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叶变换是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率域。首先,把图像波段转换成一系列不同频率的二维正弦波傅里叶图像;然后,在频率域内对傅里叶图像进行滤波、掩膜等各种操作,减少或者消除部分高频或者低频成份;最后,把频率域的傅里叶图像变换为空间域图像。傅里叶变换主要是用于消除周期性噪声,还可以消除由于传感器异常引起的规律性错误。5.4.1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应用傅里叶变换的第一步是把图像波段转换成一系列不同频率
  全称:Karhunen-Loeve   用子波域中部分KL变换来抑制噪声的方法   提高S/N 比是地震数据处理的主要任务。有时野外环境非常坏,例如,沙漠、沼泽地和黄土地区,以致记录器受到很严重的干扰,而接收不到反射波。为了获得高质量剖面,介绍了一种崭新的滤波法:WKL 法。该法是根据噪声(例如,地面波)的传播特点,利用子波的优点及部分KL变换。该法的依据是反射波和噪声的传播原则及其频率
转载 2023-12-14 07:39:44
192阅读
    ENVI5.4继续保持ENVI5系列操作界面,同时保留ENVI Classic经典三窗口操作界面(ENVI4.8及之前版本)以满足老用户的需求。   ENVI5.4对操作界面新增或者改进了很多功能,让使用者更加便捷的操作。主要包括图像拉伸显示、注记的改进、可以改变视图显示的基准坐标系、更快显示JPG2000和NITF C8/M8压缩格式等。
转载 2024-05-13 21:14:17
261阅读
        线性拉伸功能是对二维面或者三维面数据进行拉伸建模操作,可以实现对面对象快速建立三维模型。那么线性拉伸究竟可以用来干啥呢?         一、快速建模–通过矢量面拉伸建模并设置材质;    &n
转载 2024-04-26 22:35:03
76阅读
本程序实现初衷是为了计算植被覆盖度(根据置信区间计算NDVImin和NDVImax,从而计算植被覆盖度)。而置信区间计算出来正好可以用在百分比线性拉伸中。卫星图像的数据类型一般为无符号整型(UINT),所以在显示时都需要进行拉伸拉伸到0~255 字节型范围)。ENVI中常用的拉伸方法为Linear 2%(2%线性拉伸),即通过直方图统计,获取累计像元个数所占百分比位于2%和98%的DN
# 使用 Python 和 OpenCV 进行线性拉伸 在图像处理中,线性拉伸是一种常用的对比度增强技术。它通过对图像像素值的线性变换,将原有的灰度范围扩展到更广的范围,从而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 Python 和 OpenCV 进行线性拉伸,并提供相应的代码示例。 ## 什么是线性拉伸线性拉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线性映射,将原图像的像素值归一化到新的灰度范围(
原创 2024-10-25 05:41:33
281阅读
从结果上面来看整体目标是实现了,灰度拉伸只是线性的拉宽对比度,对图像的整体影响不大。而灰度直方图均衡化却对图像的整体效果有影响,对直方图的改变也比较大;直方图均衡化:直方图均衡化的作用是图像增强。这种方法对于背景和前景都太亮或者太暗的图像非常有用有两个问题比较难懂,一是为什么要选用累积分布函数,二是为什么使用累积分布函数处理后像素值会均匀分布。第一个问题。均衡化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两个条件:①像素无
# 分段线性拉伸算法 Python源码实现指导 ## 1. 事情流程 ```mermaid flowchart TD A(开始) --> B(读取原始数据) B --> C(计算斜率) C --> D(线性拉伸) D --> E(输出结果) E --> F(结束) ``` ## 2. 每一步详解 ### 步骤1:读取原始数据 在这一步中,我们需要读
原创 2024-05-19 04:47:40
43阅读
摘要人类所获得的信息大约70%来自于图像,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对采样量化的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前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它对一个物体的数字表示施加一系列的操作,以得到所期望的结果。这种技术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通信工程、军事、文化、电子商务等方面应用广泛。本实验根据课堂所学的关于数字图像点运算的知识实现对数字图像的灰度直方图均衡处理和分段线性拉伸处理。关键词数字图像 
转载 2024-05-09 15:31:57
80阅读
# 项目方案:线性拉伸Python表示 ## 摘要 线性拉伸是一种常见的数学操作,尤其在图像处理、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领域中都具有重要应用。本文将提出一个基于Python线性拉伸项目方案,包括理论基础、代码示例、状态图和旅行图,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线性拉伸。 ## 一、理论基础 线性拉伸是一种用于调整图像或数据值范围的技术,并通过线性映射将原始数据压缩或扩展到新的范围。线性拉伸可用来
原创 10月前
