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三架构的基本知识点:用户界面表示层(USL)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各层的作用 1:数据数据访问层:主要是对原始数据(数据库或者文本文件等存放数据的形式)的操作层,而不是指原始数据,也就是说,是对数据的操作,而不是数据库,具体为业务逻辑层或表示层提供数据服务. 2:业务逻辑层:主要是针对具体的问题的操作,也可以理解成对数据层的操作,对数据业务逻辑处理,如果
我使用OO技术第一次设计软件的时候,犯了一个设计者所能犯的所有错误。那是一个来自国外的外包项目,外方负责功能设计,我们公司负责程序设计、编码和测试。 第一个重要的错误是,我没有认真的把设计说明书看明白。功能点设计确实有一些问题,按照他们的设计,一个重要的流程是无法实现的。于是我在没有与投资方沟通的情况下,擅自改动了设计,把一个原本在Linux系统上开发的模块改到了Windows系统上。结果流程确实
转载 2024-01-12 13:05:50
71阅读
原文链接:https://dzone.com/articles/the-open-closed-principle-at-an-architectural-leve作者:David Llobregat1. 介绍这是在架构应用 SOLID 原则的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如果你熟悉 OOP 中的类设计的 SOLID 原则,如果你想知道在设计系统架构的时候是否可以使用他们,我将尝试给你一些见解。在
转载 2024-08-17 16:39:29
196阅读
计算机网络0-分层 文章目录计算机网络0-分层1 OSI的体系结构1.1 物理层1.2 数据链路层1.3 网络层1.4 运输层1.5 应用层2 TCP/IP分层TCP/IP协议族中不同层次的协议封装和分用过程 1 OSI的体系结构分层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v8XnIefL-1600134839497)(en-resource
转载 2023-10-27 09:12:04
220阅读
2013 年 5 月,支付宝最后一台小型机下线,去 “IOE” 取得里程碑进展。支付宝(以及后来的蚂蚁金服)走的是一条跟传统金融行业不同的分布式架构之路。要基于普通硬件资源实现金融的性能和可靠性,有不少难题要解决。应用层是无状态的,借助 SOA 架构还可以比较方便地扩展。而数据层就没那么简单了,蚂蚁金服在探索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有用的数据层架构设计经验,还是非常模式化的,可以分享出来供参考。传统
,四小组第二次讨论报告,计算机三存储体系,first,,Introduction:,一缓存都内置在CPU内部并与CPU同速运行,可以有效的提高CPU的运行效率。一缓存越大,CPU的运行效率越高,但受到CPU内部结构的限制,一缓存的容量都很小。,,二缓存(L2CACHE)出现是为了协调一缓存与内存之间的速度。二缓存比一缓存速度更慢,容量更大,主要就是做一缓存和内存之间数据临时交换的
前言相信大家都知道,说起亿万流量网站高性框架的设计方案,就能想到关键的两点,那就是高可用和高并发。而要谈对高并发和高可用有多熟悉,京东的大佬们还是有一定发言权,而作为京东高级工程师更是大佬级别。而今天分享的正是京东十年开发经验工程师编写的:“亿流量网站架构核心技术”。笔记作者:京东高级工程师:大飞笔记特点:条理清晰,含图像化,内容创新深奥却易懂。笔记大致分为四部分∶概述、高可用原则、高并发原则、
转载 2023-08-08 11:54:55
56阅读
   hello,大家好,我是方少,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吧,即使你感到很满意,也有人感觉太差了,总得感觉我们技术人员都是一个人在战斗,感情却是最深的,一起吃过苦才难忘吧。娇妻艳女,你失意了会和你一起吃苦吗?往往会把你抛弃了。一个产品最重要的人,肯定是最了解业务的人,渠道为王嘛,哪儿有需求,哪儿就有渠道,看下图,具体业务扩展导维图这是一般公司的结构图吧,少了个质量管理系统(测试部
一、案例概述本案例采用四层模式实现,主要分为前端反向代理、web层、数据库缓存层和数据库层。前端反向代理采用主备模式web层采用群集模式数据库缓存层采用主备模式数据库层采用主从模式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本次实验共打开四台虚拟机,此处实验将前端代理层、数据库缓存层、数据库层服务搭建在前两台虚拟服务器上,web层采用群集模式,用于单独放置两台虚拟机。故本次实验实际模型为了模拟实际环境,服务搭建按照如下拓扑
转载 2024-01-29 12:27:49
53阅读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精神,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有关政策要求落地落实,进一步健全“抓管带”城乡基层组织体系,根据《全市基层党建“奋进新征程 1155 行动”实施意见》(常组发〔2021〕 6 号)精神,完善“条块结合 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推进基层党建工作与网格治理深度融合,加快“两单一响应”工作机制推进。◆为保障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规范
转载 2023-12-11 16:16:52
20阅读
