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STM32经常学习会网上找的例程,或是买的开发板带的例程等等,经常在编译的时候遇到 ..\User\stm32f10x_it.c(26): error:  #5: cannot open source input file "stm32_eval_sdio_sd.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等等,打不到某个头文件的编译错误。而网上大多数都会提到是工程
最近公司有个机构的新增了条移动的专线,带宽标称是300Mb/s,想测下移动专线的质量如何。公司内网打流比较麻烦,平时都是在机构端从数据中心同时拷贝多个大文件,但是这种方法耗时长,而且无法测试延时,弃之。于是乎捣鼓起了iperf。iperf简介 先给大家介绍下iperf这个工具。iperf是一个网络性能测试工具。iperf可以测试TCP和UDP带宽质量。iperf可以测量最大TCP带宽,具有多种参数
转载 2024-09-26 09:42:07
82阅读
前言:最近学习了一下ESP32_NOW的通讯,发现例程有点难懂,现在从esp32_now 中的Control例程来解析一下它的程序思路。作为新手去看它官方文档,感觉最缺的就是这个程序的整体流程。虽然例程直接编译就可以工作,却没有一个操作说明,让人不知所措,经过一番折腾总结经验如下。前提条件:将程序编译完成并且下载到ESP32 DEMO板上(必须两个板以上才以通信),最好能看到日志并判断已经正常工作
转载 2024-08-26 14:40:41
260阅读
基本信号及概念 通信双方及通道 下图为edp规范中的总体框图。通过此框图我们可以了解到:交互的双方: 1)source device 即 显卡的显示控制部分 2) sink device 即 显示屏 双方间的通道: 1) 2)3)• 1.62Gbps/lane (RBR)• 2.7Gbps/lane (HBR)• 5.4Gbps/lane (HBR2)• 8.1Gbps/lane (HBR3)
WebSocketWebSocket的出现,使浏览器具备了双向通信的能力。HTML5开始提供的一种浏览器与服务器进行全双工通讯的网络技术,属于应用层协议。它基于TCP传输协议,并复用HTTP的握手通道。主要特点WebSocket可以在浏览器中使用支持双向通讯使用简单有哪些优点 说到有点,先找个比较物,HTTP协议,概括的说:支持双向通讯,更灵活,更高效,可扩展性更好看到双工通讯,有小伙伴可能会想到
   .h头文件以前也没觉得如何的难用,总是在需要的时候就随手包含了进去,但现在看这些代码,总感觉心里不踏实,不知道在什么时候需要包含,什么时候没有必要包含,vc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是怎么处理.h和.cpp文件的,主要是对编译器原理太不熟悉,没办法,今天特意开辟了半天的时间好好的找了些资料,耐心地看看高人们的讲解,这里只是列出下自己现在对今天看到的知识做些总结。编译器的
在将一个地址绑定到socket的时候,请先将主机字节序转换成为网络字节序再赋给socket,而不要假定主机字节序跟网络字节序一样使用的是Big-Endian。1、htonl、htons、ntohl、ntohs#include <arpa/inet.h> //函数头文件 uint32_t htonl(uint32_t hostlong);//32位的主机字节序转换到网络字节序 uint
转载 2024-04-22 22:21:33
365阅读
  最近一直在搞基于SWIG的C++接口翻译Java代码的工作。SWIG内部基于Bison(Yacc)的C/C++解析器,最近纠结于SWIG不能解析C++构造函数中的默认初始化赋值操作,想找一个能够补充此项能力的工具。  尝试了Cast-xml,因为官网上说编译需要依赖llvm+clang,结果浪费我半天的时间去研究怎么编译llvm+clang,耗费巨大的磁盘空间(12GB才到70%)作罢。后来发
转载 2024-03-25 17:37:53
217阅读
1.atomic及部分函数:        atomic是c++11推出的原子变量,使用需要C++11及更高标准,包含的头文件为#include<atomic>1.1 atomic变量:        atomic可以声明基本类
imread头文件:opencv2/highgui/highgui.hpp作用:imread函数的作用非常简单,从函数的名称也可以看出来,imread为image read的缩写,即图像读取的意思函数原型:Mat cv::imread(const String&filename,int flags=IMREAD_COLOR)返回值 Mat 类型, 即返回读取的图像,读取图像失败时返回一个空
