术2.自动曝光算法 AE (根据可用的光源条件自动设置曝光值) 1. 什么是3A技术自动对焦(AF):控制对焦马达的位移,使镜头焦点在合适的位置 自动曝光(AE):通过调节快门、光圈、感光度,来使得图像达到合适亮度 自动白平衡(AWB):通过调整图像R/B通道的gain值,调节图像的色温/色调表现AE与AWB自动白平衡算法来实现图像对比度最大、改善主体拍摄物曝
D90相机默认的对焦模式是自动区域对焦,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对付的了。但是最近在拍的适合发现焦点总是会出现不是我想要的,就仔细看了看D90的对焦模式,11个焦点却是有点少啊,下面是四中对焦模式的介绍: 一、单点对焦模式,是与以往早先的胶片自动对焦单反类似,就是按照确定的对焦点进行自动对焦,半按快门时锁定对焦,这时可以移动相机重新构图(半按快门状态要保持),构图完成后,按下快门,这时焦点依然落在先
转载 2024-03-11 17:16:31
57阅读
近日富士推出一款F305EXR采用了独特的相位检测自动对焦系统。与单反相机不同,该机将CCD中内置相位侦测像素。这种传感器上的成对相位检测传感器的工作方式与DSLR的传感器相似。 富士对焦专用像素   对比检测自动对焦在检测到最大对比度之前不断调整,因而速度较慢,相位检测自动对焦与其不同,它将入射光线分成成对的图像,执行一次相位差计算以确定对焦调整的精确方向和调整量,富士测试自动对焦检测
转载 2024-05-22 17:12:59
411阅读
3A算法—自动对焦(AF)目录3A算法—自动对焦(AF)1、定义2、图像清晰度评价方法3、对焦算法致谢关于这方面知识,自己所能接触到的东西较少,目前属于学习阶段。1、定义自动对焦是利用物体光反射原理,将反射的光被相机上的传感器CCD所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设备进行对焦的方式叫做自动对焦。下面简单介绍几个专业名字物距:物距是指物体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一般用表示u表示。像距:像距是像(CCD
转载 2024-01-02 21:59:01
489阅读
iPhone 11一经发布,许多人就一直在吐槽iPhone 11 的“浴霸”摄像头,但在摄像头抢眼背后,iPhone 11系列拍起照来到底是“真丑”还是“真香”呢? 昨天大叔就非常荣幸受邀到上海参加Apple新品体验会,拿到了iPhone 11全系真机上手体验,今天就火速大家分享一下iPhone 11 系列相机的使用感受。       
ios 对应 iphone We’ve been talking about the camera on the iPhone lately and it’s widely agreed it is one of the best, if not the best camera on a mobile phone. Today, we want to explain how t
# 实现 iOS 开发中的相机自动对焦 在开始iOS相机自动对焦的实现之前,我们需要了解整个流程。以下是整个实现的步骤。 ## 实现流程 下面是实现相机自动对焦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1 | 创建一个视图控制器,并添加相机视
原创 2024-09-08 05:19:44
133阅读
E700为用户内置有200万像素的自动对焦镜摄像头,同时也是首款支持自动对焦的Linux智能手机。而在镜头的摆放位置上面,E700选择将镱头模块摆放到手机的背面,两个不同大小的圆组成的模块相当醒目。在大圆的位置中E700安排的是200万像素的摄像头,和一个闪光灯,而在相连的小圆中就有自拍镱,摄像模块的配置可选是相当齐全。对于裸露在外的摄像头,E700在设计上也考虑到保护的需要。其在镜头的外围设计得
以下是科学长文,如果仅想了解自动聚焦原理的,第一二点够了啦~一、话不多说,我们首先来看看相机聚焦的原理是什么?然后再让它自动这个图我们都熟悉,中学时候的凸透镜成像的原理物距u跟像距v的共轭关系为:1/u+1/v=1/f,当物距u发生变化时,要么调节焦距f,要门调节像距x’,才能在相机上得到我们清晰的像。此处感谢 @麦德平 同学指出的图像标注错误。二、接着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景深?通俗来讲就是相机(底
最近工作中遇到一个这样的功能,自动对焦拍照后将照片显示在当前页面,并出现两个长方形框体对照片的选中区域进行定位,获取其坐标。这里就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功能:拍照、照片显示、可移动的长方形框体、定位。开始没有什么思路,于是从界面下手,1.首先做出可移动框体,自定义一个view重写ondraw方法;2.然后在这界面添加控制方向的按钮;3.为了拍照,需要有一个SurfaceView,为了显示拍照的结果,需
转载 2024-01-14 11:13:15
325阅读
我的相机有好几种自动对焦模式,通常来说,你的数码单反相机有三种自动对焦(AF)模式:单次对焦、连续对焦自动对焦。不同相机厂商使用的名字都不太一样,但从技术本质上讲,它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单次自动对焦:是指拍摄前相机只进行一次对焦。当你半按快门,相机就会开始自动对焦,一旦相机锁定了焦点就会停止对焦,这时候你再怎么移动位置进行构图,焦点都是固定不变的。这种对焦模式在拍摄固定不动的事物时是最
相机自动对焦原理凸透镜成像原理为什么需要对焦对焦的方法主动对焦和被动对焦相位法对比度法关于手机自动对焦摄像头关于变焦镜头参考文献: 凸透镜成像原理从知乎上找了一张图,原贴地址是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1427158: 这一部分大家中学应该就学过了,简要总结一下: 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成放大虚像,比如放大镜; 物体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成等大倒
AF(Auto Focus),自动对焦技术,是光被相机上的传感器CCD接受,通过计算机处理,带动电动对焦装置进行对焦的方式。手机摄像头模组包含镜头、马达、滤色片、镜座、传感器等部件。自动对焦这个词有两个方向可以进行叙述。一为Focus,二为Auto,接下来将会从这两个方向进行讲解。Focus原理在几何光学中,从无穷远处物体发生的光线经过光学系统后会会聚到一个理想点,这个点就是光学系统的焦点。但这只
转载 2023-07-05 22:05:30
1295阅读
# iOS开发 - 拍摄视频不会自动对焦 ## 导言 在iOS开发中,拍摄视频时自动对焦是相机功能的默认设置。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关闭自动对焦,以便实现特定需求。本文将教会你如何在iOS开发中实现拍摄视频时不自动对焦的功能。 ## 实现步骤 ### 步骤一:创建一个相机视图 首先,我们需要创建一个相机视图用于展示并拍摄视频。可以使用AVCaptureVideoPreviewLayer来实
原创 2024-01-10 03:55:52
140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