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RP的基本配置 只需要两步就可以启动一个EIGRP进程R1(config)#router eigrp 9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72.20.0.0 0.0.255.255EIGRP进程ID可以是1~65535(0不允许使用)之间的任何一个数字,只要对必须共享路由信息的所有路由器的EIGRP进程ID配置相同就可以。另外,这个进程ID也可是公共分配的自主系
转载 2024-10-22 14:42:28
44阅读
一。路由的默认原则保存文档时,文档会通过一个公式路由到一个索引中的一个分片上。默认的公式如下:shard_num = hash(_routing) % num_primary_shards默认情况下时通过_routing字段进行路由的,这个字段的值默认时等于文档_id字段的。二。自定义路由的优势自定义路由比较简单,如下,一旦设置routing参数将替换_id字段路由文档。 PUT my_index
面对繁忙的日程安排与紧迫的工期限制,选择能够切实提升生产率的工具无疑至关重要。在这里,我整理出一份个人最喜欢的 NPM 软件包清单。为了便于浏览,我还对它们进行了分类,希望呈现出更加清晰的结构。当然,大家不必全数安装与学习。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类别选择一款就足以解决生产需求。我只是想多提供一点替代方案,帮助每位读者朋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项。闲言少叙,咱们马上开始!? 实用工具Lodashlodas
 一、 TRUNK 的背景 : 如果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存在多条链路,交换机每增加一个vlan,交换机与交换机就会增加一条链路。这样会存在链路浪费,就产生了 DTP ( dynamic trunk protocols)采用trunk后,所有的vlan都走一条线。 二、 TRUNK 的作用 : (1)传输 vlan 的作用。(2)数据在trunk 链路上传输要打标签,数据在离
实验  trunk配置拓扑:实验步骤(1) 配置各路由器相应地址,以备测试R1(config)#interface  f0/0R1(config-if)#ip ad 192.168.0.1 255.255.255.0R1(config-if)#no shutR2   R3   R4 配置类似与R1(2) 交换机配置Switch(config)#hostnam
原创 2013-07-11 09:30:16
1009阅读
C语言的声明有时会很长,让人感到恐惧。这里描述了一种方法,用通俗的语言把声明分解开来,分别解释各个组成部分。理解C语言声明的优先级规则的步骤声明从它的名字开始读起,然后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读取。优先级从高到低依次是:声明中被括号括起来的那部分后缀操作符: 括号()表示这是一个函数, 方括号[]表示这是一个数组前缀操作符:星号*表示“指向…的指针”如果const和(或)volatile关键字的后面
  从外观上来看,交换机与集线器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都是带有多个端口的长方形盒状体。但是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下面对其进行介绍。 1.从OSI体系结构来看。     集线器属于OSI的第一层物理层设备,而交换机属于OSI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设备。也就意味着集线器只是对数据的传输起到同步、放大和整形的作用,对数据传输中的短
一、NFS的简介NFS(Network File System,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不同的计算机、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主要在unix系列操作系统上使用。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NFS服务器可以让PC将网络中的NFS服务器共享的目录挂
分片、路由、数据写入过程分片和路由分片如何使用?(和数据写入过程有关)数据写入过程(重要!!!)1.分段存储为什么要引入分段?既然索引文件分段存储并且不可修改,那么新增、更新和删除如何处理?2.延迟写策略3.段合并 分片和路由在Elasticsearch中,若要进行分片和副本配置,则需要尽早配置 因为 当 在一个多分片 的 索引中 写入数据时,需要 通过路由 来确定 具体写入 哪一个分片中 所以
NFS(Network File System)即网络文件系统,是FreeBSD支持的文件系统中的一种,它允许网络中的计算机之间通过TCP/IP网络共享资源。在NFS的应用中,本地NFS的客户端应用可以透明地读写位于远端NFS服务器上的文件,就像访问本地文件一样。1.服务器端搭建nfs文件系统,客户端实现网络挂载 服务器端:yum install nfs-utils //安装服务 system
