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双向反射分布函数(BRDF)介绍与Cook-Torrance模型的实现 BRDF简介再介绍BRDF之前我们要引入渲染方程这个东西:其中L表示辐射率,其公式为:它表示了一个拥有辐射强度Φ的光源在单位面积A,单位立体角ω上的辐射出的总能量。辐射率是辐射度量学上表示一个区域平面上光线总量的物理量,它受到入射光线与平面法线间的夹角θ的余弦值cosθ的影响:当直接辐射到平面上和法线夹角越大
# 深度学习图像去反光算法入门指南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一种深度学习算法来去除图像中的反光。我们将分步骤讲解整个过程,并在每一步中提供必要的代码示例。对于初学者,我们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每一部分,让你能够轻松理解并实现这种技术。 ## 整体流程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整体的工作流程。为了帮助你理解,我们将用表格和流程图来展示这个过程。 ### 流程步骤表 | 步骤
原创 8月前
612阅读
1. 研究动机图像去反光就是下面的模型,I 是 T 和 R 的一个线性组合,但实际情况肯定比这个复杂。用深度学习解决图像去反光,主要存在下面两个问题:问题一:真实的训练数据难以获取:真实的有玻璃反光的图像 I 和无玻璃反光的图像 T 难获取。问题二:不同的成像条件:玻璃的厚度、天气条件、摄像头的光圈等,都可能会有影响。对于问题一,按照下图方式,我们可以合成一些数据。比如对于那个塔的图像,做对称变
转载 2023-05-26 03:08:13
2501阅读
阳光算法见仁见智,多阈值OSTU和模糊OSTU是我参考论文进行改进的,整篇内容都放进了我的本科毕业论文中。感谢大家的留言和指正,首先,这个算法经过实践,确实存在问题,因为当时毕业比较忙,我在智能车上试验了一下,觉得效果可以就没再深入发掘,后来一些车友们给我留言,有两个问题:一是在反光特别强烈的情况下,算法效果大打折扣,二是受限于场地、摄像头角度等因素,这个算法在不同车上会失效,没错。作为车友,我希
摄影技巧:秋天正是出去拍景的好季节,山里的树叶黄了红了,倒映在水中,随手一拍就是一幅大片。那么今天,作者要给大家来聊聊如何利用水面拍出具有意境的倒影画面。利用水面拍倒影,能增加画面中的对称美,让你的摄影作品更具艺术性,但是拍摄倒影也是有一定技巧的。 图片来自Daniel Olah 一、摄影器材的选择1、广角镜头。广角镜头能够容纳更多的景色,特别是拍摄这种水面倒影,效果非常好。2、使用滤镜
# 基于深度学习的地板反光算法入门指南 在现代计算机视觉中,反光效果常常会给图像处理带来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广泛的应用前景。本篇文章将指导一个刚入行的小白如何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地板反光算法。整个过程将分为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将包含必要的代码示例和详细的说明。 ## 流程概述 在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地板反光算法”时,可以按以下流程进行: | 步骤 | 描述 | |------|------|
【引入】 1. 目的:当我们观察空间任何一个不透明的物体时,只能看到该物体朝向我们的那些表面,其余的表面由于物体所遮挡我们看不到。所以需要消隐,来消除被遮挡的不可见的线或面,消除二义性,绘制出意义明确、富有真实感的立体图形。2. 分类:1)物体空间消隐算法:Roberts算法、光线透射法2)图像空间消隐算法:Z缓冲区(Z-Buffer)算法、扫描线Z-buffer算法、区域子分割算法。一
在机器视觉检测时,经常会遇到需要检测反光的物品,例如:金属、铝箔表面、反光膜片、光滑表面的物品等,这类物品都有同样的特点,就是会发出炫光,这样在检测的时候会影响被测物的特征提取,这个时候需要怎么处理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解决机器视觉检测反光的问题: 1.反光物体检测的光源选型  (1).采用低角度光源照明:被测物体表面大部分反光都不进入摄像头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网络架构,用于提取底层视觉任务的边缘信息。不同于其他方法,本文只使用级联卷积层进行边缘估计与图像重建。本文应用于两个不同的边缘敏感的问题领域。本文提出用于弱监督的数据生成方法,解决了更多繁杂反射情况的问题。本文的方法以较大的优势取得了SOTA的效果。在所有情况中,网络架构都简单,快速且易于迁移。一、简介   受深度学习在大尺寸视觉图像复原任务上的巨大成功启发,大量的底
反光深度学习解决方案 在图像处理领域,去除反光对许多应用场景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图像识别和分析中。反光会影响深度学习模型的性能,导致错误的分类和识别,进而影响业务决策。通过精准的去反光技术,可以改善图像质量,从而提高模型的准确率,为相关行业带来更高的效率和价值。 > **用户反馈** > “我们的图像识别系统在处理带有反光的图片时准确率下降了15%,这影响了我们的产品质量检测。”
