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一.题目要求二.STM32CubeMX1.简介2.安装STM32CubeMX3.安装HAL库4.界面介绍三.项目创建1.所需工具2.目标选择3.引脚分配4.外设配置5.时钟配置6.工程配置7.程序编写四.用keil观察输出波形1.设置仿真模式2.逻辑分析仪五.总结 stm32cubeMX使用HAL库点亮LED流水灯,在Keil下用软件仿真运行上面代码,并用虚拟逻辑分析仪观察 对应管脚上的
转载
2024-07-12 16:53:11
490阅读
前言:
STM32CubeMX是意法推出的基于STM32的一款强大的可视化开发软件,在常规的产品开发中,可以结合可视化的硬件配置来完成系统平台的初始化配置,选用一些中间软件包,如OS,FS等。
RTX5是Keil公司打造的一款轻量型,实时,低延迟,高可靠,安全的操作系统,MDK开发环境本身集成了RTX5软件包。但STM32CubeMX中不包含RTX5组件包,并不支持RTX5组件
今天需要了解下A/D转换模块。大概就是ADC或者DAC。一般来说除了老版的51单片机,现在的单片机大多都是自带AD转换的。主要是电压的变化,弄成数字变化,就可以进行编程了。详细的说明就:ADC:将时间和幅值连续的模拟量转化为时间和幅值离散的数字量,A/D转换一般要经过采样、保持、量化、编码4个步骤。其中常用的一般类型就不再赘述了。反正也记不住。一般我们考虑的就是用到的时候在取看一下手册。一般来讲有
开发板:秉火-霸道V1 芯片:STM32F103ZET6 GPIO: PB0配置GPIO在右下角搜索框内输入对应的GPIO,图中会闪烁显示,我们配置成输出模式 我们进一步完成GPIO的设置,点击System Core选择GPIO,接着点击图中序号3的位置,会出来GPIO的标签属性 配置 PB0 的默认电平,开漏输出,无上下拉,低速模式。引脚标签为 LED 接着选择 Project Manager
转载
2024-10-18 22:11:07
726阅读
目录一、概述二、Pinout&Configuration2.1 选择端口2.2 开启DMA中断三、测试ADC四、遇到的问题4.1 采集到其他通道的值继续4.1的问题4.2 STM32 ADC没有输入电压时,采集结果不为0 一、概述本文记录下ADC的使用过程,主要是后续使用,能有个参考。同样,以后遇到的ADC问题,也都收录在本文后面。 芯片: STM32G0B1RCT6二、Pinout&a
转载
2024-08-14 17:02:50
584阅读
系统:linux mint 18.3 xfce 64bit 软件: STM32CubeMX 4.24 SW4STM32 2.4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xgh1VF 密码:rvzu开发板芯片:STM32F103RCT6,STM32F407VET6 实现效果:打开两个串口助手窗口,一个是USART1的,一个是USART2的,任意一个串口(串口1或者串口2)发送数据过去
STM32CubeMX 实战教程:定时器中断实验(LL 库)1 前言1.1 STM32CubeMX1.2 教程介绍1.3 准备工作1.4 硬件资源2 配置项目2.1 项目导入2.2 TIM2 & NVIC 配置2.3 Clock 配置2.4 生成代码3 代码测试4 结束附录附录1 相关教程 1 前言1.1 STM32CubeMX 点击图片进入 ST 官网 STM32CubeMX 介绍
目录一、标准外设库概述二、标准外设库下载三、文件夹介绍 一、标准外设库概述STM32标准外设库是一个固件函数包,它由程序、数据结构和宏组成,包括了微控制器所有外设的性能特征。该函数库还包括每一个外设的驱动描述和应用实例,为开发者访问底层硬件提供了一个中间API,通过使用固件函数库,无需深入掌握底层硬件细节,开发者就可以轻松应用每一个外设。因此,使用固态函数库可以大大减少开发者开发使用片内外设的时间
转载
2024-10-23 18:44:09
128阅读
1.什么是STM32CubeMx和HAL库HAL库对比标准库,封装程度更高,更具有移植性。STM32CUbeMx是一种图形化配置界面,用来完成对外设的初始化,比如RCC模块、NVIC、GPIO、串口、定时器。使用标准库都是先对某个外设的结构体赋值,最后调用Init函数将结构体写入寄存器,这个过程有点繁琐,因为某个外设的初始化都是差不多固定的,比如定时器的初始化都是先分配,设置ARR。使用CubeM
转载
2024-08-14 22:21:08
296阅读
前言在前面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如何使用CubeMX来建立一个简单的TCPEchoserver工程。但是在新建CubeMX项目时,是通过直接选择ST的开发板的方式实现的。对于大多数实际的开发场景,可能并不是在ST的开发板上进行的,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以太网工程。 今年ST推出的Nucleo-144板子上集成了以太网接口,所以在本文中,将以STM32F746-Nucelo板为例
转载
2024-06-21 12:55:42
254阅读
