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源自Handling 1 Million Requests per Minute with Go。原文中的例子是一个HTTP服务器,将上传的Json文档写入亚马逊的简单存储服务(S3)。这是一个异步服务,不需要等到存储真正完成,收到请求后可以立刻返回。在这里我们用一个例子来类比上面的工作,有一条传送带(网络),源源不断的运来小球(来自客户端的请求),在远处有一个箱子(Amazon S3)。
# GolangMySQL并发实现指南 在现代 web 开发中,并发性能至关重要。结合 GolangMySQL,可以有效地处理来自多个用户的并发请求。本文将指导你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分解为几个步骤,每一步都提供具体代码及注释。 ## 并发实现流程 若要实现 GolangMySQL并发,一个基本流程如下: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127阅读
读写分离,实际就是将一台服务器分成两台以上的服务器,从而减轻对服务器的压力,一般情况下,1台写入服务器+N台读服务器。 那么想做到这样的读写分离,mysql提供了一种关系,主从(master-slave),也就是在master写入,同时会同步到slave,读操作都在slave上。 下面就说一下如何配置主从(1master+1slave)。首先建议使用的是两台全新的mysql,因为一旦master服
golang 为什么能做到并发  goroutine是go并行的关键,goroutine说到底就是携程,但是他比线程更小,几十个goroutine可能体现在底层就是五六个线程,Go语言内部帮你实现了这些goroutine之间的内存共享。执行goroutine只需极少的栈内存(大概是4~5KB),当然会根据相应的数据伸缩。也正因为如此,可同时运行成千上万个并发任务。goroutine比t
转载 2023-06-14 20:44:17
358阅读
    背景:服务需要高频发出GET请求,然后我们封装的是 golang 的net/http 库, 因为开源的比如req 和gorequsts 都是封装的net/http ,所以我们还是选用原生(req 使用不当也会掉坑里)。我们的场景是多协程从chan 中取任务,并发get 请求,然后设置超时,设置代理,完了。我们知道net/http 是自带了连接池的,能自动回收连接,但
转载 2024-06-11 08:19:10
226阅读
# MySQL 并发插入的实现 在现代应用中,并发插入数据库(如 MySQL)是一个常见的需求,尤其是在处理用户数据时。对于刚入行的初学者来说,如何实现高效的并发插入是一个重要的技能。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展示整个流程并提供必要的代码示例。 ## 整体流程 为简单清晰起见,我们将整个流程分解成几个步骤,如下表所示: | 步骤 | 说明
原创 2024-10-07 03:44:09
161阅读
处理并发同时读、写数据库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个层面和策略。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最佳实践,用于优化并发下的数据库读写性能:数据库优化:索引优化:确保经常查询的字段已经建立了合适的索引,以提高查询效率。查询优化:避免编写低效的SQL语句,比如复杂的JOIN操作或子查询。使用数据库执行计划来分析和优化查询。分区:对于非常大的表,考虑使用分区来提高查询性能和管理效率。读写分离读写:将读操作和写
CatKang:数据库事务隔离发展历史zhuanlan.zhihu.com数据库事务隔离发展标准一文中,从标准制定的角度介绍了数据库的隔离级别,介绍了Read Uncommitted、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等隔离级别的定义。本文就来看看究竟有哪些常见的实现事务隔离的机制,称之为并发控制(Concurrency Control)。原理所
## Golang并发实现 欢迎来到Golang并发实现教程!在本文中,我将向你展示如何使用Golang实现并发,以提高程序的性能和效率。在这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整个实现流程。 ### 实现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一个goroutine池,用于执行并发任务 | | 2 | 向goroutine池添加任务 | | 3 | 使用通道
原创 2024-05-07 11:35:18
92阅读
文章目录GoLang之go常用的并发模型1.并发模型2.线程间通信方式1.1线程间通信方式2.2共享内存2.3发送消息3.go常用的并发模型3.1go常用的并发模型3.2共享内存并发模型3.3CSP并发模型 GoLang之go常用的并发模型1.并发模型并发模型说的是系统中的线程如何协作完成并发任务,不同的并发模型,线程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通信和协作2.线程间通信方式1.1线程间通信方式线程间通信方式
