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决策树模型最重要参数,以及它们如何防止过度拟合和欠拟合,并且将尽可能少地进行特征工程。我们将使用来自kaggle泰坦尼克号数据。 导入数据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 as mpl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data=pd.r
DecisionTreeRegressor 模型参数:1.criterion gini(基尼系数) or entropy(信息熵)  2.splitter best or random 前者是在所有特征中找最好切分点 后者是在部分特征中(数据量大时候)3.max_features None(所有),log2,sqrt,N 特征小于50时候一般使用所有的4.max_depth 数
目录1. 概述2.graphviz对决策树模型进行可视化 2.1  通过gini算法 训练鸢尾花分类决策树 将训练好模型保存成.dot文件2.2 采用graphviz将dot文件转化为png图片2.3 查看图片2.4 虚拟环境中安装graphviz 直接调用api查看决策树模型2.4.1 虚拟环境中安装graphviz 2.4.2  直接调用ap
决策树学习时候手抄了很多大佬们笔记,这是从手抄本上重新整理,有空搜一搜把参考过大佬们链接贴上来。1. 几种常见算法简单对比算法类别算法特点对比损失函数随机森林(RF)bagging方法,基于样本对样本进行有放回采样,多次采样来训练不同,最后投票得到结果adaboostboosting方法,基于样本提高被错分样本权重,最后加权计分来得到结果,使用决策树通常为单层决策树(一个决策点)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分类与回归方法。  决策树构建通常可以概括为3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和决策树修剪。1、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在于选取对训练数据具有分类能力特征。这样可以提高决策树学习效率,如果利用一个特征进行分类结果与随机分类结果没有很大差别,则称这个特征是没有分类能力。经验上扔掉这样特征决策树学习精度影响不大。通常特征选择标准是信息
如图,为使用到公式,信息熵表明样本混乱程度,增益表示熵减少了,即样本开始分类,增益率是为了平衡增益准则对可取值较多属性偏好,同时增益率带来了对可取值偏小属性偏好,实际中,先用增益进行筛选,选取大于增益平均值,然后再选取其中增益率最高。以下代码纯粹手写,未参考其他人代码,如果问题,请不吝赐教。1,计算信息熵函数import numpy as np # 计算信息熵 # data:li
决策树部分理解决策树 是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树形结构从给定训练数据集中,依据特征选择准则,递归选择最优划分特征,并根据此特征将训练数据进行分割,使得各子数据集有一个更好分类过程决策树算法三要素: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决策树剪枝(暂时没接触到)关于决策树生成:决策树生成过程就是使用满足划分准则特征不断将数据集划分为纯度更高,不确定性更小子集过程对于当前数据集D每一次
3.1、摘要       在前面两篇文章中,分别介绍和讨论了朴素贝叶斯分类与贝叶斯网络两种分类算法。这两种算法都以贝叶斯定理为基础,可以对分类及决策问题进行概率推断。在这一篇文章中,将讨论另一种被广泛使用分类算法——决策树(decision tree)。相比贝叶斯算法,决策树优势在于构造过程不需要任何领域知识或参数设置,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对于
摘要:本部分对决策树几种算法原理及算法过程进行简要介绍,然后编写程序实现决策树算法,再根据Python自带机器学习包实现决策树算法,最后从决策树引申至集成学习相关内容。 1.决策树  决策树作为一种常见有监督学习算法,在机器学习领域通常有着不错表现,决策树在生活中决策去做某件事时,会根据自己经验考虑到多种因素,那么在程序逻辑中使用if~else堆叠,决定最终结果过程其实就算是
节点分裂,特征选择从概率学角度,样本集中不同样本类别分布地越均匀,说明不确定性越大,比如投掷硬币,50%正,50%负,完全不确定,而决策树模型就是需要选取特征,通过特征取值对样本进行子集划分,使得子集中不确定性减少。描述不确定性算法模型:1 gini纯度 2 信息熵 两个函数都是在样本分布越均匀时取值越大。 而gini纯度使用幂,信息熵使用对数,gini对于计算机计算量更小特征选择过程就是在
转载 2024-03-27 07:45:15
