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项目需要使用Redis内存数据库,数据库使用到没什么,只是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现在对其排查过程进行总结,希望对遇到相同问题的人有所帮助。背景:项目并发量非常高,客户端使用Jedis,每个请求都会从Jedis链接(JedisPool)中获取Jedis链接,通过Jedis链接对象,操作Redis数据库中的数据,Redis服务端连接不释放,一直增长,无论线程调多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被占满,百
转载 2023-09-18 22:46:38
179阅读
openresty mysql 连接池这两天压测公司的一个小项目,感觉并发能力很差,想给做一下提升。最要是优化数据库的操作。这个小项目的架构为 前端LVS做负载 + openresty-lua做业务处理 + mysql做数据保存及查询等,其他组件就暂时不一一罗列了。压测工具apache 自带的ab打量工具。 安装方法:yum -y install httpd-tools测试平台linux 平台op
MS提倡我们尽可能每次的在连接使用完成后就关闭;这样导致每次都要进行打开和关闭操作或用using(){…}写起代码比较麻烦,还有经常对的操作似乎也带来一些性能上的问题;在Asp.net里一个WebForm经常涉及有N个数据库操作,为了方便直接在init里打开一个连接,然后在Dispose里关闭即省事又能减少对的操作提高性能;那到底这样做能不能提高性能呢?答案是能,但有些情况估计会很让你感觉到失
转载 2024-07-08 13:28:40
27阅读
no remain redis from poolno remain redis from poolno remain redis from pool【输出>>>>】test:2018-07-22 10:38:19 第:13个线程当前时间:2018-07-22 10:38:29【输出>>>>】test:2018-07-22 10:38:19 第:99
在处理高并发时,我们常常用到缓存,首先,说说redis的配置,与注意事项.在pom.xml中需要引入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和spring-boot-starter-cache 如此引入之后,缓存配置就默认为redis,配置redis 需要在application.properties中配置如下参数#redis spring.redis.database=1 #
转载 2023-08-25 23:43:51
136阅读
1.数据库连接池Java连接数据库有很多中方式,最原始的方式就是直接使用数据库驱动连接数据库,但是这种方式有很多的弊端,如每次执行sql都需要创建和关闭数据库连接器,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如果没关闭成功还会导致内存泄漏的问题,以及一些线程问题。而数据库连接池主要做的是,预先创建好一定量的数据库连接放到池子中,当需要执行sql语句的时候取出一个数据库连接执行sql语句,用完了放回去,如果系统关闭则断开
一、go连接redis连接池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github.com/gomodule/redigo/redis" ) //定义一个全局变量 var pool *redis.Pool //定义一个init函数,会在main函数调用前调用 func init() { pool = &redis.Pool{ MaxIdle:
转载 2023-05-25 15:27:38
195阅读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 public class JedisConnectionFactory { private static JedisPool jedisPool; static { // 配置连接池 JedisPoolConfig poolConfig = new JedisPoolConfig();
转载 2023-06-28 16:46:09
269阅读
  分类: 数据库 项目中有用到数据库连接池技术,这次我们使用阿里公司的Druid连接池。Druid对数据库的监控做的很好,可以详细统计SQL执行的性能。   具体使用:如果是maven项目,加入如下依赖码到pom.xml文件中即可。   1. <span style="fo
 为什么要用连接池?使用数据库直接连接对 MySQL 多半是进行连接(connection),增删改查并提交(execSQL、commit),关闭连接(close)操作,然后实现业务相关逻辑。其操作也很清晰:建立连接发送请求(数据的 CRUD 操作)关闭连接数据库连接池为啥会需要有连接池? 其实在业务量流量不大,并发量也不大的情况下,连接临时建立完全可以。 但并发量起来,达到百级、千级,