配置trunk 端口 1、进入全局模式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2、指定欲设置的trunk的端口。(交换机的级联端口)   switch(config)#interface interface-id 3、将交换机配置为第二层trunk。只有接口是第二层访问接口,或着指定trunk模式时,才需要使用该命令。dynamic auto,如果相邻
原创 2009-06-23 07:00:33
1006阅读
2评论
实验需求:实现跨交换机的相同VLAN 通信。实验拓扑:实验步骤:1、配置PC 相关地址信息2、配置SW1、SW2 的VLAN10,VLAN20[sw1]vlan 10 [sw1-vlan10]q [sw1]vlan 20 [sw1-vlan20]quit [sw2]vlan 10 [sw2-vlan10]qu [sw2]vlan 20 [sw2-vlan20]qu3、配置SW1,SW2 与 PC
原创 2022-06-27 20:02:59
2245阅读
1、Trunk协议Trunk技术可以在单条物理链路上承载多个VLAN的流量。Trunk可以在一条网络介质上同时传输多个VLAN的数据,一般用在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且必须使用100Mb/s以上的端口来进行点对点连接。Trunk使一个单独的端口同时成为数个VLAN的端口。思科所有的trunk链路默认是允许所有vlan通过,华为交换机所有trunk链路默认情况下是不允所有的vlan通过。注意:trunk
原创 精选 2022-12-31 13:57:42
1018阅读
 一台4506 Switch,通过Trunk口和3550连接,在3550下再通过Trunk接6台交换机! 具体配置如下: 4506: 在int gi4/1上做trunk,encapsulation dot1q vtp domain cisco vtp mode server划分了10个vlan 3550: 做了6个Trunk口和下面的6太交换机连接! int range fa0/1-6 switc
转载 精选 2007-04-08 15:22:41
1472阅读
实验环境: 1. Sw1和Sw2之间用F0/24相连, Sw2和Sw3之间用F0/23相连 2. Sw1连接了vlan 1 2 3 的计算机 3. Sw2连接了vlan 3 4 的计算机 4. Sw3连接了vlan 2 4 的计算机 实验要求: 1. 把192.168.1.0/24网段划分成4个子网,分别给4个vlan使用    网关地址为每个子网的第一个可用地址
原创 2009-08-13 18:54:48
1311阅读
2评论
 Trunk配置实例  如图,两台交换机SW1和SW2各划分了三个VLAN,端口配置如下:   VLAN 1: F0/1 - F0/3: VLAN 2: F0/4 - F0/10 VLAN 3: F0/11 - F0/23    两台交换机的配置类似,现在以SW1为例,介绍Trunk配置与验证的过程 1.在交换机上添加vlan  
原创 2013-03-15 14:12:40
1707阅读
1点赞
6.2.4  配置VLAN Trunk当在交换机上划分有多个VLAN时,若欲借助一条链路实现与其他交换机的通信,就必须要创建Trunk(如图6-13所示)。默认状态下,第二层接口自动处于动态的Switchport模式,当相邻接口(即借助于双绞线或光纤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端口)支持Trunk,并且配置Trunk或动态匹配模式,该链接即可作为Trunk链接。1.配置Trunk端口进入全局配置
转载 2008-07-09 08:45:38
2024阅读
eNSP PRO确实已经全面开放,我们可以通过华为的官方网站或者相关的产品页面下载并安装模拟器。这边有ENSP-PRO的安装镜像,安装位置包可以是:服务器、虚拟机等位置,可按需下载1、首先领取安装包,如下图:2、将ensp pro解压缩到本地,如下图所示:3、下载VirtualBox安装包,并完成Virtualbox安装,安装完成后如下图所示。(安装步骤简单,点击下一步即可,详细步骤略)4、注册虚
原理概述通常,同一网段内的所有主机都设置一条以某一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为下一条默认路由,既此路由器作为其默认网关。主机发往其他网段的报文将默认路由发往默认网关,再由默认网关进行转发,从而实现主机与外部网络的通信。当默认网关发生故障时,所有主机都无法与外部网络通信。 例如: 这是一个典型的拓扑,pc-1,pc-2,pc-3如果想访问外部网络,就必须先到达网关,也就是R1,但是,如果R1断掉,那么
cpu:最低2C 内存:最低4G Linux操作系统主机,基于Debian 和 RedHat的操作系统 2G以上内存,少于2G可能程序无法运行 2核心以上CPU 网络连接,确保集群中各个主机能够互相访问,最好可以直接访问互联网 集群内的每台主机拥
  • 1
  • 2
  • 3
  • 4
  • 5