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传统采样理论介绍及问题提出传统的基于Nyquist采样定理指导下的信息的处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①采样速率需达到信号带宽的两倍以上才能精确重构信号。这样的采样硬件成本昂贵,获取效率低下,对宽带信号处理的困难日益加剧。②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降低成本,人们常将采样的数据经压缩后以较少的比特数表示信号,而很多非重要的数据被抛弃,这种高速采样再压缩的方式浪费了大量的采样资源,另外一旦压缩数据中的
compressive sensing(CS) 又称 compressived sensing ,compressived sample,大意是在采集信号的时候(模拟到数字),同时完成对信号压缩之意。中文的翻译成“压缩感知”,意思变得至少不太好理解了。数码相机镜头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然后再压缩压缩时丢弃掉90%的数据。如果有CS,如果你的照相机收集了如此多的数据只是为了随后的删除,那么为什么不一开
去年下半年做一个鬼成像的项目,我负责“压缩感知”这一块,研究生的师妹就是做压缩感知的,一直想了解一下,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借着这个项目把压缩感知看了一下,整理一些文档。 从公开发表论文的情况看,国内外学者在信号稀疏表示、测量矩阵设计和信号重构算法方面都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这为后续的CS(压缩感知)研究和实际系统的设计实现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但总体上说,对于CS理论和应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
  机器感知是UPNN机器人专项中的最后一门课程,其利用视觉方法来对环境进行感知。与之前提到的机器人视觉不同,机器感知更侧重于对环境物体的识别与检测。与计算机视觉不同,机器人视觉所识别的物体往往不需要高精度测量,物体也有明显特征。机器感知最为典型的应用是对环境的感知 —— 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如果说机器人视觉解决了where am I的问题,那么Robotic Perception
# 深度学习中的压缩感知:从入门到实现 ## 引言 在现代计算机视觉和信号处理领域,**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是一种新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结合**深度学习**的强大表示能力,压缩感知可以被用来增强图像复原和数据重建的效果。本文将逐步引导你实现一个简单的深度学习压缩感知流程。 ## 流程概述 为了实现深度学习压缩感知,以下是整个过程的步骤概述: |
原创 9月前
274阅读
# 压缩感知深度学习:原理与应用 ## 引言 在机器学习与信号处理领域,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正日益受到关注。压缩感知通过对信号进行稀疏采样,能够以较低的采样率重构高维信号。结合深度学习的强大能力,两者的结合产生了新的研究和应用方向。本文将介绍压缩感知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并结合代码示例展示相关技术的实现。 ##
原创 9月前
379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压缩感知是什么?二、压缩感知介绍1、压缩感知的流程2、信号稀疏化表示3、观测矩阵设计4、信号重构总结 前言刚接触压缩感知时,面对其概念十分模糊,但是又十分欣赏其作用。在不懈的学习下,算是对压缩感知有了一定的了解啦,在这里将基础知识分享出来,帮助大家一切学习压缩感知~一、压缩感知是什么?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CS)是由陶哲轩等人提出的一种用于信息获取的
   1.压缩感知引言  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又名压缩采样,利用原始场景自身的或变换到某个域后的稀疏性,采用更少的测量次数,获取足够的能重建原始场景的信息。    比如场景生成的图片有200万个像素,每个像素用8位比特表示,需要2MB的存储空间,但去除冗余后的有效像素只有10万个。那么我们找出这10万个有效像素,就能够较好的重建出原始图像
概况感知的目的是寻找机器的特长并发挥出来,向人类学习并做得比人类更好人类可以利用耳朵眼睛等器官,结合四维能力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机器感知系统则根据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来获取汽车周围的驾驶环境,包括Lidar,Camera,Radar,超声波雷达以及拾音器等。相对人类而言,机器感知是全覆盖,并且感知精度更高,能够达到厘米级别,但是机器感知在语义感知方面相差太大。无人车感知的信息输出主要是各个传感器的数据
转载 2023-09-24 16:49:01
78阅读