      最近项目一直在使用redis,首次用redis,随便从网上找了例子就用了,一开始用的还挺正常,后来发现,当客户端访问量一上来,redis连接数居高不下,一开始以为是客户端没有关闭,开始怀疑redis-pool有问题,就修改了/etc/redis/6379.cnf中的timeout=5(默认是0,服务端不主动关闭连接),修改之后发现close_wait批量
Redis介绍和安装# Redis :软件,存储数据的,速度非常快,redis是一个key-value存储系统(没有表的概念),cs架构的软件     -服务端  客户端(python作为客户端,java,go,图形化界面,命令窗口的命令) # es:存数据的地方# 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     -关系型:mysql,P
gtcp模块提供了连接池的特性,由gtcp.PoolConn对象实现,连接池缓存固定存活时间为600秒,且内部实现了数据发送时的断开重连机制。连接池非常适合于频繁的短链接操作且连接并发量大的场景。我们接下来使用两个示例来演示一下连接池的作用。使用方式:import "github.com/gogf/gf/net/gtcp"接口文档:type PoolConn func NewPoolConn(ad
问题出现原因浮现:    使用druid 连接池建立inceptor 连接时,每过四个小时出现大量的CLOSE_WAIT 状态的日志,说明套接字是被动关闭的!(被数据库关闭的)通过查看inceptor 配置,发现inceptor有连接保护机制,如果连接超过4个小时,会关闭连接,这个时候连接是被数据库被动关闭的,所以会出现CLOSE_WAI
     对于共享资源,有一个很著名的设计模式:资源(Resource Pool)。该模式正是为了解决资源的频繁分配﹑释放所造成的问题。为解决我们的问题,可以采用数据库连接池技术。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思想就是为数据库连接建立一个“缓冲”。预先在缓冲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需从“缓冲”中取出一个,使用完毕之后再放回去。我们可以通过设定连接池
转载 2023-06-13 21:01:50
265阅读
在服务器端涉及数据库访问的应用程序里头,数据库连接池是一项确保性能的关键技术。一谈起java数据库连接池,大家都可以罗列出一堆开源实现。它们也各有优劣:1. DBCP  TOMCAT自带的2. proxool3. c3p0: see: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c3p04. DBPool5. Taobao的druid这些都是蛮不错的连接池实现。基于不用重复造轮
转载 2023-07-23 12:55:28
137阅读
排查这个问题让我感触颇深,接触go已经快有半年时间了,但是很多知识点平时真的很难主动去接触,只有当问题来了,才会花时间在相关技术上探究;感觉这不是一个正常的技术积累过程,被动学习的技术提升很慢!但是如何主动学习呢?说实话,自己目前业余时间真不多,忙于业务,忙于出成果,可是这些成果好像很难对技术有较大提升(可能是业务方向决定的),技术人感觉太难了!是时候好好规划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了!随便叨叨几句罢了。
转载 2023-08-15 10:35:13
162阅读
文章标题一、Redis介绍二、Redis为什么这么快?三、Redis应用场景四、Redis安装五、Python操作Redis六、Redis连接池 一、Redis介绍redis属于cs架构的软件 redis非关系型数据库(NoSQL数据库)内存存储 速度非常快 可以持久化把数据从内存同步到硬盘 数据类型丰富:(5大数据类型:字符串|列表|哈希(字典)|集合|有序集合|) key-value形式存储
转载 2023-05-25 15:30:05
131阅读
数据库连接池的作用与基本原理基本原理:在内部对象池中,维护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连接,并对外暴露数据库连接的获取和返回方法。 如外部使用者可通过getConnection方法获取数据库连接,使用完毕后再通过releaseConnection方法将连接返回,注意此时的连接并没有关闭,而是由连接池管理器回收,并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 2.作用 ①资源重用 由于数据库连接得到重用,避免了频繁创建、释放连接引起
转载 2023-05-30 15:18:01
437阅读
# Redis服务器地址 spring.redis.host=localhost # Redis服务器连接端口 spring.redis.port=6379 # Redis服务器连接密码(默认为空) spring.redis.password= # Redis服务器超时时间(毫秒) spring.redis.timeout=5000 #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使用负值表示没有限制) 默认 8 spri
转载 2023-05-25 14:50:33
193阅读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