将 STM32的官方工程模板 修改为我们这套教材的:STM32 C++工程模板我使用的 STM32 库的版本 : V3.5.0注意:想学习本套 STM32 C++编程 的专栏是有点门槛的。你需要有一点点 STM32 基础 和 一点点 C++ 语言基础。完整的STM32 C++工程模板 的下载地址可以在本篇博客的最下面找到。下面是:将 STM32的官方工程模板 修改为我们这套教材的 STM32 C+
LL库(Low Layer)是ST最近新增的库,更接近硬件层,直接操作寄存器。其支持所有外设。今天我们通过STM32CubeMX建立一个LL库工程,使用小熊派BearPi开发板,芯片型号为STM32L431RCT6。一、工程建立步骤1、工程初步建立和保存 2、配置时钟源(RCC设置) 3、GPIO引脚功能设置 4、外设初始化配置 5、生成工程源码 6、编写用户程序二、工程建立1、工程初步建立和保存
搭建工程1、配置工程属性2、确认时钟源3、配置系统时钟4、配置定时器这里选择的定时器为TIM3,定时时间为1ms 把定时器设置自动重装载寄存器 ARR 的值为 1000,设置时钟预分频器为 71,则驱动计数器的时钟: CK_CNT = CK_INT / (71+1)=1M,则计数器计数一次的时间等于: 1/CK_CNT=1us,当计数器计数到 ARR 的值 1000 时,产生一次中断,则中断一次的
转载
2024-10-14 18:24:56
206阅读
早期开发STM32,大部分工程师都是基于标准库进行开发,如果要换成LL库,且需要复用以前代码,该怎么办呢? 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使用【SPL2LL转换器】实现标准库代码迁移为LL库的方法,以及相关内容。 1关于LL库LL库,即STM32Cube Low-Layer,也叫Cube LL、Cube底层库等。 开发STM32通常有四种“库”,可以阅读之前分享的文章《STM
转载
2024-04-15 14:46:19
216阅读
这一篇的内容为使用stm32的定时器基本功能,也就是定时多长时间产生什么样的动作,关于定时器别的高级用法(pwm,捕获等)在后面几篇博文中会一一带来第一步:老规矩,在CubeMX中配置定时器这个是我的时钟树 上面就是一个定时器的设置,选择模式那里默认的是up就是向上计数哈,其他东西基本没有的什么变动的,使用默认的就好,具体代表什么自己可以百度,最最最重要的理解上面那个分频,这个非常重要,根据自己的
转载
2024-03-28 13:26:41
433阅读
楼主的原理图有错误:电容应该放到引脚处。要使用stm32f407的adc来采集外部电池电压,电压最大为8.4V,使用电阻分压到2.5V由ADC采集,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是:两个分压的电阻选取多大的合适?如果分压电阻太小,功耗会比较大,电阻太大的话则会分压不准确,ADC的输入阻抗会与电阻并联。所以想请教大家STM32的ADC的输入阻抗是多少,外部的分压电阻的阻值如何计算?我从官方看到的ADC的参考电路
转载
2024-08-31 20:21:11
334阅读
功能实现:采用定时器PWM功能实现呼吸灯的功能,PWM频率为1KHz,呼吸灯周期为1s准备工作:1、STM32开发板(我的是STM32F103VET6)2、STM32CubeMx软件、 IDE: Keil软件3、按键管脚 : PA0 PC13 4、LED管脚 : PB0 PB1 PB
最早学习STM32F1还纠结于是从寄存器入手还是从标准库入手,捣鼓了一段时间寄存器后发现寄存器的配置太麻烦了,而且不容易移植,加上之前项目对于执行效率和ROM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所以慢慢的还是用标准库进行开发,但是之前学习寄存器的过程还是积累了很多知识,所以推荐有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还是抽空看下寄存器的相关资料,推荐正点原子的教程。
1.USMART是什么?使用USMART,你可以轻易的修改函数参数、查看函数运行结果,从而快速解决问题。比如你调试一个摄像头模块,需要修改其中的几个参数来得到最佳的效果,普通的做法:写函数→修改参数→下载→看结果→不满意→修改参数→下载→看结果→不满意….不停的循环,直到满意为止。这样做很麻烦不说,单片机也是有寿命的,老这样不停的刷,很折寿的。而利用USMART,则只需要在串口调试助手里面输入函数
前言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如何使用CubeMX来建立一个简单的TCPEchoserver工程。但是在新建CubeMX项目时,是通过直接选择ST的开发板的方式实现的。对于大多数实际的开发场景,可能并不是在ST的开发板上进行的,所以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如何从零开始建立一个以太网工程。 今年ST推出的Nucleo-144板子上集成了以太网接口,所以在本文中,将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