转载 2024-03-19 08:44:56
226阅读
几天前写过一篇关于对Blinker的一键配网的不解。今天终于搞明白了它的机制,赶紧写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由于原来我是在Blynk平台上做8266的开发的。对于8266上的SmartConfig的流程和实现比较了解,这也因此会抱着原来的思维方式去理解Blinker的一键配网。老的思维太根深地固了,所以阻碍了对新事务的正确理解。。言规正传,下面把Blinker的一键配网的实现和逻辑讲一下。 首先,
转载 2024-07-11 06:40:21
227阅读
   有些关于C语言学习资料会整理一些C语言的头文件,今天我就看见了一些,我也把它粘写了过来,和大家一起记一下,学习学习,不断进步。标准C语言头文件ISO C标准定义的头文件(24项) <assert.h> 验证程序断言<complex.h> 支持复数算术运算<ctype.h> 字符类型<errno.h> 出错码<fenv
原创 2013-08-22 16:59:16
947阅读
头文件为相关声明提供了一个集中存放的位置。头文件一般包含类的定义,extern变量的声明和函数的声明。1.头文件用于声明而不是用于定义 当设计头文件时,记住定义和声明的区别是很重要的。定义只可以出现一次,而声明则可以出现多次。下列语句是一些定义,所以不应该放在头文件里: e...
转载 2013-06-26 13:41:00
202阅读
一个头文件内部有一个变量还有一个函数,重复包含出错怎么办? 解决办法: 1 加上static 在全局变量名前和函数定义前加上static 2 头文件放声明,源文件放定义
转载 2016-05-29 23:46:00
521阅读
2评论
我前面关于stack.c和main.c的讨论。 stack.c这个模块封装了top和stack两个变量,导出了push、 pop、 is_empty三个函数接口,已经设计得比较完善了。但是使用这个模块的每个程序文件都要写三个函数声明也是很麻烦的,假设又有一个foo.c也使用这个模块, main.c和
转载 2018-04-08 08:53:00
273阅读
头文件很有用,很多函数都需要一个位置来共用声明(不是定义,定义只能定义一次)。 工程中有两个cpp文件 main.cpp #include<iostream> void Log(const char* message) { std::cout<<message<<std::endl; } int m
原创 2021-05-25 22:16:23
611阅读
      本文我们将介绍在ESFramework 4.0 快速上手(08) -- 入门Demo,一个简单的IM系统(附源码)的基础上,增加文件传送的功能。如果不了解如何使用ESFramework提供的文件传送功能,可以先看看ESFramework 4.0 快速上手(13) -- 文件传送,如此简单一文的详细介绍。  &nbsp
Arduino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简单做一个外接控制部件非常的方便,和经常看到的51单片机,STM32相似,这里进行简单的实用介绍Arduino UNO R3主要参数:微控制器:AT Mega328P工作电压:5V输入电压(推荐):7V~12V输入电压(限制):6V~20V数字I/O端口: 14个(其中6个提供PWM输出口)模拟输入端口: 8个(A0~A7)输出电压:5V 和3.3V直流电流 I/O端
一、Zigbee联盟推荐的信道      我们知道Wifi、Zigbee和蓝牙都是使用2.4G频段,那么这三种设备类别在同一空间通讯的话,会存在一定的同频干扰。为了降低Wifi信道与Zigbee信道的同频干扰问题,Zigbee联盟在《Zigbee Home Automation Public Application Profile》中推荐使用11,14,15,19,2
题记:自己通过对工程的熟悉,理解的是头文件一般是对类的声明(成员函数与数据成员),或者对变量的声明,并没有具体实现某些函数,具体的函数要放在cpp文件中去实现。目录一、头文件二、源文件一、头文件通过查找资料,明白自己的理解大方向还是正确的,但是缺少细节的理解。头文件(.h) 写类的声明(包括类里面的成员和方法的声明)、函数原型、#define常数等,但一 般来说不写出具体的实现。在写头文件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