# 实现深度学习反光 ## 一、整体流程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实现深度学习反光的整体流程。可以用下面的表格展示步骤: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数据准备 | | 2 | 构建神经网络模型 | | 3 | 训练模型 | | 4 | 测试模型 | | 5 | 部署模型 |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一步需要做什么,以及需要使用的代码。 ## 二、具体步
原创 2024-03-09 06:48:38
99阅读
本文对滤镜中常见的晕影,晕角效果的实现做了研究,具体如下:1 晕影调整算法所谓晕影就是给图像四个角添加暗影效果,这暗影向图像中心逐渐淡化。我们使用如下公式来实现:假设图像宽度高度分别为w,h:double d = Math.Sqrt((i - w / 2) * (i - w / 2) + (j - h / 2) * (j - h / 2)); double dmax = 1.0 / Ma
文章目录1.引言2.系统模型2.1 信道带宽无限时的单极性基带传输2.2 信道带宽受限时的双极性基带传输2.3 信道带宽受限时的QPSK传输2.4 信道带宽受限时的16QAM传输3.误码性能理论分析3.1 单极性不归零码3.2 信道带宽受限的双极性不归零码3.3 信道带宽受限时的QPSK传输3.4 信道带宽受限时的16QAM传输4.仿真实现与仿真结果4.1 信道带宽无限时单极性不归零码4.2 信
光学器件的透反射率是评价光学器件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各类光学系统设计过程中,由于系统对于光学器件的透反射率要求不同,有必要对光学器件的透反射率进行精准地测量。常用的测量方法或专用仪器对于光学器件透反射率的测量精度普遍局限在0.1%~0.5%的水平。通常测量光学器件透反射率的方法可分为光强测量法和双光束差动法两大类,此外还有基于谐振腔特性测试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测量过程中要么不能完全消除光源功率波动对
这两天春运渐入高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打好行囊,准备回家的旅程。话说这出门在外,难免有个丢三落四的情况,别的还好说,要是身份证忘带了,可哪儿都不能去了。其实在我们的微信中,有一项电子身份证功能,可以自动与实体身份证同步,万一哪天忘带了身份证,用它也能轻松搞定。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微信,点击“发现”→“小程序”,搜索“网证”,打开其中的“网上凭证(CTID)”;搜索“网证CTID”小程序2、点击“微
# 教你如何提升深度学习算法噪声能力 ## 一、流程概述 为了提高深度学习算法噪声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 步骤 | 内容 | |---|---| | 1 | 数据预处理 | | 2 | 模型选择与建立 | | 3 | 添加噪声数据 | | 4 | 训练模型 | | 5 | 评估模型性能 | ## 二、具体步骤 ### 1. 数据预处理 在这一步中,我们首先需要对数据进
原创 2024-06-20 07:19:34
247阅读
安全帽、反光衣AI识别——暖果科技推出AISafety安全生产智慧管理平台我们国家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中,一切以安全为重,安全必须排在第一位。在石化、石油、煤炭、矿产、电力、建筑、制造业等各种行业,要求在生产、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一些危险场所还要求穿反光衣。但是在实际现场操作过程中,常常会有人不重视安全规定,不穿戴安全帽、反光衣进入生产、施工区域,而
# 深度学习反光模型教学指南 ## 引言 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反光现象常常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识别效果。利用深度学习去除图像中的反光是一个具有挑战性但又有趣的任务。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实现“深度学习反光模型”。我们将从整体流程开始,再逐步深入每一步的细节、需要的代码和注释。 ## 整体流程 下面是实现深度学习反光模型的步骤概览: | 步骤 | 描述
原创 8月前
81阅读
Lightroom中有些功能并没有显示出来,需要按一些辅助键才能看得到。本文介绍的三个隐藏功能都与加按Alt键(Mac:Option键)有关。由于Lightroom与ACR(Adobe Camera Raw)采用的是相同的图像处理引擎,因此,下面的方法同样适用于ACR。1、显示高光剪切或阴影剪切所谓高光剪切,就是指照片上最亮的区域过曝,惨白一片,高光溢出,细节丢失;所谓阴影剪切,就是指照片上最暗的
转载 2024-10-26 10:10:01
263阅读
越来越接近毕业季了,相信很多同学都结束了论文的撰写以及论文审批,现在就坐等着毕业论文答辩和毕业典礼了!其实我也是这样的一个状态,但是期间大Boss还是会安排很多任务下来,所以最近没有频繁推送好的文章,在此向关注“计算机视觉战队”的您说一句抱歉,希望您继续关注我们、支持我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玩的有兴趣的文章分享,主要是利用并行的深度学习方式区消除反射的现象。现在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主题。首先看下
原创 2022-09-19 16:34:08
245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