52阅读
基于Python详解伽马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的作用  1. 概述¶  数字图像处理中分段变换就是对不同的灰度区间应用不同的变换函数,从而可以增强感兴趣的灰度区间、抑制不感兴趣的灰度级 分段线性函数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拉伸特征物的灰度细节,一些重要的变换只能用分段函数来描述和实现,缺点则是参数较多不容易确定 分段线性函数典
df-envimet插件介绍df-envimet(Dragonfly Envimet)代码将Ladybug,Dragonfly和Gismo连接到Envimet,以进行城市小气候分析。它可以创建Envimet 3D模型(INX),基本仿真文件,并读取建筑物和网格中几乎所有的结果。 这个插件需要运行在Rhino和Grasshopper之上。它可以在这个软件中完成从模型创建、模拟到可视化的一系列操作。R
转载 2024-08-23 10:40:12
237阅读
为了使遥感影像具有更好的可视化效果,一般要对影像进行拉伸显示。线性拉伸在遥感图像处理中非常常见,对于整体偏暗的原始图像来讲,拉伸之后的图像视觉效果得到了显著增强。但对于图像中反射率比较高的地物,线性拉伸会使这些地物显得很亮,模糊其本身的颜色、纹理等信息。ENVI中的“优化的线性拉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左侧是2%线性拉伸后的结果,右侧是优化的线性拉伸的结果。线性拉伸的代码网上一
转载 2024-04-18 09:45:36
45阅读
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某位爱好旅游和摄影的同事,在月亮小镇用微单拍摄了如下照片。横向拼接起来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石岩壁画。现场局部照片:我接到的任务就是把它们拼接起来,工具使用ENVI~~~因为是同行,每两张相邻照片有意拍摄了重叠区,o(∩_∩)o~ 这样才能继续后边的拼接工作。任务开始。首先,为了偷懒,特意尝试了“照片商店”的Photomerger…功能,结果不尽人意,也许是本人水平有限
转载 2023-12-24 12:39:58
216阅读
拉伸低对比度图像、过度曝光图像,观察图像变换,对图像直方图均衡算法一、在开始之前知识点二、开始三、灰度拉伸,观察它们的图像变化、直方图变化1、先对 一副低对比度图像 灰度拉伸2、观察图像变化、直方图变化3、对 一副过度曝光图像 灰度拉伸4、观察图像变化、直方图变化四、对图像直方图均衡算法,观察它们的图像变化、直方图变化 一、在开始之前知识点本次教程涉及到的知识点:灰度拉伸: 定义:灰度拉伸,也称
选择性翻译自ENVI帮助,加以自我理解。1.传递文件给ENVI_Raster 方法去在ENVI中打开数据 Raster=e.opneraster(File) or Raster=e.openraster(resource) 通过这两种方法可以打开envi支持的文件2.raster的下列属性 ENVIRASTER <250912> AUXILIARY_SPATIALREF = !NUL
转载 2024-01-16 22:58:57
152阅读
1、加载影像打开ENVI软件,可以直接将tif格式影像拖入软件工作界面;或点击“File-Open”,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取要实验的tif遥感影像。2、制作样本(感兴趣区ROI文件)在软件左侧工具栏,右键单击影像名,在弹出的工具框中,左键点击“New Region of Interest”,得到新建的一个ROI文件。对影像分几类,就需建立几个ROI文件。本实验分为6类,如下图所示。2.1 制作RO
Service Pack 3的ENVI 5新增功能:1、传感器,数据格式,元数据· ENVI读取和显示图像从以下传感器:· LANDSAT-8· EO-1 ALI和Hyperion· NPP VIIRS· DubaiSat· Pleiades Level-1B· RapidEye Level-1B GeoTIFF文件的元数据;ENVI 以往只单纯的支持NITF L1B数据格式。· LANDSAT-
ENVI5.3影像数据辐射定标及大气校正处理数据准备1)、选择合适影像数据,优先云量选择<1%的遥感数据 ; 2)、在ENVI中点击File—Open External File—Landsat—Geotiff with Metadata中只需打开***********_MTL.txt即可打开所有波段数据(除band6);辐射定标ENVI自带辐射校正模块 1、选择Basic Tools—Pr
目录辐射定标和大气校正概述辐射定标多光谱数据FLAASH大气校正3.1 FLAASH输入数据要求3.2 详细操作步骤3.2.1 输入文件准备3.2.2 基本参数设置3.2.3 多光谱数据参数设置3.2.4 高级设置3.2.5 处理结果浏览高光谱数据FLAASH大气校正4.1 输入文件准备4.2 基本参数设置4.3 高光谱数据参数设置4.4 高级设置4.5 处理结果浏览快速大气校正(QUAC)概述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