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拓 2022/07/06-2022/07/061. 概述该示例展示了当 ULP 通过 WAKE 指令向 RTC 控制器发送中断信号时,主程序该如何配置中断处理函数以响应该中断信号。RTC GPIORTC GPIO 一共有 18 个 IO ,这些 GPIO 管脚具有低功耗 RTC 性能和模拟功能,并且由 ESP32 的 RTC 子系统控制。这些功能不使用 IO_MUX 和 G
背景前一段时间需要自己制作一片ESP32单板,成本和封装考虑,计划选择CH340E作为USB转串口芯片,ESP8266/ESP32的单板一般都有自动下载电路,用户无需按钮即可令单板自动进入下载模式实现固件烧录,然而自动下载电路需要串口芯片支持DTR和RTS,CH340E却只有RTS信号,没有DTR信号,于是研究学习了一下自动下载电路的原理,准备用一些奇淫技巧解决CH340E的自动下载问题。遗憾的是
目录1.GPIO简介2. GPIO基本结构3. GPIO位结构4. GPIO模式4.1 浮空/上拉/下拉输入4.2 模拟输入4.3 开漏/推挽输出4.4 复用开漏/推挽输出1.GPIO简介(1)  GPIO(General Purpose Input Output)意为通用输入输出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I/O; (2)  可配置为8种输入输出模式,文章下半部分会详细介绍; (3
ESP32学习记录<三>串口通信 文章目录ESP32学习记录<三>串口通信前言一、通过串口打印出数据1.初始化串口2.打印数据二、串口控制LED亮灭1.接收串口发送的数据2.实现功能总结 前言前面已经学习了如何操作io点亮led灯,这次学习串口通信的原理。学习过51、32应该对串口通信都挺熟悉的,所以会操作基于arduino框架的库函数’实现串口通信就达到目的了。本文就介
转载 2024-03-04 16:02:42
653阅读
文章目录前言一、配置GPIO1.GPIO方向设置2.GPIO输出高低电平3.GPIO读取输入电平4.GPIO相关宏定义二、实现IIC协议1.起始/停止信号2.等待应答3.产生应答/不产生应答4.写一个字节5.读一个字节三、mpu65001.寄存器定义2.读mpu6500操作3.写mpu6500操作4.写操作5.主函数四、调试结果总结 前言在“”的博文中详细的介绍了IIC协议,并使用ESP32C3
转载 2024-06-07 12:56:22
156阅读
硬件连接 ESP8266有运行模式、下载模式、测试模式的区别,进入下载模式可参考以下配置: 模式 CH_PD(EN) RST GPIO15 GPIO0 GPIO2 TXD0 UART 下载模式 高 高 低 低 高 高 Flash 运行模式 高 高 低 高 高 高 Chip 测试模式 - - - - - 低 ESP32 的运行状态主要由 GPIO0 决定 模式 GPIO0 UART
初次学习ESP32。记录一下,以免遗忘。方便日后项目查询。学习平台为VS Code中PlatformIO搭建的环境,写法与Arduino的一样。对于ESP32的引脚读/写操作与Arduino一样函数分别为pinMode(pin.mode);//功能:工作模式设置 //模块的23个引脚均可作为读IO,除34,35,36,39不可做写IO其他均可写IO //34,35,36,39在作为读IO
转载 2024-04-11 23:08:02
1900阅读
Led和按键的测试就很简单了,都属于对GPIO的操作,简单了解一下ES32F065的GPIO1可配置为输入或输出 输出模式可配置 推挽/开漏 上拉/下拉 输入模式 端口浮空 上拉/下拉模拟端口 2支持端口输出数据的复位、置位或取反,可按位操作 3支持复用为外设功能端口 4输出驱动能力可配置:四种驱动能力选择 5支持 16 个外部输入中断 6支持端口配置写保护功能端口控制寄存器每组
ESP32-S3 下载方式可以通过UART0 下载,USB 下载,JTAG下载,还可以使用WIFI进行远程OTA升级程序。插件底栏按键介绍: ①选择串口端口号,如COM3; ②选择芯片型号; ③工程idf设置,相当于menuconfig; ④清理所有编译文件; ⑤编译; ⑥烧录方式,如uart、jtag和DFU; ⑦烧录; ⑧log监视窗口(monitor); ⑨编译+烧录+自动
Goouu-ESP32入门一.准备1.材料Goouu-ESP32SPI TFT彩屏(8引脚)2.ESP32硬件连接方式ESP32和TFT彩屏连接图ESP32TFTGNDGND3V3VCCG18SCLG23SDAG26RESG25DCG27CS3.Arduino+ESP32开发环境搭建官网下载Arduino https://www.arduino.cc/en/software (建议不要下载2.0
系列文章目录对于搭建 ESP-IDF文章目录系列文章目录前言1 安装准备1.1 Python版本1.2 Cmake版本2 获取 ESP-IDF3 设置工具4 设置环境变量5 开始创建工程6 连接设备7 配置工程8 编译工程9 烧录到设备10 监视输出11 清除工程11.1 idf.py clean11.2 idf.py fullclean总结前言Ubuntu 20.04 和 ESP-IDF 5.1
