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ESP8266是物联网行业广泛使用的WiFi模块,小巧、功能强大,而且价格低廉。通常用电脑进行ESP8266开发时需要一个USB-串口转换器,如果你手边刚好有一块树莓派,就可以用树莓派的串口直接连接ESP8266进行开发。下面我们以树莓派3B+连接ESP8266-01模块为例进行演示。2. 树莓派串口硬件设置树莓派的串口需要设置才能使用。看看默认情况下设备文件和串口的映射关系
转载 2024-06-07 12:56:07
278阅读
前期准备硬件:51单片机开发板、ESP8266-01WIFI模块、USB-TTL转串口; 软件:Keil uv4单片机编程软件、串口调试助手XCOM V2.0、有人网络助手; 基础知识:单片机串口通信基础 、ESP8266AT指令集;配置并测试ESP82661. ESP8266与USB-TTL转串口连接ESP8266管脚VCCCH_PD/ENTXRXGNDUSB-TTL管脚3.3V3.3VRXDT
转载 2024-04-26 14:13:23
1300阅读
最近闲来无事,手上刚好有一个ESP8266模块,参考了几篇博客,了解了一下如何配置ESP8266,写个博客记录一下。 步骤一、元件准备二、硬件连接三、使用串口调试助手配置ESP8266 一、元件准备1、ESP8266模块2、USB转TTL二、硬件连接ESP8266USB TO TTL3V33.3GNDGNDRXTXDTXRXD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USB转TTL的供电不稳,刚开始我把ESP8266
转载 2024-05-04 19:33:51
653阅读
项目需要电脑与一个设备无线通讯,想做一个像虚拟串口那样的无线串口互连的设备,用两个ESP8266,一个AP,一个SP,不用提供wifi。 程序特点:1、服务端,客户端的串口,每次loop检测Serial.available(); 2、服务端的server检测/update; 3、客户端的接收,在loop里,靠client.available()检测, 过程: 1、服务端建
转载 2024-06-12 16:43:55
239阅读
esp8266模块配置连接方式串口模块是用来连接电脑做数据交互的,串口模块另一端的RXD(RX),TXD(TX)和esp8266的RX,TX交叉接,RXD(RX),TXD(TX)一个是传输数据,一个是接收数据串口模块3v3引脚看是否能给传感器供电能就串口esp8266的3v3直接相连不能串口就3v3和vcc用跳线帽短接串口的GND接GNDesp8266的3v3不能和串口模块3v3直接相连,就连接
1. 小节目标在本小节中,实现 MQTT 的双向传输,即:将从 MQTT 接收到的数据通过串口打印将串口接收到的数据发送到 MQTT2. 思路解析从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 ESPlorer 烧录代码是通过串口发送到 ESP8266 上的,当然了,此处肯定是使用了特定格式的代码,如通过 file.witeline 往文件中写入行但是我们又得实现通过接收串口的数据发送到 MQTT 上,那么我们需
arduino--通过ESP8266模块实现串口接收数据,使用TCP协议进行局域网通信硬件准备端口连接网络调试助手代码功能说明视频教学最后 由于调试机器需要打印数据来查看程序是否正常运行,将MCU的串口线接入到电脑需要很长的延长线,而且机器的移动会变的很不方便,故使用8266进行局域网通信,通过wifi将数据直接发送到电脑,这样调试起来更加的灵活。 硬件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开发板,这里我准备
转载 2024-05-11 16:33:02
131阅读
本文只是记录下ESP8266 的串口操作,方便以后查阅。(esp8266串口 Uart 通讯中断编程) esp8266串口分布情况①:esp8266有几个串口?答:我们常见的ESP8266-12f 有两个 UART,其中 UARTO 有 TX、RX,可做数据传输;UART1 由于 RX 脚被 SPI-Flash 占用,只能使用 TX,可以做串口调试信息打印。见下图:串口一是
转载 2024-04-01 08:46:01
3104阅读
esp8266模块是串口通讯,通讯的协议是AT指令,要正确的配置对应的AT指令模块才可以工作,这里就需要知道AT指令有没有配置成功,这个比较容易实现,一般发送AT指令配置成功的话,芯片都会返回至少一个OK,当然还有其它数据,我们只需要去解析有没有接收到OK就知道指令发送是否成功了。我这里是作为TCP客服端,所以只需要以下一些指令即可:1>> 发送 AT\r\n 返回 "OK"
转载 2024-04-03 19:26:39
360阅读
