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开始入手pytorch,搭网络要比tensorflow更容易,有很多训练好的模型,直接调用即可。 参考链接import torch import torchvision.models as models #训练模型都在这里面 #调用alexnet模型,pretrained=True表示读取网络结构和训练模型,False表示只加载网络结构,不需要训练模型 alexnet = model
转载 2023-07-04 21:47:21
199阅读
今天,播妞要跟大家分享的内容是,解析著名的语言模型-BERT,全文将分4个部分由浅入深的依次讲解,NLP爱好者们不要错过哦!Bert简介BERT是2018年10月由Google AI研究院提出的一种训练模型BERT的全称是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BERT在机器阅读理解顶级水平测试SQuAD1.1中表现出惊人的
前言上一篇文章中讲到了GPT,也简单讲到了GPT和BERT的区别,这里先贴回来温习一下: GPT和BERT之间的区别是:GPT选择了transformer中decoder阶段结构作为训练结构;而BERT选择了transformer中encoder阶段结构作为训练结构。 这样首先需要知道encoder结构和decoder结构之间的利弊:encoderdecoder双向网络单向网络没有天然的预测目
目录一、前言二、随机遮挡,进行预测三、两句话是否原文相邻四、两者结合起来五、总结六、参考链接一、前言Bert在18年提出,19年发表,Bert的目的是为了训练Transformer模型encoder网络,从而大幅提高准确率Bert 的基本想法有两个,第一个想法:随机遮挡一个或者多个单词,让encoder网络根据上下文来预测被遮挡的单词。第二个想法:把两个句子放在一起让encoder网络判断两句话
转载 2024-01-21 07:49:17
69阅读
只要是从事文本处理相关工作的人应该都知道 Google 最新发布的 BERT 模型,该模型属于是词向量的训练模型,一经提出便横扫各大 NLP 任务,最近 Google 公司如约推出了中文词向量的训练模型,不得不说这是一件非常有良心的事情,在此膜拜和感谢 Google 公司。那么如何使用 bert 的中文训练好的词向量呢?前两天看见 paperweekly 推送的一篇文章,叫做是 两行代码玩转
转载 2024-01-11 00:08:09
123阅读
1.什么是BertBert用我自己的话就是:使用了transformer中encoder的两阶段两任务两版本的语言模型没错,就是有好多2,每个2有什么意思呢?先大体说一下,两阶段是指训练和微调阶段,两任务是指Mask Language和NSP任务,两个版本是指Google发布的Base版本和Large版本。Base版本:L(Layers)=12,H(Hidden)=768,A(att
这个实现可以为BERT加载任何训练的TensorFlow checkpoint(特别是谷歌的官方训练模型),并提供一个转换脚本。BERT-base和BERT-large模型的参数数量分别为110M和340M,为了获得良好的性能,很难使用推荐的batch size在单个GPU上对其进行微调。为了帮助微调模型,这个repo还提供了3种可以在微调脚本中激活技术:梯度累积(gradient-accum
# 如何在PyTorch中加载BERT训练模型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学习如何在PyTorch中加载BERT训练模型。这是自然语言处理(NLP)中常见的一种训练模型,它可以用于各种任务,比如文本分类、问答系统等。 ## 整体流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加载BERT模型的整体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 1 | 安装 `transforme
原创 2024-10-03 04:38:07
197阅读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如何使用PyTorch中的训练模型BERT,包括其背景知识、抓包方法、报文结构、交互过程、字段解析及多协议对比。通过这些内容,旨在使读者对BERT的使用、交互及其细节有更深刻的理解。 ## 背景知识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模型的出现极大地提升
原创 7月前
47阅读
BERTBERT: Pre-training of Deep Bidirectional Transformers for Language Understanding》有五个关键词,分别是 Pre-training、Deep、Bidirectional、Transformers、和 Language Understanding。其中 pre-training 的意思是,作者认为,确实存在通用