UART概述通用异步接收器/发送器(UART)是已知处理特定需求对于各种宽范围适配接口(RS232,RS485,RS422...)的一个组件。串口提供了一个在不同器件间宽范围的适配和便宜的方法来实现全双攻或半双工数据交换。ESP32芯片有3个串口控制器。它们和其他厂商生产的串口设备兼容。ESP32集成的所有的串口控制器具有相同的寄存器用来编程和灵活。在本文中,这些控制器指UART0,UART1和U
转载 2023-11-29 08:46:03
211阅读
之前写过一篇关于esp32的文章:ESP32中断方式操作串口,但是不够详细,这篇进行更加细节的描述。因为我这个代码是基于micropython esp32进行二次开发的,需要改造原有micropython对串口的配置。当然这些代码直接用ESP32-IDF开发也没问题。先看下Micropython对ESP32uart0的串口配置:对应文件为:/micropython/ports/esp32/ua
文章目录一、ESP32介绍二、硬件设计三、实现代码四、串口实验演示结果五、ESP32函数API5.1、uart_types.h文件中的内容的API5.2、在uart.h文件中的内容的API 一、ESP32介绍  UART 是一种以字符为导向的通用数据链,可以实现设备间的通信。异步传输的意思是不需要在发送数据上添加时钟信息。这也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的速率、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都要相同,通
什么是软串口软串口跟硬串口一样,只不过用两个数字IO代替RX、TX,以此来解决RX、TX串口通信相关问题.怎么使用软串口2.1有哪些软串口库常用的软串口库:SoftwareSerial库、AltSoftSerial库、NewSoftSerial库;2.2这些软串口库有什么区别(1)支持的硬件平台和芯片型号不同:SoftwareSerial库只支持Arduino Uno、Mega等基于ATmega
1.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ESP32的官方开发框架ESP-IDF更新很快,我的电脑里已经存了好几个版本的ESP-IDF SDK了。尽管新版本的功能更强大,但旧版本的SDK中也有不少可以学习的知识,看到不同的编程优化思路。每一个版本的SDK都需要配置编译工具所在的路径,以及配置工程路径的环境变量IDF_PATH。设置方法有两种:1.1使用如下语句,导入SDK的编译工具和配置环境变量:export
咸鱼ESP32实例— 3.5寸串口触摸屏Visual TFT基本使用方法 ZTWF主要场景应用是物联网(智能家居之类的)所以配个屏幕会舒服一些。后面的案例主要都是ZTWF配合3.5寸TFT屏来实现功能。 Visual TFT由广州大材科技(官网链接)自主创新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串口屏开发调试软件,内嵌国内独家首款“虚拟串口屏”。用户新建工程后,导入设计好的美工图片,然后对每个画面中的按钮和其他
转载 2024-03-10 10:23:57
123阅读
设计简介本设计是基于ESP—WROOM—32,用TB6612FNG驱动12V直流电机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及速度。通过IO14、12输出逻辑控制电机A转向,IO27、26输出逻辑控制电机B转向,IO25与IO33输出PWM控制电机A、B的转速。TB6612FNG简介 TB6612是一款双路H桥型的直流电机驱动芯片,可以驱动两个直流电机并且控制其转速与方向,输入电压在3V~12V,因此在集成化
一、概述通用异步收发送器(UART)是一种硬件特性,它使用广泛适应的异步串行通信接口(如RS 232、RS 422、RS 485)来处理通信(即时序要求和数据帧)。UART提供了一种广泛采用和廉价的方法来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全双工或半双工数据交换。ESP32芯片有三个UART控制器(UART 0、UART 1和UART 2),它们具有一组相同的寄存器,以便于编程和灵活性。每个UART控制器都是独立配
转载 2023-12-15 23:07:59
395阅读
VS Code 环境搭建参看 ESP32学习笔记(1)——搭建环境、编译烧写(Windows+VS Code)一、搭建环境1.1 官方资料ESP-IDF 编程指南1.2 下载Espressif-IDE安装器官网下载:https://dl.espressif.cn/dl/esp-idf/?idf=4.4百度网盘:https://pan.baidu.com/s/1cXP7lRmmohUu-PkNdxY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