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可用(High availability,即 HA)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业务的连续性」,即在用户眼里,业务永远是正常(或者说基本正常)对外提供服务的。可用主要是针对架构而言,那么要做好高可用,就要首先设计好架构,第一步我们一般会采用分层的思想将一个庞大的 IT 系统拆分成为应用层,中间件,数据存储层等独立的层,每一层再拆分成为更细粒度的组件,第二步就是让每个组件对外提供服务,毕竟每个
前话在前后端分离模式开发项目、部署时,总会不可避免的碰到跨域问题,前前后后也查了不少资料,用了不少解决方案,能解决,但总感觉不太适合。 在经过多番查询、实践,日积月累下也慢慢摸索出一套解决方案。再结合项目部署场景,统一做一次记录。问题复现我们在开发时,将前后端分离项目分为 两个前端(客户端、管理端)、一个后端(服务端),两个前端各尽其责,由后端进行统筹。 如此一来,一个项目就启动了三个端口服务,如
在本章节,我们要做的是项目的部署,包含前端项目的部署,及后端项目的部署。 前端部署服务器: Nginx后端部署服务器: Tomcat(内嵌)1.2 环境说明由于我们的服务器数量有限,就使用这三台服务器,具体的软件规划如下: Nginx、MySQL的主从复制、Redis、JDK、Git、Maven都已经安装及配置了,这里我们就不再演示软件的安装了。1.3 前端部署1). 在服务器A(192
转载 2023-12-28 12:26:39
207阅读
前后端项目部署笔记(Centos)本文使用了腾讯云的轻量级应用服务器来演示,服务器除了下面的前后端部署项目以外,还可以部署其他项目,如hexo博客等等项目。前端:Vue、React…后端:Java、python…(本文是以Java项目部署为主)原始部署什么都是自己手动装,例如:nginx、tomcat等等,本节使用Xshell工具来操作命令前端安装nginx服务器(参考文章:https://zhu
前后端分离本质上是工作职责的细化。这两年前后端分离的呼声越发高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后端工程师不能简单的完成前端方面的工作。前端这段时间以来新的技术层出不穷,这种情况下后端无法简单的掌握前端技术,即使对前端来说也有一定的负担。前端的门槛越来越高,一个人无法将所有的事情都做完,也是前后端分离的一方面因素。典型的业务场景 前后端分离其实也并非万能良药,对应不同的业务场景情况会有所不同。同样的应
一、前言”前后端分离“已经成为互联网项目开发的业界标杆,通过Tomcat+Ngnix(也可以中间有个Node.js),有效地进行解耦。并且前后端分离会为以后的大型分布式架构、弹性计算架构、微服务架构、多端化服务(多种客户端,例如:浏览器,车载终端,安卓,IOS等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前后端分离(解耦)的核心思想是:前端Html页面通过Ajax调用后端的RestFul API并使用Json数据进行交互
转载 2023-12-04 20:30:56
73阅读
部署环境centos 7.6环境准备安装jre1.8,准备好要部署的包:前端打包后的dist文件夹,前端服务器nginx,后端使用spring boot打包好的jar包前端vue项目使用idea的npm工具 双击 build 后,项目的根路径下会生成 dist文件夹前端代码打包完成。然后将dist文件夹考备到 linux服务器的 /opt/datanet/ 下安装nginxlinux安装nginx
本系统基于最新版的spring+adminlte构成。管理平台和网站展示完全分开,管理平台是管理站群的平台。后端使用spring mybatis druid fastjson lucene poi quartz freemarker等框架。前端使用adminlte, bootstrap, bootstrap table,colorpicker,datepicker,laydate,layer,se
# 前后端分离系统部署架构解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前后端分离架构成为现代web应用开发的主流模式。这种架构将用户界面(前端)与业务逻辑和数据库(后端)分开,提供了更高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本文将对前后端分离架构进行详细讨论,并附带相应的代码示例。 ## 前后端分离架构概述 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中,前端使用JavaScript框架(如React、Vue或Angular)构建用户界面,而后端通常
原创 10月前
1229阅读
  “可用性”(High Availability)通常来描述一个系统经过专门的设计,从而减少停工时间,而保持其服务的高度可用性。简而言之,就是不间断对外提供服务。架构之初架构图  架构简述  这类架构比较适用于初创企业或流量较小的平台。 此种架构一般都是在平台运行之初所用到的架构,日均PV不大,简单的架构足以能够应对用户的流量请求,比如前端网站使用Apache/nginx都可以,APP服务器直
转载 2023-08-16 17:52:22
103阅读
介绍上个礼拜,我搭建了一个mongo分片集群,发现分布式系统保证可用和高性能的套路都差不多。高性能就是做分片(可以类比为分库分表,将数据分到不同服务器上),在Kafka中叫分区,在mongodb中叫shard,在HDFS上叫DataNode。而保证可用的方式就是做交叉备份。然后我很好奇Redis是怎么部署的。上测试环境查看集群的状态info replication输出如下,好