很多知识,尽管在学会了之后发现原来是多么的简单,但是当你刚接触的时候则是完全一头雾水。在我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的入门教程时,很多教程都把Transformer和BERT连在一起讲,并且最后还加一句“BERT实际上就是Transformer的编码器”,而且也不介绍除了BERT之外的其他训练模型。这种编排和说法导致我搞不清楚Transformer和BERT到底是什么关系,训练模型到底是个啥。我一度还以
转载 2023-12-01 11:01:37
65阅读
# 如何使用 PyTorch 加载 BERT 训练模型 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模型。它能有效处理文本数据并在很多任务上取得了最先进的表现。今天,我们将通过 PyTorch 来加载一个训练BERT 模型。以下是我们将要完成的步骤: ## 流程概
原创 2024-08-18 04:01:09
74阅读
作为训练模型BERT 目前常充当系统的重要模块,并衍生出大量 NLP 项目。但是 BERT 官方实现基于 TensorFLow 框架,因此那些借助 PyTorch 实现的 NLP 系统可能并不方便嵌入它。为此,开发者从每一个 OP 开始重新用 PyTorch 训练 BERT模型。这个项目不仅提供训练 BERT、GPT 和 Transformer-XL 模型,同时还提供对应的微调
BERT理解1、训练模型BERT是一个训练模型,那么什么是训练呢?假设已有A训练集,先用A对网络进行训练,在A任务上学会网络参数,然后保存以备后用。(训练过程)当来一个新的任务B,采取相同的网络结构,网络参数初始化的时候可以加载A训练集学习好的参数,其他的高层参数随机初始化,之后用B任务的训练数据来训练网络,当加载的参数保持不变时,称为"frozen",当加载的参数随着B任务的训练进行
转载 2024-01-03 11:27:34
138阅读
Hugging face 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的聊天机器人初创服务商,开发的应用在青少年中颇受欢迎,相比于其他公司,Hugging Face更加注重产品带来的情感以及环境因素。官网链接在此 https://huggingface.co/ 。但更令它广为人知的是Hugging Face专注于NLP技术,拥有大型的开源社区。尤其是在github上开源的自然语言处理,训练模型库 Transformers
转载 2024-08-21 11:55:16
92阅读
前言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图书系统的项目,需要先对图书进行分类,想到Bert模型是有中文文本分类功能的,于是打算使用Bert模型进行训练和实现下游文本分类任务数据预处理2.1 输入介绍在选择数据集时,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模型到底应该接受什么样的输入,只有让模型接收正确的输入,才能构建出正确的数据形式。Bert模型的输入如图: 图 1 BERT模型输入图在Segment embeddings里面,中文模型
转载 2023-11-26 14:17:34
4阅读
一、Masked LMget_masked_lm_output函数用于计算「任务#1」的训练 loss。输入为 BertModel 的最后一层 sequence_output 输出([batch_size, seq_length, hidden_size]),先找出输出结果中masked掉的词,然后构建一层全连接网络,接着构建一层节点数为vocab_size的softmax输出,从而与真实labe
0. 引言BERT全称为 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 from Transformers(来自 Transformers 的双向编码器表示),是谷歌2018年发表的论文中1,提出的一个面向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无监督训练语言模型。其意义在于:大量无标记数据集中训练得到的深度模型,可以显著提高各项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的准确率。BERT采用Transformer
1.BERT简介        BERT是一种训练语言模型(pre-trained language model, PLM),其全称是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下面从语言模型训练开始展开对训练语言模型BERT的介绍。1-1 语
前言:博主是一名研一在读学生,刚刚接触nlp不久,作品如有纰漏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另外本文代码不是自己原创,解释和思路为原创。文章创作目的在于分享和知识复习,无任何盈利目的)本文包括原理和代码设计思路部分,数据预处理部分,模型部分和训练验证部分四大块,建议阅读时间20分钟。(后附完整代码)一、代码设计思想本文篇幅有限,不可能将bert在超大参数上的完整训练过程讲清楚。博主是个菜鸡,完整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