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可用(High Availability)二、并发(High Concurrency)三、解决思路可用:集群化(冗余)+自动故障转移并发:垂直扩展与水平扩展总结 一、可用(High Availability)通过设计尽量缩短因日常维护操作(计划)和突发的系统崩溃(非计划)所导致的停机时间,以提高系统和应用的可用性。二、并发(High Concurrency)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
转载 2023-10-16 13:14:25
108阅读
在存储领域中,存储系统的可用性一直是关注的重点。随着用户对于存储系统的可用性需求不断变化,可用技术在不断发展演变。可用的方案与技术,可分为如下三种:磁盘级的可用这是指部分磁盘的损坏不影响集群的可用性。常用的实现方法有:RAID、SAN磁盘阵列。服务器级的可用这是指单台服务器的失效,不影响整个系统的可用性。常用的实现方法为:双机热备;软件层面实现的数据副本(比如SDS中的多副本冗余策略)。
分布式架构 可用 本文将通过自建架构图 进行讲解如图采用了分布式、微服务架构,将传统系统进行重构后的效果微服务架构体系对多个层面进行探索、分析和优化,本文不在详细阐述微服务、分布式架构根据公司、企业需求定制化构造而来,目的细化模块间的调用,链路更加清晰明了,不同环节可用方案不同,优化手段也存在差异。分析思考如果系统高峰期间可以处理500W/S 请求流量,那么当请求到达1000W/S请求流量时
一、准备环境准备如下表所示服务器hostname规格(最小)镜像kubernetes版本master012U4Gcentos 7.6v1.18.8master022U4Gcentos 7.6v1.18.8master032U4Gcentos 7.6v1.18.8node012U4Gcentos 7.6v1.18.8············二、可用架构采用kubeadm方式搭建可用k8s集群,k
一、什么是可用集群可用集群(High Availability Cluster,简称HA Cluster),是指以减少服务中断时间为目的的服务器集群技术。它通过保护用户的业务程序对外不间断提供的服务,把因软件、硬件、人为造成的故障对业务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二、 可用集群的衡量标准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TF)来度量系统的可靠性,用平均故障维修时间(MTTR)来度量系统的可维护性。于是可用
转载 2023-05-31 10:11:58
542阅读
并发是系统架构中必须考虑的的因素,是指通过设计使系统尽可能多的同时处理大量的用户请求。例如12306抢票。处理并发的方式有3种途径,可以共同使用。1.主要处理硬件层面的。2.对数据库下手的。3.对软件代码下手。我们的系统架构一般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系统刚刚上线的时候,用户很少,一般就是最简单的架构。如下图。随着用户量的增多,并发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这个架构明显就不够用了。第一种途径就登场了。第一种
前言及NAS技术分析 目前存储市场主要有三种方式: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加存储)、SAN( 存储区域网)。传统的直接存储的模式DAS是直接将存储设备连接到服务器上,一方面,当存储容量增加时,这种方式很难扩展;另一方面,当服务器出现异常时,会使数据不可获得。NAS和SAN
可用是通过某种协议或技术,协调服务端为客户端提供持续性服务。归纳为三种方式:客户端对服务端服务进行健康管理,自动容错服务端通过容错或网关协议提供统一的服务地址服务端通过高可用模块通知客户端更新服务地址。从客户端调用服务端维度来考虑,可用就是 客户端调用服务端持续可用,两种方法,一种在客户端来做,一种在服务端来做:客户端调用多个服务端地址,客户端通过自动容错服务端,保证可用。客户端调用一个服务
可用架构 可用架构社区 在如今快速发展的IT环境中,系统的可用性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挑战。特别是在可用架构方面,无论是公共云、私有云,还是混合云架构可用性都显得尤为重要。在可用架构的世界里,系统的连续性和耐用性是被优先考虑的,确保用户能够不间断地使用服务成为了各大公司的首要任务。 让我们用一个四象限图来帮助理解不同高可用架构的类型和优劣势。 ```mermaid quadran
原创 6月前
55阅读
一、概述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在绝大多数行业、绝大多数企业都存在一些关键的应用,这些应用必须 7*24*365小时不间断运行。这些应用的主机系统一旦出现问题,轻则降低业务响应速度,严重的会导致业务中断,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何能保证业务的持续进行,已经成为影响一个公司成败的关键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系统的可用性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服务器平台的可用性在
转载 精选 2014-11-10 13:42:56
626阅读
# 可用访问控制的技术架构实现指南 在现代的云计算与基础架构设计中,可用性(Ha)和访问控制(AC)是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可用性保障系统的可用性与稳定性,而访问控制则确保只有授权用户能够访问特定资源。本文将教你如何一步步实现“技术架构可用访问控制”。 ## 流程概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整个流程的步骤。下面是实施可用访问控制的关键步骤: | 步骤 | 描述
原创 10月前
46阅读
网络可用技术 网络可用技术,基本都可以归入容错技术,即在网络出现故障(错误)时,确保网络能快速恢复。对目前常用的可用技术,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归类: 1.单个设备上硬件冗余,如双主控、单板热插拔、电源冗余、风扇冗余等; 2.链路捆绑,如以太网链路聚合、MP、MFR等; 3.环网技术,如RPR、RRPP; 4.STP、Smart Link、Flex Link等二层冗余技术
MHA可用架构解决方案主从复制mha可用欢迎来到 来到大浪涛天的博客 !一、MHA可用架构解决方案1. MHA的介绍2. MHA集群结构说明2-1. 服务角色2-1-1. MHA Manager:2-1-2. MHA node:2-2. MHA提供的工具脚本2-3. MHA工作原理2-3-1. MHA Failover实现方式2-4. candidate_master=1 应用场景2-5.