浅谈压缩感知(一):背景简介 <div class="postBody"> <div id="cnblogs_post_body"><h1>1、动机与背景</h1>数字化革命: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话、手机、相机、电视等数字化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市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
文章目录前言一、匹配追踪算法(MP)1、原理概述2、matlab代码二、正交匹配追踪算法(OMP)1、原理概述2、matlab代码总结 前言  压缩感知第三步是进行信号的重构,需要用到恢复重构算法。前面的文章提到过,压缩感知的恢复算法主要分为贪婪算法和凸优化算法两种,这里主要介绍贪婪算法的两种基础算法:MP算法和OMP算法及其matlab代码,并给出一些学习资料,希望可以共同进步~一、匹配追踪算
转载 2023-11-20 11:14:06
364阅读
压缩感知是对于N维的信号x,使用小的观测维数M≪N,设计一个M*N的测量矩阵Φ,得到测量结果y=ϕx,最终通过测得的y和已知的矩阵Φ来求得信号x。x信号特点:具有稀疏性。即信号本身或者使用一组基地展开后大多数系数为0。在压缩感知研究中主要有三个问题 1.如何找到稀疏信号或者说如何使得信号变成稀疏信号 2.找到合适的测量矩阵Φ,测量矩阵必须满足一定条件才能正确恢复信号 3.从测得的y中恢复
机器视觉是利用光学系统、工业数字相机和影像处理来模拟人类视觉和思维的能力。自动化设备可分为三类:传感器检测、监控系统、执行机构。机器视觉属于传感器检测的自动使用设备。机器视觉系统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和处理速度。它可以达到或超越人眼对许多目标的视觉能力。它可以通过红外、超声、微波等特殊传感器处理人体无法感知的物质。此外,机器视觉系统也有能力连续和客观地量化成像目标的强度。 从产品使用的角度来看,机器视觉
# 压缩感知与深度学习的结合 在现代信号处理与数据分析领域,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 CS)和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DL)是两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压缩感知是一种信号恢复技术,允许我们在较少的观测数据下重建出高维信号,具有削减数据采集的成本并提高效率的潜力。而深度学习则通过多层神经网络对复杂数据进行建模和特征提取,能够实现诸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任务。
1、感知机二类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输入为实例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取+1和-1二值,感知机对应于输入空间中将实例划分为正负两类的分离超平面,属于判别模型。感知学习旨在求出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为此导入基于误分类的损失函数,利用梯度下降法对损失函数进行极小化,求得感知机模型。感知学习算法具有简单、易于实现的优点,分为原始形式和对偶形式,感知机预测是用学习到的感知机模型对新的
微信公众号:数据挖掘与分析学习感知机是一种二分类的线性模型。输入为数据的特征向量,输出为对应的类别,在感知机中取+1和-1。感知机通过寻找一个超平面,将特征空间进行先行划分,正确分离为正负两类。通过导入基于误分类的损失函数,利用梯度下降来最小化损失函数,从而求得感知机模型。利用感知机模型对新的输入数据进行预测分类。感知机算法简单、易于实现,是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的基础。1.感知机模型输入:x,特征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学科,包括的主要内容如下:    (a)机器感知,就是使机器具有类似于人的感知能力,其中以机器视觉和机器听觉为主,也就是模拟人的视觉和听觉,让机器能够识别并理解文字、图像、画面,能理解语言和声音。现在有两个相关的研究领域,即模式识别与自然语言理解。    (b)机器思维,对通过感知获取的信息以及从系
案例银行办信用卡–获得感知机我们到银行办信用卡时,银行并不是直接就给你办卡的,而是会根据你的一些个人信息、消费信息、个人信誉等指标综合考虑后,才会决定是否给你办卡(不像现在银行办信用卡有点随意)。银行要考虑的指标比如age,salary,year in job,current debt等我们称为特征,假设银行要考虑的特征有n个: 感知感知机(有些地方叫感知器)是二分类模型,属于线性分类。中g作为
原创 2022-01-24 11:20:08
68阅读
前言感知机(perceptron)是二分类的线性分类模型,输入实例数据,输出为实例的类别,分别取+1,-1二值。属于判别模型,感知学习旨在求出将训练数据进行线性划分的分离超平面,其实现原理主要基于误分类的损失函数,利用梯度下降算法对损失函数进行极小化。感知机1957年由Rosenblatt提出,是神经网络与支持向量机的基础。优点:简单易于实现。不需要太高的数学基础与编程技巧。缺点:线性模型,不能
压缩感知压缩传感,Compressive Sensing)理论是近年来信号处理领域诞生的一种新的信号处理理论,由D. Donoho(美国科学院院士)、E. Candes(Ridgelet, Curvelet创始人)及华裔科学家T. Tao(2006年菲尔兹奖获得者)等人提出,自诞生之日起便极大地吸引了相关研究人员的关注。网站http://dsp.rice.edu/cs上可以获取大量相关的论文。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