gin-mgo服务器搭建该服务器实现简单接收请求并将请求参数封装存储在mongodb数据库中,本文将讲述gin-mgo的使用方法。项目完整代码地址: https://github.com/wayne-yhp/golang-gin-mgogin web框架使用介绍首先获取gin框架依赖go get gopkg.in/gin-gonic/gin.v1func main() { server =
转载 2023-07-14 16:38:51
422阅读
并发是编程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Go语言在语言层面天生支持并发,这也是Go语言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一、并行与并发并发:同一时间段内执行多个任务。 并行:同一时刻执行福哦个任务。 Go语言的并发通过goroutine实现。goroutine类似于线程,术语用户态的线程,我们可以根据需要创建成千上万个goroutine并发工作。goroutine是由Go语言的运行时(runtime)调度完成,而线程
转载 2023-07-12 14:43:35
473阅读
并发MySQL场景中,避免重复插入数据是设计数据库时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我将记录解决“mysql并发避免重复插入”问题的详细过程。 ## 环境预检 在我们正式开始之前,确保我们的环境满足以下要求: | 系统要求 | 版本 | |------------------|-----------| | MySQL
原创 5月前
73阅读
MySQL常见面试总结并发事务带来哪些问题?脏读(Dirty read):一个事务读到另一个事务未提交的更新数据。丢失修改(Lost to modify):一个事务访问数据并对其修改时,另外一个事务也访问了该数据并进行了修改。第二次修改覆盖了第一次的修改,导致第一次修改的数据丢失。不可重复读(Unrepeatableread):一个事务两次读取同一行数据,两次读到的数据不一样。(重点在于修改)幻读
在互联网公司中,MySQL是使用最多的数据库,那么在并发量大、数据量大的互联网业务中,如果高效的使用MySQL才能保证服务的稳定呢?根据本人多年运维管理经验的总结,梳理了一些核心的开发规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在互联网公司中,MySQL是使用最多的数据库,那么在并发量大、数据量大的互联网业务中,如果高效的使用MySQL才能保证服务的稳定呢?根据本人多
转载 2024-06-13 07:35:47
47阅读
文章目录一、基本概念二、sync.WaitGroup三、goroutine 和线程四、channel五、无缓冲通道和缓冲通道六、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七、select 多路复用八、单向通道总结 一、基本概念并发: 是指一个时间段中有几个程序都处于已启动运行到运行完毕之间,且这几个程序都是在同一个处理机上运行,但任一个时刻点上只有一个程序在处理机上运行。(同一时间段同时在做多个事情)并行: 在操作系统
Go语言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内建的并发支持。Go语言并发体系的理论是C.A.R Hoare在1978年提出的CSP(Communicating Sequential Process,通讯顺序进程)。CSP有着精确的数学模型,并实际应用在了Hoare参与设计的T9000通用计算机上。从NewSqueak、Alef、Limbo到现在的Go语言,对于对CSP有着20多年实战经验的Rob Pike来说,他更
转载 2023-07-12 14:43:52
213阅读
脏读:        当一个事务正在访问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了修改,而这种修改还没有提交到数据库中,这时另外一个事务也访问了这个数据,然后使用了这个数据。因为这个数据是还没有提交的数据,那么另外一个事务读到的这个数据是“脏数据”,依据“脏数据”所做的操作可能是不正确的。简单来说就是:读取到事务还未提交的数据。不可重复读:
# MongoDB 并发插入指南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我深知MongoDB在处理并发插入时的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刚入行的小白们介绍如何实现MongoDB的并发插入。以下是实现流程的详细步骤和代码示例。 ## 1. 流程概述 首先,让我们通过一个表格来概述整个并发插入的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安装MongoDB | | 2
原创 2024-07-28 07:59:23
72阅读
golang http库的使用一个简单的golang get请求连接我们这里是通过网站聚合数据获取到的公共API接口,也可以直接访问https://baidu.com来进行测试,但是效果不佳下文中访问url所用到的key需要自己去聚合数据申请,也可以直接使用https://baidu.com代替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io/ioutil" "log" "
转载 2023-10-21 14:50:11
106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