转载 2024-06-14 09:35:10
43阅读
三、 剖析架构1. CDNCDN系统能够实时地根据网络流量和各节点的连接、负载状况以及到用户的距离和响应时间等综合信息将用户的请求重新导向离用户最近的服务节点上。其目的是使用户可就近取得所需内容,解决 Internet网络拥挤的状况,提高用户访问网站的响应速度。对于大规模电子商务平台一般需要建CDN做网络加速,大型平台如淘宝、京东都采用自建CDN,中小型的企业可以采用
转载 2023-09-14 21:01:29
124阅读
MYSQL–架构–理论–01–可用方案的优缺点、选型可用考虑点如果数据库发生了宕机或者意外中断等故障,能尽快恢复数据库的可用性,尽可能的减少停机时间,保证业务不会因为数据库的故障而中断。用作备份、只读副本等功能的非主节点的数据应该和主节点的数据实时或者最终保持一致。当业务发生数据库切换时,切换前后的数据库内容应当一致,不会因为数据缺失或者数据不一致而影响业务。一、主从或主主半同步复制使用双节点
转载 2022-05-04 13:58:03
340阅读
本篇的内容将会覆盖MySQL 5. 7数据库体系结构、InnoDB存储引擎、MySQL事务和锁、性能优化、服务器全面优化、性能监控、主从复制,以及PXC集群、MHA自动故障转移群集、MGR组复制、Keepal ived+双主复制等高可用集群架构的设计与实践,还有针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库分表和Mycat中间件介绍和实战操作。受限于文章篇幅的问题,小编只能为大家展示部分的内容,完整版PDF的免费获取方式在
     可用不仅包括:系统失败或者崩溃、应用层或者中间层错误、网络失败、介质失败、人为失误还包括:分级与容灾、计划宕机与维护,也就是说可用不仅仅是应该考虑到系统本身的问题还应该考虑到天灾人祸,并且有一套简单的系统维护方法。最佳的实例,其中最上面3泰代表客户端的应用主机,接下来是1+1的data guard环境,而data 
【PostgreSQL架构】PostgreSQL的最佳PG群集可用性(HA)解决方案 PostgreSQL架构 ⟶【PostgreSQL架构】PostgreSQL的最佳PG群集可用性(HA)解决方案 intelligentx  22 January 2020SEO TitleTop PG Clustering High Availability (HA)
转载 2023-07-21 17:20:07
213阅读
究竟啥才是互联网架构并发”一、什么是并发并发(High Concurrency)是互联网分布式系统架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它通常是指,通过设计保证系统能够同时并行处理很多请求。 并发相关常用的一些指标有响应时间(Response Time),吞吐量(Throughput),每秒查询率QPS(Query Per Second),并发用户数等。 响应时间:系统对请求
1、分层分层是企业应用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架构模式,将系统在横向维度上切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负责一部分相对简单并比较单一的职责,然后通过上层对下层的依赖和调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网站的分层架构中,常见的为3层,即应用层、服务层、数据层。应用层具体负责业务和视图的展示;服务层为应用层提供服务支持;数据库提供数据存储访问服务,如数据库、缓存、文件、搜索引擎等。分层架构是...
转载 2021-08-18 10:30:39
239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