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ail-FTP-RTSP协议学习0、email相关协议简介SMTP协议
SMTP是一种提供可靠且有效的电子邮件传输的协议。SMTP是建立在FTP文件传输服务上的一种邮件服务,主要用于系统之间的邮件信息传递,并提供有关来信的通知。SMTP独立于特定的传输子系统,且只需要可靠有序的数据流信道支持,SMTP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其能跨越网络传输邮件,即“SMTP邮件中继”。使用SMTP,可实现相同网络处理
端口漏洞:POP2、POP3在提供邮件接收服务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漏洞。单单POP3服务在用户名和密码交换缓冲区溢出的漏洞就不少于20个,比如WebEasyMail POP3 Server合法用户名信息泄露漏洞,通过该漏洞远程攻击者可以验证用户账户的存在。另外,110端口也被ProMail trojan等木马程序所利用,通过110端口可以窃取POP账号用户名和密码。 操作建议:如果是执行邮件服
转载
2024-02-28 21:10:56
1714阅读
1.1 NFS服务简介NFS就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可以共享彼此的文件。 NFS客户端可以将NFS服务器共享的目录挂载到本地端的文件系统中,而在本地端的系统中来看远程主机的目录就好像是自己的一个磁盘分区一样。 1.2 RPC与NFS通讯原理 &nbs
转载
2024-03-15 20:18:02
825阅读
那么TCP/IP协议中的端口指的是什么呢?如果把IP地址比作一间房子 ,端口就是出入这间房子的门。真正的房子只有几个门,但是一个IP地址的端口可以有65536个之多!端口是通过端口号来标记的,端口号只有整数,范围是从0 到65535。 端口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一台拥有IP地址的主机可以提供许多服务,比如Web服务、FTP服务、SMTP服务等,这些服务完全可以通过1个IP地址来实现。那么,主机是
概述本公告是ICSA-11-094-02A公告的更新版,ICSA-11-094-02A公告于2011年11月4日在NCCIC/ICS-CERT网站发布,公布了Adavantech/Broadwin的WebAccess RPC漏洞。--------- 更新第一部分开始 --------独立的安全研究者Rubén Santamarta已经将发现了Advantech的WebAccess产品和原来的Bro
一、关闭 135端口方案一第一步运行dcomcnfg,打开“组件服务”→“计算机”,在“我的电脑”上右键点击,选“属性”;然后点默认属性,把“在此计算机上启用分布式COM(E)”的勾去掉,接着返回到“默认协议”,移除“ 面向连接的TCP/IP”协议。(这操作也可以通过注册表进行,效果是一样的,打开左下角 开始菜单,运行,输入regedit,定位到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
工作台安装了linux桌面发行版,同时想要做远程控制百度搜索远程linux,结果搜出一大堆的在linux安装vnc,问题是VNC并不好用。于是继续搜索,搜到了xrdpcentos系:需要首先配置epelepel真的是太方便了,免除了编译安装的繁琐,我们的目的在于快速使用,而非具体的调优CentOS 用户可以直接通过 yum install epel-release 安装并启用 EPEL 源配置ep
转载
2024-10-29 19:12:37
94阅读
常用端口利用总结端口服务入侵方式21ftp/tftp/vsftpd文件传输协议爆破/嗅探/溢出/后门22ssh远程连接爆破/openssh漏洞23Telnet远程连接爆破/嗅探/弱口令25SMTP邮件服务邮件伪造53DNS域名解析系统域传送/劫持/缓存投毒/欺骗67/68dhcp服务劫持/欺骗110pop3爆破/嗅探139Samba服务爆破/未授权访问/远程命令执行143Imap协议爆破161SN
一、网络协议 下表描述了整个从上到下的网络协议层:10/100/1000BASE-T IEEE 802.3 compliant )的RGMII接口。 整个UDP报文层次结构如下图,请记住这张图贯穿整篇文章,层与层之间的关系搞不清楚了就回头来看看这张图,让自己的思路清醒一下。&nb
转载
2024-10-13 15:17:03
66阅读
1.关闭没有用的端口和服务任何网络连接都是通过开放的应用端口来实现的,如果我们尽可能少地开放端口,就使网络攻击变得无从下手,从而大大减少了攻击者成功的机会。可以使用该方法关闭不必要的端口netstat -ntl &nbs
转载
2024-07-11 11:49:45
314阅读
首先了解什么叫RPC,为什么要RPC,RPC是指远程过程调用,也就是说两台服务器A,B,一个应用部署在A服务器上,想要调用B服务器上应用提供的函数/方法,由于不在一个内存空间,不能直接调用,需要通过网络来表达调用的语义和传达调用的数据。RPC 功能目标RPC 的主要功能目标是让构建分布式计算(应用)更容易,在提供强大的远程调用能力时不损失本地调用的语义简洁性。为实现该目标,RPC 框架需提供一种透
目录分布式系统概念RPC基础概念核心原理网络编程SocketsNettyDubbo入门概念使用步骤直连方式服务化最佳实现dubbo版本 分布式系统概念即若干个独立的系统,但看起来是统一的整体。将不同的程序分布部署多个计算机服务器上。 演变:由最初的单一应用架构(所有业务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垂直应用架构()RPC基础概念RPC(remote procedure call)即远程过程调用。
转载
2024-05-13 21:10:23
22阅读
get一次只下载一个文件;mget一次可以下载多个文件,而且支持通配符,需要注意的是在mget的时侯,需要对每一个文件都选择y/n.