55阅读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在已知各种情况发生概率基础上,通过构成决策树来求取净现值期望值大于等于零概率,评价项目风险,判断其可行性决策分析方法,是直观运用概率分析一种图解法。由于这种决策分支画成图形很像一棵枝干,故称决策树。在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是一个预测模型,他代表是对象属性与对象值之间一种映射关系。Entropy(熵) = 系统凌乱程度
转载 2024-07-25 14:23:03
123阅读
Python相关函数: extend()。在原矩阵基础上进行扩展。比如[2,1,1].extend([1,1])=[2,1,1,1,1].决策树算法:它是一种典型分类算法,将样本数据按照分类因素构造决策树,当对新数据进行判断时,将其按照决策树,逐渐选择分支,最终确认新数据分类。比如,将生物进行分类:先按照是否是动物分为动物类及植物类,然后对动物类按照生活环境分为陆生、水生、两栖类,以此
1.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为0。越接近于0代表收入越平等,越接近于1代表收入越悬殊。那么在决策树分类中,Gini系数越小,数据集合大小越平等,代表集合数据越纯。我们可以在分类前计算一下Gini系数,分类后在计算一下Gini系数。找到分类后最小基尼系数就代表分类条件最好。我们一定要找到某个分类条件可以使得分类后基尼系数最小。可以尝试多个分类条件,哪个分类条件分类完成后基尼系数最小,哪个分类条件
转载 2024-04-07 15:43:22
317阅读
决策树来说,算法本身是(为数不多)天然支持categorical feature机器学习算法,但是如果是high cardinality,那么理论上最优split要遍历所有二分组合,是指数级复杂度,Pythonimplementation只解决数值型feature,把这个难题丢给用户了,xgboost也是一样,作者解释是为了给用户更多自主权决定如何处理categorical feat
  自说原理:决策数是用训练集训练出一棵怎么分叉是由属性(特征决定),测试集属性按照这个一直走下去,自然就分类了。一般深度越小越好,那如何选属性作为根节点,又选择哪一个属性作为第二个分叉点尼?这就用到了信息熵与信息增益知识。ID3中选择信息增益大,C4.5中选择增益率大。以书中数据集为例: 属性1  no surfacing属性2 flippers标签1.
浅谈决策树算法思想概述以“”为原型。决策过程不断深入,就如从根至叶,一步步递进。决策树算法组成1、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目的是选取能够对训练集分类特征特征选择关键是准则:信息增益、信息增益比、Gini指数 2、生成 通常是利用信息增益最大、信息增益比最大、Gini指数最小作为特征选择准则。从根节点开始,递归生成决策树。相当于是不断选取局部最优特征,或将训练集分割为基本能够正确分类
0x00 前言 决策树学习算法有三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生成决策树剪枝特征选择,就是决策树构造过程。为了找到最优划分特征,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信息论知识。信息熵(information entropy)条件熵(conditional entropy)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信息增益率(information gain ratio)基尼指数(Gini index)0x01 信
本章介绍决策树算法,决策树算法是一类非参模型,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显式参数训练过程。一:如何生成决策树?       1. 决策树生成可以视作对样本空间反复划分成一个个区域过程,这些区域互不相交,且并集为整个样本空间。用于分类时,每个区域返回一个类别判断或者类别判断概率。算法采用递归这种计算机非常善于处理操作进行。对递归来说最重要便是设置递归
      今天用python实现了一个决策树模型,python做机器学习有大量库支持,简洁高效,没有深厚数学与算法基础的人也可以调用库来实现机器学习模型。当然大家想做好机器学习还是要好好积淀深厚知识,只当调包侠能做东西非常有限啊。       本文是对经典鸢尾花数据集做分类,大家需要下载sklearn、pandas、m
1.决策树优缺点优点:决策树易于理解和实现. 人们在通过解释后都有能力去理解决策树所表达意义对于决策树,数据准备往往是简单或者是不必要 . 其他技术往往要求先把数据一般化,比如去掉多余或者空白属性能够同时处理数据型和常规型属性,其他技术往往要求数据属性单一在相对短时间内能够对大型数据源做出可行且效果良好结果对缺失值不敏感可以处理不相关特征数据效率高,决策树只需要一次构建,反复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