数据库原理(三)- 三层架构与二映像前言三架构外模式模式内模式二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模式/内模式映像借鉴 前言数据库系统的结构可以有不同的层次或不同的角度,从外部来看分为单用户结构、主从式结构、分布式结构、客户-服务器、浏览器-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多层结构等;从内部来看,通常是采用三模式结构,即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而为了能够在系统内部实现这三个抽象层次的联系和转换,提供了两层映像
两层架构的好处是,效果显而易见,apsx页面textbox,aspx.cs页面就textbox.text。然后验证数据,连接数据库,插入数据库。三层架构的坏处是,1.根据数据表的字段,在Model层要对应每张表,敲一大堆字段,get,set。这个东西的解决方案是,代码生成器或者数据集。2.在DAL层写SQLHelper类,还好这是一次性解决,以后项目可以复用;在DAL层写对每一张表的查,增,删,改
转载 2023-07-19 15:36:00
90阅读
要求:1、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层次结构2、掌握解释、编译两种技术的定义和区别3、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方法4、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的设计方法1、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层次结构:L是微程序机器。这一的机器语言是二进制编码的微指令集,是实实在在的二进制语言。L是传统机器。这一的机器语言是机器指令集。程序员用机器指令集编写的程序可以由L微程序进行解释。L2是操作系统虚拟机。这一机器语言
# 组织IT架构实施指南 在现代企业中,构建一个高效的组织IT架构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率,还能够使企业更具竞争力。对于刚入行的小白来说,理解这个过程的基本步骤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一步。以下是构建组织IT架构的流程和每一步的具体指导。 ## 创建组织IT架构的流程 | 步骤 | 描述 | |-------|-----
原创 2024-08-05 03:41:52
66阅读
maven,作为我现在每天都会使用的工具,却发现我还有很多地方了解的迷迷糊糊。老大就曾说过我的一个问题在于,做事情不够精细。大概就是太浮于表面吧。最近突然非常想把maven撸一遍。豆瓣搜了下高分书籍,还真找到一本《Maven实战》,看完真的好多知识点拨开云雾见月明。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本系列文章主要从概念、构建功能、管理、仓库、多模块打包几个方面记录知识点。maven——既是一个异常强大的构建
一、亿流量商品详情页的多级缓存架构&架构中每一层的意义1、上亿流量的商品详情页系统的多级缓存架构很多人以为,做个缓存,其实就是用一下redis,访问一下,就可以了,简单的缓存做复杂的缓存,支撑电商复杂的场景下的高并发的缓存,遇到的问题,非常非常之多,绝对不是说简单的访问一下redis就可以了采用三缓存:nginx本地缓存redis分布式缓存tomcat堆缓存的多级缓存架构时效性要求非常
设计一套能够满足亿用户访问的系统架构方案需要考虑大规模应用的可扩展性、高可用性、性能和安全等方面。以下是一套基本的亿用户访问的系统架构方案:前端负载均衡器:使用负载均衡器来分配用户的请求到前端服务器集群中,实现请求的负载均衡。前端服务器集群可以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自动扩展服务进行扩展,以支持更多的用户请求,并保证应用的高可用性和稳定性。应用服务器集群:应用服务器集群可以采用云服务提供商的自动扩展
转载 2023-10-30 20:59:40
106阅读
UML与数据库应用系统图名描述类图一组类、接口和协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静态视图包图包与包之间的关系的图,不是用于DBAS的微观设计组件图软件之间的依赖关系部署图系统中硬件和软件的物理配置情况和系统体系结构用例图用例位于系统边界的内部,与外部系统及用户之间的交互;用例模型由用例、角色和系统组成;用例之间的关系包括扩展、使用和组合顺序图描述系统内对象之间的消息发送和接收序列,其有两个坐标轴:纵向
一个典型的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由中压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不间断电源、末端配电以及发电机等设备组成。其中,UPS的主要作用,是在市电电源中断、发电机启动之前,确保所带的负载持续供电。 UPS系统是数据中心供电连续性的重要保障,UPS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同时,在绝大多数数据中心,UPS系统的损耗可占IT设备能耗的10%以上。了解ups是机房建设的重要环节。
高可用架构设计最核心的就是两点:解耦和冗余。解耦包括业务状态分离(无状态架构设计)、分库分表等。冗余包括缓存、CDN、主从备份、主主备份、GeoDNS 等。一个好的架构设计需要在产品迭代的不同阶段选择合适的技术,从而既能在合理的成本条件下有效保障当前的业务需求,又能考虑到业务下一步发展的可能性。持数亿用户的系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在读了这篇文章后,也许就没那么难了)。以下是本文涉及的一些主题:从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