# 实现 Harbor 可用部署架构 Harbor 是一个开源的容器镜像仓库,它提供了高效的镜像存储和管理能力。对于企业环境中的部署,确保 Harbor 的可用性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与刚入行的小白分享如何实现 Harbor 的可用部署架构图,并提供详细步骤和代码示例。 ## 部署流程概览 为了实现 Harbor 的可用性,我们需要多个组件的协同工作。以下是实现可用部署的步骤: |
原创 7月前
22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功能概述项目目录代码展示效果展示总结 前言 这是我的一次小小的练习,写一篇博客记录一下,也算是我的第一个前后端交互的总结性的练习,实现了一些简单的功能,但是还有很多地方不足,如果这篇文章能够有幸被大佬发现,希望大佬能够给出一些建议,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努力改正! 功能概述1:登录界面,可以实现登陆功能,输入账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会将数据传入数据库,查询账户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
  前后端的划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凡是运行在用户设备上的技术都可以称为前端技术( 比如 HTML / CSS / JS,甚至移动设备的 Obj-C / Swift );而后端的作用就是负责将这些东西封装在 HTTP 的数据包中然后通过网络传送到前端。当然除了这些前端文件,后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职能,即保存和提供用户数据,比如移动端常见的 JSON 就是目前最流行的在后端和前端之间传输的一个文件格式。
转载 2024-05-20 22:17:37
45阅读
web前后端分离三个最大的优点前端JS可以做很大部分的数据处理工作,对服务器的压力减小到最小后台错误不会直接反映到前台,错误接秒较为友好由于后台是很难去探知前台页面的分布情况,而这又是JS的强项,且JS是无法独立和服务器进行通讯的。因此单单用后台去控制整体页面或只靠JS完成效果,都会难度加大。前后端各尽其职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开发难度。什么是前后端分离SPA(Single-page applicat
# 前后端系统架构详解 在现代软件开发过程中,前后端分离的架构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方式。前端负责用户界面的呈现和交互,而后端则负责业务逻辑和数据管理。这篇文章将带你深入了解前后端系统架构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以及一些示例代码,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架构。 ## 前端与后端的分工 前端通常是用户直接交互的部分,包括HTML、CSS和JavaScript。这部分代码运行在用户的浏览器中,负责呈现数据和
原创 7月前
143阅读
# 前后端技术架构详解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前后端分离的技术架构逐渐成为了现代Web应用开发的重要趋势。前后端架构可以提高团队协作效率、增强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将围绕前后端架构的基本概念、组件、工作流程进行详解,同时给出相关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技术架构。 ## 前后端分离架构 在传统的Web开发中,前端和后端通常是紧密结合的,即前端的展示逻辑和后端的业务逻辑在同
原创 2024-10-30 04:05:46
73阅读
标准的应用服务架构 前后端分离架构 分层架构图
# Nginx 前后端架构图及代码示例 ## 1. 什么是 Nginx? 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 Web 服务器,也可以做为反向代理服务器,负载均衡器以及缓存服务器使用。由于其卓越的性能、稳定性和丰富的功能,Nginx 在互联网领域广泛应用。 ## 2. Nginx 前后端架构图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 Nginx 前后端架构图: ``` 前端(Client) -> Nginx -> 后端
原创 2024-02-25 04:58:31
227阅读
## 实现“前后端软件架构图”教程 ### 1. 流程概述 为了实现“前后端软件架构图”,我们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 步骤 | 描述 | | --- | --- | | 1 | 创建前端页面 | | 2 | 编写前端页面的HTML和CSS代码 | | 3 | 创建后端API接口 | | 4 | 编写后端API接口的代码 | | 5 | 前后端交互,获取和展示数据 | ### 2. 具体步骤
原创 2024-06-08 06:34:23
57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