由于项目要求要涉及到物联网,公司要采用wifi 于是就采购了一块串口wifi模块,ESP8266开始拿到后首先应该掌握的就是测试,熟悉AT指令,因为串口wifi通信是采用AT指令进行通信的,在这里需要注意一点的就是:在编写程序的时候,一个串口(usart2)连接ESP8266,另一个串口(USart1)通过USB-TTL连接PC机查看输出信息,bool ESP8266_Cmd ( char * c
 我一直对ESP8266串口传输的机制很好奇,没办法只得好好分析源码了。  ESP8266的中断系统是必须要了解的。我分析的源代码是分配有任务的,所以在任务函数中是无法看到中断的。我的分析如下:代码实现如下:串口接收中断处理函数LOCAL void uart0_rx_intr_handler(void *para) { uint8 uart_no = UART0;//UartDev.buf
 一、创建工程:1、引用模板引用上节的工程模板,改名UART-HelloWorld 。 2、复制uart.c文件下载未处理过的ESP8266_NONOS_SDK-2.2.1 ,将ESP8266_NONOS_SDK-2.2.1\driver_lib\driver文件夹里的uart.c 拷贝至UART-HelloWorld/APP/driver里面。 3、复制uart.h
转载 2024-06-19 22:12:46
311阅读
调试开始串口测试部分错误原因WiFi功能调试 串口测试先连接USB线,插上电脑,当然用USB转ttl模块也行(某宝上5块钱买来的) 下载一个程序试试看 下面是简单的串口调试程序,即是将串口助手中输入的字符打印在页面上,效果如下图所示,说明上传成功部分错误原因曾经出现的报错原因: 1.没编译就上传2.开发板型号写错(下面是正确选型) 因为我用的是nodemcu,所以这里选择ESP-12E,如果是e
  ▌01 ESP8266模块下载MicroPython手边有这类小型的ESP8266WiFi串口模块: ESP-01S 无线透传工业级 ESP8266串口转WiFi模块 。现在有一个问题:它是否可以使用MicroPython进行开发呢? 就像在 ESP8266的一些MicroPython基础实验 中的模块那样下载 ESP8266 MicroPython 的固件。下面图中的快速制版的
 先规定一下协议aa 55 02 01 F1 4C 控制LED点亮  F1 4C为CRC高位和低位 aa 55 02 00 30 8C 控制LED熄灭  30 8C为CRC高位和低位aa 55 03  占空比(四字节 高位在前,低位在后) CRC校验高位,CRC校验低位 预留一个问题  我用客户端发送 aa 55 11 00 00 01
我没写一行代码,但是我已经运行自己的第一个程序了,当然,这是基于别的程序,接下来我要开始学习写自己的程序。首先我先分析一下别人的代码,还是那个点灯程序:import time from machine import Pin led=Pin(2,Pin.OUT) #create LED object from pin2,Set Pin2 to output while True:
在之前做的一版设备,用的蓝牙做的无线串口,但是发现会有数据传输错误的情况,所以在改进设备的时候想着把蓝牙换成WIFI模块看一下效果,这里记录一下,ESP8266的配置过程。 ESP8266作为无线串口设置ESP8266的特性ESP8266的配置1、设置WIFI模式2、重启生效3、连接路由器4、设置上电自动连接IP进行透传5、查询模块IP6、在电脑上使用网络助手,创建一个server7、连接到ser
简介ESP8266是一款高性能的UART-WIFI(串口无线)模块,内置TCP/IP协议栈,能够实现串口与WIFI之间的转换,通过该模块,传统的串口设备只需要简单的串口配置,即可通过网络(WIFI)传输自己的数据。使用时我们可以利用官方提供的SDK作二次开发来使用,也可以直接利用官方出厂提供的固件直接AT指令配置模块使用基本信息该模块默认波特率115200,管脚定义如下: 1 VCC 电源(3.3
转载 2024-04-19 12:06:33
143阅读
1.样板模型 2.产品特性 支持无线802.11b/g/n三种标准 支持STA/AP/STA+AP三种工作模式 支持TCP/IP协议栈,支持多路TCP Client连接 内置丰富的Socket AT指令 支持UART/GPIO数据通信接口 支持Smart Link 智能联网功能 适合电池供电应用 3.3
转载 2024-05-08 19:53:02
637阅读
1.为什么ESP8266 TCP透传过程会丢包?因为没有设置硬件流控。如果需要避免丢包,请设置硬件流控。透传功能使用的是 TCP 协议,每包数据是 1460 (取决于协议栈),只要网络良好,buffer 空间没有被消耗完,就可以不停地传输数据。对于透传,串口接收数据间隔超过约 20 ms,就会认为数据接收结束,将已经接受的数据传输到网络。如果网络不好,就可能会丢弃一些数据,因此,为避免这种情况,可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