如果想不交互的下载全部的文件,可以先用prompt命令关掉交互方式(关闭:prompt off;打开:prompt on)。 ftp中用lcd切换本地路径,用cd切换远程服务器的路径
执行本地shell命令,如:!dir(显示本机当亲目录内容),如果不加
转载
2024-03-27 20:28:10
68阅读
http://msdn.microsoft.com/en-us/library/windows/desktop/aa379010(v=vs.85).aspx
注意:原文版本较老,我更新和改变了部分内容。并提供了完整的程序。编译环境SDK 7.0 WinXP VS2010。RPC官方教程
此手册可使你从已经存在的单独程序,一步步地创建简
转载
2024-04-24 07:12:02
58阅读
135端口:135端口主要用于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并提供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服务。 端口说明:135端口主要用于使用RPC(Remote Procedure Call,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并提供DCOM(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服务,通过RPC可以保证在一台计算机上运行的程序可以顺利地
转载
2024-04-24 19:35:56
21阅读
同步调用 客户方等待调用执行完成并返回结果。 异步调用 客户方调用后不用等待执行结果返回,但依然可以通过回调通知等方式获取返回结果。 若客户方不关心调用返回结果,则变成单向异步调用,单向调用不用返回结果。RPC 服务方通过 RpcServer 去导出(export)远程接口方法,而客户方通过 RpcClient 去引入(import)远程接口方法。客户方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去调用远程接口方法,
转载
2024-10-09 14:57:23
46阅读
3389端口: 在服务器中,3389端口的开放是必需的,因为任何服务器的管理员如果想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服务器,都需要开启这种方便的网络管理服务。不过3389端口一旦开启,必然会引来无数***,即便那些***破解不了密码,也很可能占用你的连接请求数,使你无法登录自己的服务器。 关闭服务器中的3389端口的方法很简单。在windows2000或2003中,进入控制面板,然后选择“管理工具”中的“
RPC框架:dubbo的基本使用常见的RPC协议:Dubbo协议Triple协议Rest协议gPRC协议HTTP协议Redis协议Hessian协议WebService协议Memcached协议 具体文档:https://dubbo.apache.org/zh/docs3-v2/java-sdk/reference-manual/protocol/注意:TCP、UDP是传输层的协议,而HTTP和R
转载
2024-04-18 15:43:26
85阅读
在Linux中rz 和 sz 命令允许开发板与主机通过串口进行传递文件了,下面小编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rz 的使用方法。Linux rz命令怎么使用rz命令可以批量上传文件,当然也可上传单个文件啦。使用的协议是古老的ZMODEM协议,虽然协议古老,但毫不影响的简单易用的特性。一般情 况我们要上传文件到Linux系统,要么使用ftp(还得架设ftp服务端),要么使用sftp,上传一个文件要敲不少命令。
上篇带大家分析了一下服务端的软件,现在更进一步,对OPC的包进行深度解析。OPC使用的RPC协议和其它的工控协议有所不同,如Modbus协议服务端的固定端口是502,RPC协议在真正建立数据连接之前通讯双方要协商使用的服务端口,即要有一个绑定的过程。基于RPC协议本身的定义,RPC建立连接时有一个固定的135号端口供客户端绑定专用,然后RPC从服务端的端口池(1024 ~ 65535)中选一个未使
转载
2024-04-30 17:28:07
119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